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乡土研究新锐杨华教授新作,从竞争的视角读懂5亿农民和60万个乡村。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的主题是当下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竞争。竞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今天中国乡村社会的繁荣与富裕。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面对的是怎样的竞争情势,竞争又会给农民个体、家庭、乡村、城市,甚至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本书通过几年来与华中乡村研究团队的集体调研,按照“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南北社会”“村庄竞争”“收入结构”等五个维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研究,鲜活地呈现了乡村社会变迁的内在的机制与逻辑,为我国的三农问题的决策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经验研究需要想象力
  • 研究缘起
  • 农村婚姻
  • 谁是婚姻挤压的对象
  • “天价彩礼”的机制与逻辑
  • 市场机会、婚姻成本与代际支持
  • 东部何以产生“剩女”
  • 农村婚姻稳定的条件是什么
  • 农村婚姻稳定的三种类型
  • 何以姻亲偏重
  • 家庭关系
  • 成都平原农村家庭关系的性质及其影响
  • 抚养、教育与婚配:农村父代的责任
  • 目标、劳动力配置与财产制度
  • 家庭演进的三个阶段:政治、经济与情感
  • 老年劳动力的市场机会
  • 什么人才算是老人
  • 老年人的精神负担
  • 女儿养老的伦理构建
  • 南北社会
  • 政治、人情与强人
  • 农村人情竞争的区域差异
  • 南方村落中的懒汉
  • 孝昌农村“分裂的宗族”
  • 农村公事中家族代表的虚与实
  • “乡贤”归根的难处
  • 基层找谁做工作
  • 村庄竞争
  • 新乡贤的资源由谁来承接
  • 面向年轻人的村庄竞争
  • 信仰的分化
  • 农民打麻将的三重境界
  • 修路改变观念
  • 时空压缩的农民分化
  • 村庄竞争、资源调动与压力的承受者
  • 收入结构
  • 地租经济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 求解餐桌上的大量浪费现象
  • 经济作物与农村中等收入水平
  • 代际分工与农民家庭收入
  • 农村的“收入断裂带”
  • 农村的“中等收入线”
  • 农民收入的“天花板效应”
  • 东中西差异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哪哪都要竞争

    这本书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乡村调研随笔集,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侧重于参与式观察和调查访谈,而非统计数据,更强调质的感受,而非量化研究。全书开篇的研究缘起部分特别好,一方面解释说明了一些基本概念,让读者和作者形成了部分共识;另一方面,梳理清楚了本书五大板块 (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南北社会、村庄竞争、收入结构) 之间的逻辑关联问题,有助于理解后续内容。而这五大板块,基本是根据农村年轻人从恋爱结婚到处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再到参与村庄竞争和全国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整个过程。整本书脉络清晰,优点在于通俗易懂,即使是非社会学专业相关读者如我,也能沉浸其中。就是内容过于丰富,感觉摊得太开,每一部分的内容都似蜻蜓点水,点到为止。

      转发
      1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