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16千字
字数
2025-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宪法学的发展为主题做学术梳理与考察。
内容简介
中国宪法学缘起发展至今已逾百二十年,经历了复杂历史变革,构成了当代宪法学研究的历史源流。推动构建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端赖于发掘本国宪法的历史实践,弘扬中华优秀法治文明。
本书按照时间和专题双重撰写思路,系统地梳理了清末立宪后的宪法学缘起和发展,专题探讨了宪法文本、宪法教育、宪法文献、宪法研究团体组织、宪法学方法与基本范畴、基本权利、国家机构、地方制度等领域的宪法学研究脉络,并从宏观视角对当代中国的宪法学发展历程作了阶段区分与阐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法学学术史丛书编委会
- 总 序
- 导论 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宪法学
- 第一章 宪法概念在中国的起源
- 第一节 宪法概念的初现
- 第二节 立宪法主张的提出
- 第三节 立宪法成为基本国策
- 第四节 宪法概念的法典化
- 结语 晚清宪法概念的历史局限性
- 第二章 近代宪法学的发展演进
- 第一节 英国《大宪章》与中国宪法学源流
- 第二节 外国宪法典翻译
- 第三节 比较宪法概念在近代中国的演变
- 第三章 近代宪法文本与宪法学
- 第一节 概 述
-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时期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第四节 小 结
- 第四章 近代的国家与公民教育
- 第一节 清末的公民教育萌芽(1902—1911年)
- 第二节 民国公民教育的开端(1912—1918年)
- 第三节 民国公民教育的发展(1919—1926年)
- 第四节 民国公民教育的沉寂(1927—1932年)
- 第五节 民国公民教育的复苏(1933—1945年)
- 第六节 代表期刊与代表文献介绍
- 第五章 近代宪法学的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宪法学文献梳理
- 第二节 中国宪法学文献的历史价值
- 第三节 中国宪法学文献的当代意义
- 第四节 宪法学文献史研究主题的演变
- 第六章 近代宪法学的交流互动
- 第一节 日本明治宪法对《钦定宪法大纲》的影响
- 第二节 苏俄宪法在中国的传播
- 第七章 中国宪法学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近代宪法学教育的起源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宪法学课程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宪法学教育的发展
- 第八章 宪法学研究团体与组织
- 第一节 清末到民国的宪法学研究团体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宪法学研究队伍
- 第三节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组织建设与发展
- 第九章 宪法学研究方法与范畴的演变
- 第一节 清末的宪法学方法论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宪法学研究方法的演变
- 第三节 宪法学基本范畴的演变
- 第十章 基本权利理论的演变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基本权利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基本权利研究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基本权利理论的新发展
- 第十一章 国家机构理论的演变
- 第一节 北京政府时期关于国家机构的讨论
- 第二节 南京政府时期关于五权体制的争议问题
- 第三节 新中国的国家机构研究及其教义学转向
- 第十二章 地方制度研究的发展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地方自治观
- 第二节 清末时期的地方自治叙述
- 第三节 法学叙述中的地方自治
- 第四节 法律意义上的团体自治的演变
- 第五节 联省自治中的地方制度论
- 第十三章 现代宪法学历史分期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的宪法学研究
- 第二节 20世纪60~70年代的宪法学研究
- 第三节 20世纪80年代的宪法学研究
- 第四节 20世纪90年代的宪法学研究
- 第五节 进入新时代的宪法学研究
- 附录 中国宪法学大事记
- 后 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