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4千字
字数
2019-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对危险犯的背景、概念、性质以及立法现状的梳理,厘清危险犯在理论中的定位。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刑法学引入危险犯概念以来,对危险犯的研究就在移植和借鉴大陆法系刑法理论的基础之上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然而,随着危险犯在特定领域的不断增多,围绕其产生的争论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本书立足于中国刑事立法规定,在风险社会的理论背景下与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进行比较研究,从危险犯的基础理论着手,结合国外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危险犯的背景、概念、性质以及立法现状的梳理,厘清危险犯在理论中的定位。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三、 现有研究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危险犯概述
- 一、 危险犯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
- (一)危险犯的理论背景
- (二)危险犯的概念
- (三)危险犯的地位
- 二、 危险犯立法的比较研究
- (一)我国危险犯的立法演变
- (二)国内外危险犯立法比较研究
- 第二章 危险犯的犯罪形态问题比较研究
- 一、 危险犯的既遂形态
- (一)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关于危险犯既遂形态的认识
- (二)我国刑法理论关于危险犯既遂形态的认识
- 二、 危险犯的未遂形态
- (一)危险犯是否存在未遂形态
- (二)危险犯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
- 三、 危险状态出现后成立危险犯中止问题的再思考
- (一)学说现状的考察与辨析
- (二)危险犯成立犯罪中止的理论前提
- (三)危险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置性争论
- (四)危险状态出现后成立犯罪中止的具体分析
- 第三章 抽象危险犯研究
- 一、 抽象危险犯的理论质疑
- (一)对具体危险犯与抽象危险犯分类的质疑
- (二)抽象危险犯与行为犯的关系
- (三)“两重的抽象化问题”
- (四)责任主义原则的质疑
- (五)结果无价值论的质疑
- (六)对抽象危险犯导致犯罪圈扩大化的质疑
- 二、 抽象危险犯立法的正当化依据
- (一)周延保护法益的需要与风险的提前控制
- (二)社会行为规范的指引功能
- 三、 抽象危险犯的立法与司法完善
- (一)抽象危险犯的立法范围
- (二)抽象危险犯的立法方式
- (三)抽象危险犯应制定反证细则
- 第四章 过失危险犯研究
- 一、 国内外立法例考察
- (一)大陆法系国家关于过失危险犯的立法考察
- (二)我国是否存在过失危险犯立法例的争议
- (三)过失危险犯中外立法例的比较分析
- 二、 过失危险犯存在的理论质疑
- (一)过失危险犯与过失犯罪理论的冲突与协调
- (二)过失危险犯与被允许的危险和信赖原则之间的矛盾
- (三)扩大了过失犯的刑事责任范围
- (四)加重从业人员的心理负担
- 三、 过失危险犯的立法完善
- (一)过失危险犯立法范围之完善
- (二)过失危险犯刑罚配置之完善
- 第五章 我国危险犯之立法检讨及动向
- 一、 我国危险犯立法模式的检讨
- (一)危险犯立法的内部调整
- (二)危险犯立法范围的外部扩张
- (三)危险犯立法范围扩张需坚持谦抑原则
- 二、 新型危险犯立法比较研究
- (一)设立新型危险犯的理论与社会背景
- (二)增设新型危险犯的必要性
- (三)新型危险犯的立法范围
- (四)新型危险犯在我国现行立法模式下的困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