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9.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4千字
字数
2015-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分析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
内容简介
一只鸡发现农夫每天都来喂自己,于是预言农夫将来会继续喂养自己。然而有一天,农夫绞断了鸡的脖子。可怜的鸡努力探究农夫行为的整体性,这种思维方式即“体系化”。如果鸡只是将农夫的行为看作一个个不相关的碎片,它永远不能理解过去,也不能预测未来,只能听天由命。罗素讲述的鸡的故事,是人类命运的写照。
人类走不出体系化的迷梦。农夫为什么这么做?农夫将会怎么做?所谓理论研究的对象,不外乎这两类问题。然而,对农夫的行为并非只有一种解释,如果将其解释为“屠杀前的豢养”,鸡可以逃生。同样,人类可以不断地寻求最好的理论体系。
本书讲述了一个利用:“鸡的智慧”(体系化思维)进行精神逃生的故事。对本书作者而言,知识产权制度的统一性宛如难解的“农夫行为”。在法学、哲学、美学与历史之维几番辗转,卡西尔的符号哲学终于帮助作者逃离了困惑之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作为法学研究方法的体系化
- 第一节 体系化与法学的科学属性
- 第二节 体系化思维在法学研究中的意义
- 第二章 对现有知识产权法体系的评价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体系基础的暧昧性
- 第二节 对智力成果权范式的评价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价值体系的危机
- 第三章 知识产权法体系化的阻滞因素及其补救
- 第一节 人类思维的局限
- 第二节 研究格局的制约
- 第三节 极为密切的国际协调
- 第四节 知识产权与技术的密切关联
- 第五节 克服体系化障碍的出路:自觉运用体系化思维
- 第四章 对知识产权法体系建构的若干反思
- 第一节 关于知识产权对象的反思
- 第二节 关于知识产权法价值原则的反思
- 第五章 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与民法的体系化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的体系化
- 第二节 知识产权在民事权利体系中的地位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