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2004年版《西方哲学史》第八卷的修订版,为现代英美分析哲学。

内容简介

全书立足于经典原著的研读,创造性地对19世纪末实证主义的复兴、分析哲学的起源、逻辑经验主义运动、实用主义在美国的形成和发展、当代实在论的不同形态、维特根斯坦的中后期哲学、牛津日常语言哲学、科学哲学的兴起和发展、分析哲学的当代发展等九个方面对分析哲学的历史做了全方位的介绍和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现代英美分析哲学(上)
  • 绪 论
  • 西方哲学史上的分析哲学资源
  • 分析哲学的同时代哲学
  • 后现代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兴起
  • 分析哲学:理性主义还是经验主义
  • 第一章 19世纪末实证主义的复兴
  • 第一节 实证主义产生的哲学背景
  • 一 实证主义的历史
  • 二 实证主义复兴的哲学背景
  • 第二节 孔德的实证哲学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实证哲学的性质与结构
  • 三 数学的特殊地位
  • 四 对人类社会活动的自然说明
  • 五 影响与评价
  • 第三节 J.S.密尔的逻辑体系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J.S.密尔的逻辑体系
  • 三 内涵与外延理论
  • 四 演绎与归纳
  • 五 影响与评价
  • 第四节 马赫的彻底经验论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要素一元论
  • 三 感觉经验论
  • 四 科学方法论
  • 五 影响与评价
  • 第二章 分析哲学的起源
  • 第一节 弗雷格的概念文字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概念文字》的基本思想及其贡献
  • 三 弗雷格对分析哲学的主要贡献
  • 四 弗雷格的历史地位
  • 第二节 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逻辑分析方法
  • 三 逻辑原子主义
  • 四 摹状词理论
  • 五 影响与评价
  • 第三节 摩尔的常识哲学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摩尔的思想发展
  • 三 摩尔的常识哲学
  • 四 摩尔的分析方法
  • 五 摩尔思想的贡献及局限性
  • 第四节 维特根斯坦的前期哲学
  • 一 维特根斯坦的生平与哲学的不同时期
  • 二 逻辑原子主义
  • 三 图像论
  • 四 真值函项理论
  • 五 不可说之物
  • 第三章 逻辑经验主义运动
  • 第一节 维也纳学派与逻辑经验主义
  • 一 维也纳学派的形成及其思想来源
  • 二 逻辑经验主义的主要观点
  • 三 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及其评价
  • 第二节 石里克的普通认识论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普通认识论》
  • 三 善良伦理学
  • 四 关于证实的思想
  • 第三节 卡尔纳普的逻辑构造论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反形而上学与意义标准问题
  • 三 《世界的逻辑构造》
  • 四 逻辑句法、语义学和归纳逻辑
  • 五 卡尔纳普的地位和影响
  • 第四节 逻辑经验主义的遗产
  • 一 对经验与逻辑关系的重新解释
  • 二 科学主义的主张
  • 三 从科学的统一到科学哲学的兴起
  • 第四章 实用主义在美国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实用主义与分析哲学的互动
  • 一 实用主义对于分析哲学的呼应
  • 二 实用主义者如何看待语言学转向
  • 三 分析哲学的实用主义化
  • 第二节 皮尔士的实用主义准则
  • 一 对于心理主义的符号学批判
  • 二 以探究取代认识
  • 三 实用主义准则与意义的讨论
  • 四 实在论与实用主义准则的修改
  • 第三节 詹姆斯的实用主义体系
  • 一 实用主义准则及其与皮尔士的区别
  • 二 真理的发生学机制
  • 三 经验主义实在论
  • 四 理性与宗教信仰
  • 第四节 杜威对于实用主义的集大成
  • 一 哲学起源的社会-历史分析
  • 二 科学与哲学的改造
  • 三 自然主义的经验论
  • 四 评罗蒂对杜威经验学说的诠释
  • 五 真理观及其对詹姆斯的纠正
  • 第五章 当代实在论的不同形态
  • 第一节 20世纪实在论的主要特征
  • 一 20世纪实在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 20世纪实在论的主要特征
  • 三 20世纪实在论的历史地位
  • 第二节 新实在论
  • 一 新实在论的主要特征
  • 二 英国的新实在论
  • 三 美国的新实在论
  • 第三节 批判的实在论
  • 一 与新实在论的主要分歧
  • 二 批判实在论的主要观点
  • 三 走向自然主义
  • 第四节 当代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 一 科学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 二 语言哲学中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 三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对当代美国哲学发展的影响
  •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现代英美分析哲学(下)
