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题涉及荒野对人们的意义,以及人类回归荒野的可能性。源于诗人的敏感,斯奈德对“自然”“野性”“荒野”等的不同概念进行了语源、语义上的考察,他深入美国的荒野,对当地与自然相和谐的土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田野调查,并结合自己早期的伐木工作及禅宗学习经历,探讨了现代社会如何从文化上接纳荒野的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前言
  • 自由法则
  • 契约
  • 词语: 自然、野性和荒野
  • 野生
  • 世界在注视
  • 回家
  • 地方、区域和公用地
  • 世界意指众多地方
  • 理解公用地
  • 透视生态区
  • 探访“尼士南县”
  • 棕色语法
  • 歌舞依旧
  • 库范缪特和人性
  • 自然的书写
  • 母豹
  • 优良、荒芜和神圣
  • 清除荒野
  • 水坑
  • 神社
  • 真实自然
  • 青山常运步
  • 明王和观音
  • 一句箴言
  • 无家
  • 比狼大,比鹿小
  • 分解
  • 水上行
  • 远西原始森林
  • 树木砍伐后
  • 在树林中工作
  • 四季常青
  • 附记: 水手草原,内华达山脉
  • 乡巴佬
  • 道之上,径之外
  • 以行代寓
  • 行之自由
  • 和熊结婚的女人
  • 故事
  • 评论“和熊结婚的女人”
  • 玛丽亚·约翰斯及故事的版本
  • 阿卡迪亚
  • 熊舞
  • 生存和圣餐
  • 生之终结
  • 教化的或野生的
  • 感恩
  • 致谢
  • 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透过这样一个独特的灵魂,能看到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加里・斯奈德是美国当代极有影响力的一位大诗人,他特立独行,行走于荒野,在大自然中寻找诗歌。他对荒野的认识,与绝大多数人不同,他认为荒野才是真正产生创造力的地方,因为荒野意味着没有既定的路。斯奈德的经历、创作和学养都非常驳杂,这位大师级的人物对中国禅宗也颇有兴趣,曾英译了多首唐代诗僧寒山的诗歌,在西方引起轰动。透过这样一个独特的灵魂,能看到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1
      评论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