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连接虚拟与现实,解码人机共生,构建未来AI新生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开创性地探讨人工智能维度突破及其深远影响的前沿作品。本书系统地提出并深入阐述了“空间智能”这一革命性概念,揭示了人工智能从符号计算、深度学习到空间计算的范式转变,展现了突破维度限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革命性意义。

本书以“维度革命”为脉络,系统梳理空间智能从计算机视觉到三维建模的技术演进,深入分析了维度突破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根本性影响;前瞻性地探索了从3D到4D乃至更高维度的技术路径。

书中结合了大语言模型空间感知、全息AI交互、数字孪生等前沿案例,既保持了理论的深度,又通过具体应用确保了实践的指导性。对于理解AI的维度突破、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思考人机共生的未来愿景,本书提供了独特而深刻的洞见。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人工智能、智慧和空间
  • 自序 从图灵机到流形空间——论智能本质的维度重构
  • 第1章 空间智能的基础与理论框架
  • 1.1 空间智能的定义与范畴
  • 1.2 发展简史:从计算机视觉到空间感知
  • 1.3 空间智能与通用人工智能的关系
  • 第2章 维度革命:从一维到n维的智能表示
  • 2.1 一维表示的极限:信息压缩与上下文窗口
  • 2.2 二维表示的突破与挑战:从卷积到自注意力机制
  • 2.3 三维表示的革命性进展:体素、点云与隐式函数
  • 第3章 空间智能与认知科学的交叉
  • 3.1 神经科学启示:海马与网格细胞
  • 3.2 心理旋转与AI模型构建
  • 3.3 具身认知的实践应用
  • 第4章 空间智能的前沿应用场景
  • 4.1 元宇宙与数字孪生
  • 4.2 全息交互与智能硬件
  • 4.3 机器人空间导航
  • 第5章 空间智能与大模型的多维整合
  • 5.1 多模态大模型进展
  • 5.2 空间知识图谱
  • 5.3 技术局限与突破方向
  • 第6章 空间智能的伦理与社会影响
  • 6.1 隐私保护挑战
  • 6.2 数字鸿沟问题
  • 6.3 法规与标准建设
  • 第7章 空间智能产业生态与基础设施
  • 7.1 硬件设备演进
  • 7.2 开发者生态系统
  • 7.3 投资与商业化路径
  • 第8章 空间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 8.1 生物医学突破
  • 8.2 气候与环境科学
  • 8.3 神经科学前沿
  • 第9章 时空智能:四维视角下的系统构建
  • 9.1 四维概念与城市应用
  • 9.2 医疗与时空建模
  • 9.3 未来发展方向
  • 第10章 空间智能的未来展望
  • 10.1 技术瓶颈与突破方向
  • 10.2 人机协同新范式
  • 10.3 终极愿景与实现路径
  • 资料来源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目前仍是概念阶段

    本书系统性地提出了 “空间智能” 这一前沿概念,探讨人工智能如何突破二维数据的限制,实现对三维世界的感知、理解和交互。全书核心观点在于:空间智能是 AI 进化的下一个关键阶段。作者指出,传统 AI 擅长处理符号和二维信息,但缺乏对物理世界的基本认知能力。真正的智能需要理解空间关系、物理规律和环境动态,这正是空间智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书从三个层次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人类空间认知的神经机制,其次探讨机器实现空间智能的技术路径(包括三维感知、空间推理和多模态生成),最后展望空间智能对通用人工智能(AGI)发展的战略意义。作者特别强调,没有空间智能,AGI 将永远无法真正理解人类所处的物理现实。这本书为理解 AI 技术演进提供了重要视角,不仅适合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也对关心技术未来的普通读者具有启发价值。它预示着一场从 “数字智能” 到 “物理智能” 的范式转变,这将根本性地改变人工智能与人类世界的互动方式。

      转发
      1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