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旨在推动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研究、社会资本研究的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着力通过对农村留守和非留守儿童的比较,考察抗逆力和社会资本对这两个群体身心健康和教育获得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从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转变,关注“保护性因素”,整合抗逆力模型和社会资本模型,建构了一个理解受留守经历影响的农村儿童的解释框架。

本书通过探讨抗逆力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教育获得的影响,考察了社会资本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个人发展的作用机制。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调查背景与方法
  • 第一节 调查背景
  • 第二节 调查目的
  • 第三节 调查内容
  • 第四节 调查方法
  • 第五节 调查实施
  • 第二章 国内留守儿童研究回顾:议题、趋势与述评(2004—2017)
  • 第一节 群体意象与边界厘清
  • 第二节 留守儿童的人口规模
  • 第三节 学科分工与主要议题
  • 第四节 近期研究进展与趋势
  • 第五节 研究启发
  • 第三章 国际移民、家庭分离与留守儿童:基于文献综述的分析
  • 第一节 全球化、国际移民与留守儿童
  • 第二节 父母移民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及政策回应
  • 第三节 国际文献对中国留守儿童研究的启示
  •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一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分析
  • 第二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系分析
  • 第三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区环境分析
  • 第四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环境分析
  • 第五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同辈关系分析
  • 第六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分析
  • 第七节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基本情况分析
  • 第八节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资本、抗逆力与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抗逆力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获得
  • 第一节 国内留守儿童教育获得的文献回顾:与流动儿童比较的视角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第四节 模型验证
  • 第五节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