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考研笔记》系列第三册。
内容简介
北京天一智诚法学教育图书研发中心根据2017年法大考研最新命题思路和考查模式编写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考研笔记》。
本套笔记紧扣法大考研参考教材知识,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同时对历年考研真题中的主观题以及2016年、2017年最新考研真题考察知识点予以标注。对于最新更改的法律法规,由于“新法必考”的惯例,该套笔记更是第一时间更具最新法律法规,如《民法总则》等,对该套笔记作了修订。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考研笔记》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第一,考点全面、重点整理。本套笔记分为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共5册。每科均根据教材重点、考试考点对法大考研参考教材进行了整理。对于非重点内容进行简化,对于相近考点进行对比,对于需要了解的考点进行必要拓展。力求能够尽可能涵盖所有法大考研的可能考点。
第二,重点考点标注明确。本套笔记对于重点章节以符号“★”标注,必背知识点以符号“▲”标注,并且对相应知识点的可能考查方式均作出了明确提示,对于可能出简答、论述以及案例分析的考点直接注明,对于可能作为名词解释考查的考点则以方框的形式标出,并以下划线的方式对重点语句予以标明。
第三,法律法规更新及时。本套笔记根据最新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和调整。2017年《民法总则》通过, 然目前相关教材并未进行修订,为方便广大考生复习,本套笔记特根据《民法总则》等最新制定、修改的法律法规进行了修订、总结和整理。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 言
- 第一章 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民事诉讼概述
- 一、民事诉讼法的性质(了解)
- 二、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了解)
- 三、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
- 四、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与诉的构成要素相区别)
- 五、民事诉讼中的法律事实
- 第二节 诉和诉权
- 一、诉的含义与特征
- ▲二、诉的构成要素(简答)
- ▲三、诉的种类(简答)
- 四、诉权(2017年已考名词解释)
- 第三节 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
- ▲一、检察监督原则(简答、论述)
- 二、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 三、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 四、法院调解原则(2016年专业卷已考名词解释)
- ▲五、辩论原则(简答、论述)
- ▲六、处分原则(简答、论述)
- ▲七、诚实信用原则(2016年专业卷已考论述)
- 第二章 制度
- 第一节 民事诉讼基本制度
- ▲一、公开审判制度(简答)
- ▲二、两审终审制度(2016年专业卷已考简答)
- ▲三、合议制度(简答)
- 四、陪审制度
- ▲五、回避制度(简答)
- 第二节 当事人★
- ▲一、当事人适格
- ▲二、民事诉讼权利能力(2011年、2009年已考案例分析)
- 三、民事诉讼行为能力
- 四、法定的当事人变更
- ▲五、共同诉讼人
- ▲六、诉讼代表人(2007年已考简答)
- ▲七、第三人(2006年已考简答)
- 第三节 管 辖★
- 一、管辖概述
- 二、
- ▲三、地域管辖(2012年已考分析)
- ▲四、裁定管辖
- ▲五、管辖权异议(2010年已考分析,2008年、2006年已考简答)
- ▲六、管辖恒定
- 第四节 证据与证明★
- ▲一、证据的特征(简答)
- ▲二、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简答)
- ▲三、证据的分类(2010年已考简答)
- 四、证据的种类
- 五、证据的收集
- ▲六、证据的保全(简答)
- ▲七、免于证明的事实(2015年已考论述,2009年已考简答)
- ▲八、证明责任(2007年已考案例分析)
- 九、证明标准
- 十、证据规则
- 十一、证明的程序
- 第五节 诉讼调解与和解
- 一、诉讼调解的概念与特征
- ▲二、调解的适用范围(简答)
- 三、诉讼调解阶段
- 四、诉讼调解的基本原则
- 五、调解协议、调解书及其效力(2017年已考案例分析)
- 六、诉讼和解
- 第六节 民事诉讼保障制度★
- 一、保全(2017年已考论述)
- ▲二、先予执行(2016年已考名词解释)
