计算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0千字
字数
2020-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Altium Designer 20平台下PCB设计技巧与实战,助初学者快速掌握和提高实战水平。
内容简介
本书以Altium Designer 20为平台,系统讲解PCB设计的基础方法及技巧,并配有一套完整的实战项目。本书分为三篇:基础篇详细讲解了Altium Designer 20软件的特点和新增功能,以及原理图设计、PCB设计规则等基础知识点;高级篇介绍了高速电路的设计;实战篇详细讲述一套入门级别的实战项目,让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PCB设计的基本流程。本书注重基础精讲与实战结合,让读者可以快速掌握用Altium Designer 20设计PCB的技能,提升自身在PCB设计中的实战水平。本书可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书籍,也可作为电子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目录
- 基础篇
- 第1章 概述
- 1.1 Altium Designer发展史与EDA简述
- 1.2 Altium Designer 20新功能与特性概述
- 1.2.1 互连多板组件
- 1.2.2 现代的界面体验
- 1.2.3 强大的PCB设计
- 1.2.4 快速高质量布线
- 1.2.5 实时BOM管理
- 1.2.6 无缝PCB文件处理
- 1.3 Altium Designer 20体验版安装
- 1.3.1 推荐配置要求
- 1.3.2 安装Altium Designer 20
- 1.4 PCB电路设计流程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Altium Designer 20整体介绍
- 2.1 软件界面介绍
- 2.2 System Preference(优选项)配置
- 2.3 自定义快捷方式
- 2.4 关于Altium Designer 20的其他内容
- 2.4.1 Panels选项
- 2.4.2 用户选项
- 2.4.3 其他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工程管理
- 3.1 工程文件管理
- 3.1.1 创建工程文件
- 3.1.2 创建原理图
- 3.1.3 创建PCB文件
- 3.1.4 创建原理图库文件
- 3.1.5 创建PCB元器件库文件
- 3.1.6 关于创建其他类型文件
- 3.2 导入导出功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原理图设计
- 4.1 原理图工作环境整体介绍
- 4.2 原理图图纸属性面板
- 4.3 绘制原理图
- 4.3.1 库面板
- 4.3.2 放置元器件
- 4.3.3 放置网络线
- 4.3.4 放置网络标签
- 4.3.5 放置电源网络
- 4.3.6 绘制总线
- 4.4 绘制其他图形
- 4.4.1 放置字符
- 4.4.2 绘制图形
- 4.5 放置指示
- 4.5.1 通用No ERC标号
- 4.5.2 差分对
- 4.5.3 参数设置
- 4.5.4 覆盖区
- 4.5.5 编译屏蔽
- 4.6 高级原理图
- 4.6.1 分层原理图概念
- 4.6.2 分层原理图的创建
- 4.6.3 放置页面符号
- 4.6.4 分层原理图中的电气连接关系
- 4.6.5 信号线束
- 4.6.6 同步图纸入口和端口
- 4.7 原理图其他功能
- 4.7.1 标注
- 4.7.2 网络颜色
- 4.7.3 查找与选择
- 4.7.4 其他编辑命令
- 4.7.5 生成库操作
- 4.7.6 封装管理器
- 4.8 网表和BOM表
- 4.8.1 网表
- 4.8.2 BOM表
- 4.8.3 智能PDF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PCB设计环境
- 5.1 PCB环境整体介绍
- 5.2 PCB图纸的Properties面板
- 5.3 PCB层管理
- 5.3.1 PCB层概念
- 5.3.2 层管理器
- 5.3.3 视图选项
- 5.3.4 层叠管理器
- 5.3.5 内层的分割处理
- 5.4 快捷命令菜单栏
- 5.5 板框设计
- 5.5.1 手动绘制板框
- 5.5.2 导入板框
- 5.6 PCB网表
- 5.6.1 从原理图导入网表
- 5.6.2 更新网表到原理图
- 5.7 控制面板
- 5.7.1 PCB面板
- 5.7.2 PCB Filter面板
- 5.8 菜单命令
- 5.8.1 视图菜单
- 5.8.2 工程菜单
- 5.8.3 设计菜单
- 5.8.4 报告菜单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PCB规则
- 6.1 PCB规则基本概念
