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千字
字数
2021-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民国一位中产阶级——安徽宿州货栈经理的个人日常收支账本,以及作者对该账本所做的详细考证与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账本主人在1936年至1942年间的日常收支和若干重要社会经济活动,包括家人生病、死亡、殡葬、祭祀活动,下乡收租,书籍购买与阅读,社交礼仪,战时应变及爱国捐献等,从中透视账本主人新旧杂糅与中西融通的文化性格,其行事风格既体现较高的经济理性,又带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也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城乡关系具有鲜明的二元特征。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前言
- 一位民国中产阶级的生活透视:董士账本(1936~1942年)的证据
- 一 持续六年的人生记录
- 二 账本主人的身份和人生轨迹
- (一)账本主人在哪里生活?
- (二)账本主人是做什么的?
- 三 账本主人的社会活动
- (一)葬父、祭母,未见父亲最后一面
- (二)“不在村地主”下乡收租
- (三)老道的生意人
- (四)从未停止阅读
- (五)中西杂糅的生活习惯
- (六)婚丧嫁娶,宴请随礼
- (七)战争爆发,与世沉浮
- 四 量入为出、精打细算
- (一)新旧杂糅与中西融通的性格
- (二)走进城市,也从未离开乡村
- (三)在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中游刃有余的中层管理人
- 如何在沦陷区讨生活:日本侵略对账本主人的影响
- 一 从账本中看到微观个体
- 二 账本概况
- 三 战争下的拮据生活
- (一)失去工作
- (二)由富有到贫困
- 四 开源节流,应对生活危机
- (一)开源之一:低价住,高价租,获取差价
- (二)卖字卖画,勤奋兼职
- (三)节流:生活品质降低,减少服务性消费支出
- 五 结语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