  • 第六章 维特根斯坦的中后期哲学
  • 第一节 维特根斯坦的独特性
  • 一 独特的个性
  • 二 独特的著作
  • 三 独特的思想
  • 第二节 中期思想与后期思想的关系
  • 一 思想转变的发生
  • 二 对前期思想的批判
  • 第三节 哲学的性质和方法
  • 一 作为语法研究的哲学
  • 二 哲学的方法与目的
  • 第四节 语言游戏和遵守规则
  • 一 语言游戏说
  • 二 遵守规则的悖论
  • 第五节 关于反对私人语言的论证
  • 一 什么是私人语言
  • 二 什么是私人感觉
  • 三 语言的理解和交流
  • 第六节 维特根斯坦的历史影响
  • 一 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双重效应
  • 二 作为哲学家的哲学家
  • 第七章 牛津日常语言哲学
  • 第一节 牛津哲学的历史特征
  • 一 历史上的牛津哲学
  • 二 日常语言哲学的形成
  • 三 日常语言哲学的主要特征
  • 四 牛津哲学的历史地位
  • 第二节 赖尔的“心”的概念
  • 一 生平和著作
  • 二 哲学分析的方法
  • 三 身心问题的解决
  • 第三节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 一 生平和著作
  • 二 语言分析的方法
  • 三 言语行为理论
  • 第四节 斯特劳森的“描述的形而上学”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重新确立形而上学的地位
  • 三 确立物质物体和人是基本殊相
  • 四 主谓区分的两个标准
  • 五 时空框架和概念图式
  • 第八章 科学哲学的兴起和发展
  • 第一节 科学哲学的一般特征
  • 一 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 二 科学哲学的历史与现状
  • 三 科学哲学与分析哲学
  • 第二节 波普的科学哲学
  • 一 生平与著作
  • 二 对归纳问题的解决
  • 三 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划界问题
  • 四 进化和世界三理论
  • 第三节 历史学派的形成和演变
  • 一 历史学派的一般特征
  • 二 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
  • 三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 四 费耶阿本德的“全面否定论”
  • 五 劳丹的科学进步模式
  • 第四节 当代科学哲学的走向
  • 一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 二 当代科学哲学的主要问题
  • 三 后现代的科学哲学
  • 第九章 分析哲学的当代发展
  • 第一节 当代分析哲学的基本特征
  • 一 分析哲学与现代逻辑的产生
  • 二 分析哲学与“语言的转向”
  • 三 分析哲学中的“分析”概念
  • 四 分析哲学与语言哲学
  • 五 分析哲学与心灵哲学
  • 第二节 蒯因的逻辑实用主义
  • 一 生平和著作
  • 二 分析与综合的区分
  • 三 本体论的承诺
  • 四 翻译的不确定性
  • 五 自然主义的认识论
  • 六 逻辑斯蒂主义
  • 第三节 戴维森的意义理论
  • 一 生平和著作
  • 二 真理与意义
  • 三 解释与翻译
  • 四 图式与内容
  • 五 行动与事件
  • 六 变异的一元论
  • 第四节 达米特的语言哲学
  • 一 生平和著作
  • 二 对弗雷格思想的解释
  • 三 意义理论
  • 四 反实在论思想
  • 五 数学哲学
  • 六 关于时间的哲学
  • 第五节 普特南的实在论
  • 一 生平和著作
  • 二 科学的实在论
  • 三 内在的实在论
  • 四 实用主义的实在论
  • 五 最新思想的发展
  • 第六节 分析哲学的新动向
  • 一 分析哲学对自身历史的全面关注
  • 二 分析哲学目前关注的几个主要问题
  • 三 语言哲学的研究进展
  • 四 塞尔的心灵和社会哲学
  • 结 束 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再版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江苏人民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月,国家一级出版社,首批“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之一,是具有深厚历史积淀和众多图书品牌的综合性出版社。年均出版图书1000余种,承担多项国家重点出版项目。先后有400余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奖,其中17种图书21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近年来出版的《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少儿书系》(108卷)、《中国近代通史》(10卷)、《南京大屠杀史料集》(55卷)、《西方哲学史》(8卷)、《现代经济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2卷)、《世界现代化历程》(6卷)、《资本主义理解史》(6卷)、《中国佛教通史》(15卷)、《中国古城墙》(6卷本)等一大批重点图书,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流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基地、大众出版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