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研究的是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决策和农业要素投入的影响。

内容简介

农村劳动力转移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劳动力配置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冲击到了农业生产,影响农业生产决策和农产品供给,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尤其是农村劳动力从绝对剩余向相对剩余转变之后,刘易斯拐点效应逐步显现,对中国农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变革。

目录

  • 版权信息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研究内容和目标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五 创新和后续研究
  •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阶段与刘易斯拐点
  • 一 劳动力转移:提高总产出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
  • 二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其他理论解释
  • 四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
  • 五 刘易斯拐点
  • 六 “刘易斯拐点”到来的争议及证据
  •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分化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劳动力转移、分工收益激励与农民分化
  • 四 农民分化的三个例证
  • 五 劳动力转移阶段与结构、农业政策强化了农民分化趋势
  • 六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四章 农民行为理性、闲暇需求与务农劳动供给
  • 一 中国农民的微观经济行为分析
  • 二 “劳苦规避型农民”假说
  • 三 收入与闲暇
  • 四 中国农民对闲暇的需求
  • 五 结论
  • 第五章 惠农政策对实际务农劳动投入的影响
  • 一 含有非劳动收入的劳动供给模型
  • 二 惠农政策
  • 三 其他证据与研究结论
  • 第六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收入与农业要素投入结构 ——基于区域差异视角的实证研究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理论研究假说和实证分析
  •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七章 劳动力转移、刘易斯拐点与农产品价格上涨
  • 一 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从管制到放开
  • 二 已有对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解释
  • 三 理论分析模型
  • 四 经验证据
  • 五 结论
  • 第八章 农业要素投入、农产品价格与结构性通货膨胀
  • 一 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业资本要素投入与价格变动
  • 二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实证研究
  • 三 结构性通货膨胀
  • 四 食品价格与通货膨胀:基于数据的分析
  • 五 结论
  • 第九章 中国农业碳排放区域分异:面板数据聚类与动态演变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农业碳排放测算
  • 四 农业碳排放的区域分异与动态比较:面板数据聚类
  •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十章 农业财政支出、农田利用碳排放与区域差异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农田利用碳排放测算与空间相关
  • 四 农业财政支出对农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
  •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第十一章 支农财政、技术进步偏向与农业碳排放强度
  • 一 引言
  • 二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三 研究设计
  • 四 实证结果分析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