- 6.2 Electrical(电气属性)规则
- 6.3 Routing(布线)规则
- 6.4 Plane(铜平面)规则
- 6.5 Manufacturing(机械装配)规则
- 6.6 其他规则
- 6.6.1 Component Clearance(元器件间距)规则
- 6.6.2 High Speed(高速)规则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布局
- 7.1 对象调整
- 7.1.1 移动命令
- 7.1.2 翻转命令
- 7.1.3 旋转命令
- 7.2 PCB坐标系
- 7.2.1 坐标系的创建
- 7.2.2 调整坐标系的相关属性
- 7.2.3 修改坐标原点
- 7.3 元器件摆放
- 7.4 交互式布局
- 7.4.1 交互式选择
- 7.4.2 交叉探针
- 7.5 对齐命令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布线
- 8.1 交互式布线
- 8.2 交互式总线布线
- 8.3 交互式差分对布线
- 8.4 过孔
- 8.4.1 过孔命令添加过孔
- 8.4.2 布线命令快捷添加过孔
- 8.5 自动布线
- 8.6 ActiveRoute
- 8.7 其他走线命令
- 8.7.1 优化选中走线
- 8.7.2 取消布线
- 8.7.3 剪切导线
- 8.7.4 禁止布线区
- 8.8 铺铜
- 8.8.1 放置铺铜
- 8.8.2 挖空铺铜
- 8.8.3 切割铺铜
- 8.9 本章小结
- 第9章 原理图封装库
- 9.1 Altium Designer中集成库概念
- 9.1.1 创建一个集成库
- 9.1.2 保存和编译集成库
- 9.2 原理图封装库元器件概念
- 9.3 创建元器件封装
- 9.3.1 元器件的Properties
- 9.3.2 元器件的绘图命令
- 9.3.3 通用方法创建元器件
- 9.3.4 利用向导器创建元器件
- 9.3.5 Part类型封装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PCB封装库
- 10.1 集成库概念的延续
- 10.1.1 IPC标准
- 10.1.2 常见PCB封装
- 10.2 封装库设计界面基本功能
- 10.2.1 放置焊盘
- 10.2.2 放置文字和绘图
- 10.3 封装库的制作
- 10.3.1 一般封装绘制
- 10.3.2 IPC封装向导绘制
- 10.3.3 不规则焊盘绘制
- 10.3.4 放置3D模型
- 10.4 本章小结
- 高级篇
- 第11章 PCB高速电路
- 11.1 扇出功能
- 11.1.1 自动扇出功能
- 11.1.2 扇出操作中的其他效果
- 11.2 等长线
- 11.2.1 等长线基本概念
- 11.2.2 等长(蛇形线)方法
- 11.3 本章小结
- 第12章 层叠与阻抗
- 12.1 阻抗
- 12.1.1 阻抗的概念
- 12.1.2 特性阻抗
- 12.1.3 PCB阻抗设计
- 12.2 PCB层叠
- 12.2.1 PCB层结构与参数
- 12.2.2 常见层叠设置
- 12.3 本章小结
- 第13章 USB 3.0设计
- 13.1 USB 3.0原理图
- 13.2 差分对走线
- 13.3 差分对注意事项
- 13.4 本章小结
- 第14章 DDR4高速PCB设计
- 14.1 DDR4介绍
- 14.2 DDR4原理图设计
- 14.3 DDR4 PCB设计
- 14.3.1 布局
- 14.3.2 网络分类
- 14.3.3 Fly-By布线
- 14.3.4 xSignals等长处理
- 14.4 本章小结
- 实战篇
- 第15章 OV7670摄像头
- 15.1 项目需求
- 15.2 准备工作
- 15.2.1 芯片型号选型
- 15.2.2 工程与封装库的准备工作
- 15.3 原理图设计
- 15.4 网表导入和规则设置
- 15.4.1 网表导入
- 15.4.2 规则设置
- 15.5 布局
- 15.5.1 布局核心元器件
- 15.5.2 交互式布局
- 15.6 布线与铺铜
- 15.6.1 布线
- 15.6.2 添加泪滴
- 15.6.3 铺铜
- 15.7 优化与DRC检查
- 15.7.1 优化
- 15.7.2 DRC检查
- 15.7.3 利用操作检查错误
- 15.8 出装配加工图
- 15.8.1 输出机械装配图
- 15.8.2 输出Gerber
- 15.9 实战项目总结
- 第16章 原理图仿真技术
- 16.1 仿真模型
- 16.2 仿真参数
- 16.2.1 直流工作点分析
- 16.2.2 瞬态分析
- 16.2.3 傅里叶分析
- 16.2.4 直流扫描分析
- 16.2.5 交流小信号分析
- 16.2.6 阻抗特性分析
- 16.2.7 噪声分析
- 16.2.8 Pole-Zero(临界点)分析
- 16.2.9 传递函数分析
- 16.2.10 蒙特卡洛分析
- 16.2.11 参数扫描
- 16.2.12 温度扫描
- 16.3 仿真案例
- 16.4 本章小结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