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微观层面的作品剖析,以超文本、超媒体文学、交互戏剧等文艺类型为例,着力勾勒文学重构的全景图。

内容简介

赛博空间对文学存在方式的影响表现为:从身份、心理、身体(赛博人、后人类)等方面重构了文艺创作主体;从阅读方式、审美心理、体验方式等方面推动了读者功能的演变;从文本类型、文本之开放性、空间化和时间性等方面入手,重塑了文本形态。传统的叙事理论无法适应数码媒体的特性,“交互叙事”顺势而生。微观层面的作品剖析,以超文本、超媒体文学、交互戏剧等文艺类型为例,着力勾勒文学重构的全景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其他
  • 前言
  • 绪论
  • 一 文学存在方式
  • 二 赛博空间与文学的存在方式
  • 三 国内外赛博空间文学研究现状梳理
  • 四 本书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写作主体的转化
  • 第一节 穿越界面的心灵
  • 一 界面的含义
  • 二 从界面到赛博空间
  • 三 赛博空间的心灵图景
  • 第二节 自我主体的重塑
  • 一 从作者到合作者
  • 二 “临界点”上的写作
  • 三 自我的分散与建构
  • 第三节 电子人与机器作者
  • 一 电子人
  • 二 机器作者
  • 三 机器作者有无创造性
  • 第二章 读者功能的演变
  • 第一节 快乐审美
  • 一 消费的魅力
  • 二 网络文学的题材类型
  • 三 虚拟的快乐“旅程”
  • 第二节 沉浸vs交互
  • 一 沉浸
  • 二 交互性
  • 三 沉浸vs交互
  • 第三节 阅读革命:以乔伊斯《十二蓝》为例
  • 一 小说描述
  • 二 小说分析
  • 三 小说启示
  • 第三章 文本的重构
  • 第一节 文本的类型
  • 一 文本的特殊媒介分析法
  • 二 文本的分类与特性重构
  • 三 文本研究的新领域
  • 第二节 开放的文本
  • 一 阐释的盛宴
  • 二 运动中的作品
  • 三 赛博空间文本的开放——以超文本为例
  • 第三节 文本的空间化与时间性
  • 一 文本的空间形式
  • 二 迷宫结构的探索
  • 三 文本呈现的时间性
  • 第四章 交互叙事
  • 第一节 叙事形态的演化
  • 一 交互叙事探源
  • 二 厘清交互叙事的概念
  • 三 突破传统的叙事理论
  • 第二节 交互叙事诗学
  • 一 交互叙事的要素
  • 二 情节类型和美学分类
  • 三 交互叙事的价值
  • 第三节 交互叙事分析:以Façade为例
  • 一 理论构架
  • 二 故事概览
  • 三 巧妙叙事
  • 第五章 赛博空间和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 第一节 文学研究之领域扩展
  • 一 赛博空间的中国文学
  • 二 电子文学之类型
  • 三 数码文学会议认可的作品种类
  • 第二节 文学研究方法的革新
  • 一 计算机辅助的文本研究理论
  • 二 古籍数字化与古典文学研究之互动
  • 三 莎士比亚交互档案
  • 第三节 文艺理论的与时俱进
  • 一 文艺学边界之拓展
  • 二 数码时代的新问题
  • 三 理论家何为
  • 结语
  • 一 赛博空间与文学转型
  • 二 艺海“逍遥游”之可能
  • 三 文学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译名对照表
  • 后记
  • 内容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