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世纪中国艺术家与法国,旅法叙事结构解读及市场经验反思。

内容简介

20世纪初,中国艺术家就踏上了去法国追求艺术梦想的旅程。该稿以2009年“里昂双年展”为入口,从“旅法艺术家”的特定身份出发,梳理了“艺术家之于法国”的想象与现实,对相关艺术史及公众文本中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叙事结构的语境流变进行了解读,进而落实到旅法艺术家对该叙事结构的理解与具体场景下的艺术实践,并讨论了当下的艺术市场及艺术家在其中的经验。最后对研究进行了反思。

目录

  • 版权信息
  •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书系
  • 前言
  • 导论
  • 第一章 为艺术 为爱情
  • 第一节 第十届里昂双年展
  • 第二节 索恩河边的集市
  • 第三节 洗衣船与艺术家公寓
  • 第四节 反射蓝,安全白,032号红
  • 第二章 塞撒的金拇指
  • 第一节 潘玉良 赵无极 朱德群 王衍成
  • 第二节 作为“总体性”的艺术模型
  • 第三节 不合作方式
  • 第四节 伟大的批评者 伟大的策展人 伟大的收藏家
  • 第三章 拿什么拯救你
  • 第一节 共和国之恋
  • 第二节 乌托邦:艺术家依然有用
  • 第四章 赫尔墨斯与阿佛洛狄忒
  • 第一节 上帝保佑吃饱了饭的人民
  • 第二节 绿
  • 第三节 红配绿
  • 第五章 矩阵还是太极
  • 第一节 艺术的法则
  • 第二节 让我为您画一张像吧
  • 第三节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
  • 第六章 艺术在别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