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论文从“凑字数”到“有想法”的关键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循序渐进的指南,展示了关于如何构建论文陈述和论文结构的要点,包括如何撰写构成论文主体的段落;如何有计划地进行富有成效的研究;如何向读者清楚地传达想法;如何思考和解决在撰写论文时出现的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包括语法正确性、衔接和其他许多方面。通过使用批判性思维,上述每项任务都可以严密而详细的方法执行和完成。

本书包含丰富的扩展示例,深入分析如何运用批判性写作步骤、制定写作计划、阐明观点、布局谋篇。每章最后都配有自我练习和反馈,帮助读者更好内化知识。相信在学习本书后,学生可以写出推理严密、让人信服的论文。

目录

  • 版权信息
  • 概述
  • 致指导教师
  • 批判性写作框架
  • 本书的主要特点
  • 致学生
  • 测试
  • 阅读本书的注意事项
  • 第一章 思考与写作
  • 1.1 批判性写作
  • 1.2 论文的构成
  • 1.3 实例解析论文构成
  • 1.4 批判性写作反思
  • 1.5 应用批判性写作
  • 1.6 后续步骤
  • 1.7 SEE—I写作法
  • 1.8 批判性写作框架
  • 1.9 本章练习
  • 第二章 推理与论文
  • 2.1 推理要素简介
  • 2.2 理解推理要素
  • 2.3 主题绕环分析
  • 2.4 实际应用
  • 2.5 推理要素的用途
  • 2.6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 2.7 本章练习
  • 自测(一)
  • 第三章 论文构建:计划、研究、撰写
  • 3.1 论文构建
  • 3.2 论文计划示例
  • 3.3 进入写作阶段:SEE—I四步法
  • 3.4 增强版SEE—I法阐发论文
  • 3.5 研究与写作
  • 3.6 研究的双重作用
  • 3.7 背景研究
  • 3.8 重点研究
  • 3.9 研究与批判性思维
  • 3.10 写作与预写
  • 3.11 高效写作
  • 3.12 进程自检
  • 3.13 本章练习
  • 自测(二)
  • 第四章 批判性思维与多元观点
  • 4.1 “反面”对立观点
  • 4.1.1 “薄弱点”
  • 4.2 批判性思维特质
  • 4.3 处理“反面”的三个问题
  • 4.3.1 见识“反面”
  • 4.3.2 公允描述“反面”
  • 4.3.3 将“反面”融入论文
  • 4.4 写作步骤
  • 4.5 本章练习
  • 自测(三)
  • 第五章 论文修订:批判性思维标准与苏格拉底诘问法
  • 5.1 论文修改
  • 5.2 批判性思维标准
  • 5.3 应用批判性思维标准
  • 5.4 干预:用苏格拉底诘问法丰富论文
  • 5.5 苏格拉底式写作
  • 5.6 苏格拉底干预法实例
  • 5.7 增加篇幅
  • 5.8 本章练习
  • 第六章 流动与完整:内容、受众、表达方式及批判性
  • 6.1 基本且有效的概念
  • 6.2 语法与流畅
  • 6.2.1 语法的作用
  • 6.2.2 语法障碍
  • 6.2.3 实用指南
  • 6.3 尽善尽美
  • 6.3.1 引用出处
  • 6.3.2 认真对待
  • 6.3.3 前瞻性
  • 6.4 本章练习
  • 各章练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 致谢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思考到表达,就是要不断的输出

    优秀的写作源于优质的思考。作者诺希克明确指出,写作不仅仅是文字排列,更是思维的外化过程。他系统性地介绍了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构建论文陈述和整体结构,从段落到全文,从研究到表达,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对于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作者澄清了常见的误解 —— 它并非简单的否定或挑刺,而是一种谨慎的判断过程,其结论可能是认同,也可能是反对他人观点。这种思维训练能帮助我们克服人类固有的认知缺陷,如自我中心主义和盲从倾向,从而在研究和写作中保持客观和理性。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思维工具。SEE-I 写作法(陈述、详述、举例、说明)是其中之一,它能引导写作者从基本陈述出发,逐步扩展想法,形成丰满而有力的论述。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却能有效解决写作中内容单薄、论证无力的问题。同样实用的是 IBAC 写作模式,即问题(Issue)、基础(Base)、分析(Analysis)与结论(Conclusion)。这一结构确保了每个论证单元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避免论文成为无目的的陈述堆砌。我也复盘了一下自己之前的写作,套用这一方法思考后,突然就有了方向不明确之感,许多文章确实是有过于冗长的问题。高质量论文离不开扎实的研究基础。作者强调,研究具有双重作用 —— 既为论文提供内容支撑,又不断修正和深化作者的思考。他区分了背景研究与重点研究,帮助我们读者能根据不同的写作阶段来选择合适的研究策略。在文献处理方面,本书介绍了批判性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种分层方法使我们能够高效解构文献,从简单的信息接收升级为深入的论证分析。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强调文献综述不能 “只综不述”,而要通过论证式综述表达自己的观点。

      转发
      1

    出版方

    东方巴别塔

    东方巴别塔(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高品质人文出版的新锐实体。巴别塔文化主要通过高质量的版权引进及国内优质原创作者的挖掘,打造历史、军事及泛学习类等几大内容板块,与读者分享顶尖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