- 三、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 ▲四、送达的方式
- 五、民事诉讼代理制度
- 第三章 通常顺序
- 第一节 第一审普通程序★
- ▲一、起诉与受理(2017年已考名词解释,2009年已考案例分析)
- 二、审理前的准备
- ▲三、开庭审理(案例分析)
- 四、撤诉与缺席判决(2017年已考名词解释)
- ▲五、公益诉讼(简答、论述)
- 第二节 简易程序★
- ▲一、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2016年已考简答)
- ▲二、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关系(2013年已考论述)
- 三、简易程序的适用
- ▲四、简易程序中的小额诉讼——简易程序的特殊适用(简答、论述)
-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
- ▲一、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关系(简答、论述)
- ▲二、上诉的提起(2008年已考案例分析)
- ▲三、上诉案件的审理(2017年已考简答,2014年已考论述,2005年已考简答)
- ▲四、上诉案件的调解(案例分析)
- ▲五、上诉案件的裁判(2009年已考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审判监督程序★
- 一、概述
- 二、人民法院提起的审判监督程序
- 三、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的审判监督程序
- ▲四、当事人申请再审(2008年已考案例分析)
- ▲五、再审案件的审判(2017年已考简答,2014年已考论述)
- 第五节 审判程序中的特殊情形★
- ▲一、反诉与反驳(2016年已考名词解释)
- 二、延期审理(简答)
- ▲三、诉讼中止(简答)
- ▲四、诉讼终结(2008年、2006年已考案例分析,可能考简答)
- 第六节 法院裁判
- 一、民事判决的法律效力
- 二、民事裁定的适用范围
- 三、判决、裁定的说理性与公众查阅权
- 第四章 特殊程序
- 第一节 特殊程序概述
- 一、特殊程序结构图
- 二、特殊程序的特点
- 第二节 特别程序
- 一、选民资格案件
- 二、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
- 三、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
- 四、认定财产无主案件
- ▲五、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简答)
- ▲六、实现担保物权案件(2017年已考名词解释)
- 第三节 督促程序
- 一、概述(2016年已考名词解释)
- 二、支付令的申请与受理
- 三、支付令的发出和效力
- ▲四、债务人的异议和督促程序的终结
- 第四节 公示催告程序
- 一、概述
- 二、公示催告阶段
- 三、除权判决阶段
- 第五章 民事执行程序
- 第一节 民事执行主体
- 一、概述
- 二、民事执行当事人的确定
- 第二节 民事执行开始
- 一、民事执行根据
- 二、民事执行的管辖
- 三、民事执行开始的方式
- 第三节 民事执行阻却
- ▲一、执行担保(简答)
- ▲二、执行中止
- ▲三、执行和解(2017年已考案例分析,2016年已考名词解释)
- 第四节 民事执行结束
- 一、概述
- 二、终结执行的法定事由
- 三、民事执行结束的效力和期限
- 第五节 民事执行措施
- 一、民事执行标的
- 二、基本执行措施
- 三、保障性执行措施
- ▲四、参与分配(简答)
- 第六节 民事执行救济★
- 一、概述(2017年已考名词解释、论述)
- 二、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异议
- ▲三、案外人异议(2006年已考简答)
- ▲四、案外人异议之诉(2011年已考简答)
- 第七节 民事执行回转
- 一、概述
- 二、民事执行回转的条件
- 三、民事执行回转的程序
- 第六章 涉外程序
- 第一节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
- 一、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原则
- 二、适用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的原则
- 三、司法豁免原则
- 四、使用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原则
- 五、委托我国律师代理诉讼的原则
- 第二节 涉外民事诉讼管辖
- 一、牵连管辖
- ▲二、专属管辖(简答)
- 第三节 涉外送达与期间★
- 一、涉外送达的方式(2017年已考简答)
- 二、涉外期间
- 第四节 司法协助
- 一、一般司法协助
- 二、特殊司法协助
- 附 录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