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大国和小国在国际安全中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国际安全的形态。

内容简介

在国际安全中,大国举足轻重,小国亦不可缺位。前者主导着国际安全环境及其演进,后者则在其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大国及其关系是小国安全战略选择的基本背景,小国安全行为也是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大国求强,小国求安,大小国家密切互动,共同塑造着国际安全的形态与前景。《小国与国际安全》是作者继《小国与国际关系》之后推出的关于小国研究的又一力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扇新的窗口(代序)
  • 第一章导论
  • 一、国际安全研究的小国视角
  • 二、小国与国际安全问题研究现状
  • (一)小国与国际安全研究的基本理论视角
  • (二)小国的国际安全角色研究
  • (三)小国的安全行为倾向与偏好
  • (四)小国的安全战略研究
  • (五)小国与国际安全中的国别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一)国际安全背景下的小国概念
  • (二)理论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章节安排
  • 第二章小国的安全特性、国际角色与行为倾向
  • 一、小国的安全特性:安全缺陷与外部依赖
  • (一)安全脆弱性——小国的核心属性之一
  • (二)小国安全的自主性缺陷
  • (三)小国安全的外部依赖性
  • (四)小国安全状况的差异性
  • 二、小国国际安全角色的本质之争
  • (一)小国是国际安全中的“和平卫士”
  • (二)小国是国际安全的“麻烦制造者”
  • (三)小国国际安全角色的多样性
  • 三、小国的安全战略与行为倾向
  • (一)国际体系变迁与小国安全战略选择
  • (二)军事威慑能力建设与安全策略选择
  • (三)外交是维护小国安全的主要途径
  • (四)小国安全战略中的追随与平衡
  • (五)不对称关系与小国的行为倾向
  • 四、小结
  • 第三章挪威模式:和平卫士的综合安全战略
  • 一、挪威的国家特性与地缘特点
  • (一)欧洲大陆的边缘小国
  • (二)海洋资源大国
  • 二、挪威安全战略的演变:从中立到结盟
  • (一)挪威的中立传统及其失败
  • (二)二战后的调整期:“搭桥”政策
  • (三)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四)冷战结束后的综合安全战略
  • 三、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挪威的战略主线
  • (一)北约:挪威的安全支柱与战略基石
  • (二)挪威的欧盟政策:处理对欧关系的“挪威方式”
  • (三)联合国:塑造“和平卫士”形象的国际舞台
  • 四、挪威安全战略中的大国因素和北欧政策
  • (一)美国:挪威安全的关键伙伴
  • (二)俄罗斯:毗邻的威胁性大国
  • (三)挪威的北欧政策:协调与合作
  • 五、追求世界和平的尝试和努力
  • (一)“挪威模式”:谋求和解与稳定
  • (二)挪威的和平研究:学术促进和平
  • (三)“挪威模式”的本质:对话与发展
  • (四)“挪威模式”成功的原因
  • 六、小结
  • 第四章格鲁吉亚的西向战略:理想对赌现实
  • 一、格鲁吉亚的国家概况与安全特性
  • (一)年轻的小弱国
  • (二)位置险要的利益交汇之地
  • (三)国内民族问题:心腹之患
  • 二、毗邻大国与格鲁吉亚的地缘环境
  • (一)难以脱钩的对俄关系
  • (二)大高加索地缘环境:地区乱局
  • (三)古阿姆集团的战略动向:脱俄入美(欧)
  • (四)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调整:重塑地缘安全环境
  • 三、格鲁吉亚的国际认知与西向战略抉择
  • (一)认同西方与西向战略的形成
  • (二)脱俄投美与格美关系发展
  • (三)融入欧盟:格鲁吉亚的重要政治目标
  • (四)加入北约:格鲁吉亚安全战略的核心愿景
  • 四、俄格战争与格鲁吉亚的安全战略走向
  • (一)俄格战争与西方的反应:格鲁吉亚西向战略的验证
  • (二)俄格战争对格鲁吉亚的影响
  • (三)俄格战争与双方安全战略的调整
  • 五、小结
  • (一)俄格战争反思
  • (二)格鲁吉亚国家安全战略反思
  • (三)“以小事大”与小国安全战略选择
  • (四)对其他大国的启示
  • 第五章卡塔尔的生存智慧:乱局中广结善缘
  • 一、卡塔尔的国家特性:油气立国的小富国
  • (一)油气立国的海湾小国
  • (二)独特的伊斯兰小国
  • 二、卡塔尔的周边安全环境:利益交错的矛盾漩涡
  • (一)复杂的海湾安全环境:群雄争竞
  • (二)地区组织与地区安全环境
  • (三)地区大国对卡塔尔安全的巨大影响
  • 三、积极外交与卡塔尔安全战略实践
  • (一)强化与域外大国的接触和合作
  • (二)卡塔尔的积极区域外交
  • (三)高调的公共外交与“伊斯兰外交”
  • (四)卡塔尔积极外交的动因
  • (五)卡塔尔外交的潜在挑战
  • 四、小结
  • (一)卡塔尔的安全特性与安全战略
  • (二)卡塔尔国家安全战略的反思
  • 第六章老挝的求安之策:强邻环绕下的服从与沉默
  • 一、地理特征与地缘环境:强邻环绕的内陆山国
  • 二、老挝的国家治理与安全特性
  • (一)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 (二)毫不起眼的军事实力
  • (三)国内民族与跨界民族的潜在挑战
  • (四)社会治理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
  • (五)非传统安全因素对老挝国家安全的影响
  • 三、老挝安全战略选择的历史变迁
  • (一)古代老挝:周旋于周边强国之间
  • (二)法属时期:印度支那军事重地
  • (三)皇家老挝政府时期:中立政策的失效
  • (四)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至今:低调应变
  • 四、毗邻大国与老挝的安全战略选择
  • (一)老中关系及其对老挝国家安全的影响
  • (二)老越“特殊关系”:安全保障及其风险
  • (三)老泰关系:依赖与排斥的矛盾认知
  • (四)“中-越-泰”三角互动及其对老挝国家安全的影响
  • (五)老挝安全战略中的东盟因素
  • 五、小结
  • 第七章新加坡安全战略模式:发展、威慑与平衡
  • 一、新加坡的安全特性:地缘价值与脆弱性
  • (一)历史变迁中崛起的小国
  • (二)地理位置优越性与安全脆弱性
  • 二、新加坡的政经发展与军事能力建设
  • (一)脆弱性与新加坡国家意识的形成
  • (二)政府主导与经济发展的全球取向
  • (三)军事建设:塑造可信的威慑力量
  • 三、东盟:新加坡安全战略的关键环节
  • (一)东盟是新加坡对外战略的重要依托
  • (二)强化东盟发展的地区主角
  • 四、大国平衡:新加坡安全战略的主旋律
  • (一)构建大国间的区域性力量均衡架构
  • (二)美国是新加坡安全战略中的关键性平衡力量
  • (三)在中美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态势
  • 五、小结
  • 第八章结论
  • 一、小国是国际安全的重要角色
  • 二、小国求安的行为法则
  • 三、小国行为倾向与大国应对
  • 参考文献
  • 一、图书
  • 二、论文文献
  • 三、政策研究报告及其他
  • 四、网站资源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