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局域网设计、配置、安全及云计算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概要介绍了局域网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局域网布线设计、数据中心机房设计,高速局域网技术与组网管理,局域网路由与配置管理,无线局网技术与组网管理,服务器安装与配置管理,服务器存储与集群管理,局域网络安全与配置管理,云计算技术与组网管理,局域网运行维护等内容。

目录

  • 扉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内容提要
  • 第2版前言
  • 第1章 局域网基本知识概述
  • 1.1 计算机局域网简介
  • 1.1.1 局域网的定义
  • 1.1.2 局域网的发展
  • 1.1.3 局域网的功能
  • 1.1.4 局域网的特点
  • 1.2 OSI与TCP/IP
  • 1.2.1 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 1.2.2 OSI模型与数据封装
  • 1.2.3 TCP/IP体系结构
  • 1.3 IPv4地址与域名
  • 1.3.1 IPv4地址
  • 1.3.2 子网与子网掩码
  • 1.3.3 域名系统
  • 1.4 IPv6地址与域名
  • 1.4.1 IPv6地址
  • 1.4.2 IPv6域名系统
  • 1.5 网络拓扑与过程模型
  • 1.5.1 局域网拓扑结构
  • 1.5.2 对等网模型
  • 1.5.3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
  • 1.5.4 浏览器/服务器模型
  • 1.5.5 浏览器/前置机/服务器模型
  • 1.5.6 云计算模型
  • 习题与思考
  • 第2章 局域网组建基础工作
  • 2.1 局域网需求分析
  • 2.1.1 需求分析的思想
  • 2.1.2 项目经理的职责
  • 2.1.3 需求调查文档记录
  • 2.1.4 用户调查内容
  • 2.1.5 市场调研内容
  • 2.1.6 企业网设计内容
  • 2.2 局域网综合布线
  • 2.2.1 布线系统结构
  • 2.2.2 工作区和水平布线
  • 2.2.3 垂直干线子系统
  • 2.2.4 设备间与管理子系统
  • 2.2.5 建筑群子系统
  • 2.2.6 非屏蔽双绞线安装
  • 2.2.7 屏蔽双绞线安装
  • 2.2.8 双绞线测试与标准
  • 2.2.9 光缆测试与标准
  • 2.3 局域网设计方法
  • 2.3.1 网络物理拓扑结构
  • 2.3.2 网络层次结构
  • 2.3.3 有线无线一体化
  • 2.3.4 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 2.4 数据中心机房
  • 2.4.1 设计思想
  • 2.4.2 TIA-942标准
  • 2.4.3 机房布线
  • 2.4.4 机房供配电
  • 2.4.5 机房节能
  • 2.4.6 机房接地保护
  • 习题与思考
  • 网络实训
  • 第3章 高速局域网技术与组网管理
  • 3.1 以太网技术概述
  • 3.1.1 以太网技术标准及发展
  • 3.1.2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 3.1.3 快速以太网技术
  • 3.1.4 吉比特以太网技术
  • 3.1.5 10吉比特以太网技术
  • 3.1.6 以太无源光网络技术
  • 3.2 常用的局域网设备
  • 3.2.1 集线器组成与功能
  • 3.2.2 收发器组成与功能
  • 3.2.3 网卡组成与功能
  • 3.2.4 交换机组成与功能
  • 3.2.5 路由交换机组成与功能
  • 3.3 交换机技术与组网
  • 3.3.1 交换机的网桥技术
  • 3.3.2 交换机的交换技术
  • 3.3.3 交换机基本配置与连接
  • 3.4 虚拟局域网路由与组网
  • 3.4.1 虚拟局域网技术
  • 3.4.2 基于VLAN的多层交换
  • 3.4.3 VLAN间路由配置
  • 3.4.4 交换机性能与连接技术
  • 3.4.5 局域网交换机选型
  • 3.5 校园网组建案例
  • 3.5.1 校园网需求分析
  • 3.5.2 校园网设备选型
  • 3.5.3 校园网拓扑结构
  • 3.5.4 网络互连与VLAN设置
  • 3.5.5 核心层交换机互连配置
  • 3.5.6 接入层交换机互连配置
  • 习题与思考
  • 网络实训
  • 第4章 局域网路由与配置管理
  • 4.1 局域网路由技术概述
  • 4.1.1 路由器组成与功能
  • 4.1.2 路由器协议与作用
  • 4.1.3 局域网路由设备选型
  • 4.1.4 路由器安装与配置准备
  • 4.2 边界路由器配置管理
  • 4.2.1 路由器接口配置
  • 4.2.2 配置链路连接与路由协议
  • 4.3 OSPF路由配置管理
  • 4.3.1 OSPF协议概述
  • 4.3.2 OSPF网络的配置管理
  • 4.3.3 OSPF网络的默认路由
  • 4.4 策略路由配置管理
  • 4.4.1 策略路由与策略路由映射图
  • 4.4.2 基于源IP地址的策略路由
  • 4.4.3 配置VLAN接口的策略路由
  • 4.5 IPv6路由配置管理
  • 4.5.1 Windows的IPv6操作命令
  • 4.5.2 静态与默认路由配置管理
  • 4.5.3 动态路由RIPng的配置管理
  • 4.5.4 动态路由OSPF v3的配置管理
  • 4.6 IPv4/IPv6校园网组建案例
  • 4.6.1 IPv4/IPv6校园网设计
  • 4.6.2 纯IPv6网络配置管理
  • 4.6.3 双栈校园网设备配置管理
  • 习题与思考
  • 网络实训
  • 第5章 无线局域网技术与组网管理
  • 5.1 无线局域网技术
  • 5.1.1 无线局域网标准
  • 5.1.2 基于扩频的调制技术
  • 5.1.3 基于PBCC的调制技术
  • 5.1.4 基于OFDM的调制技术
  • 5.1.5 MIMO与宽信道带宽技术
  • 5.2 无线局域网组建基础
  • 5.2.1 无线局域网设备
  • 5.2.2 无线局域网结构
  • 5.2.3 CSMA/CA通信机制
  • 5.2.4 无线局域网服务区
  • 5.3 无线局域网性能改善
  • 5.3.1 基于移动IP的漫游通信
  • 5.3.2 基于802.11e的MAC层优化
  • 5.3.3 基于双频多模的物理层优化
  • 5.3.4 WLAN的问题与智能化改进
  • 5.4 无线校园网组建案例
  • 5.4.1 校园无线网需求分析
  • 5.4.2 无线局域网产品选型
  • 5.4.3 有线无线一体化部署与安装
  • 5.4.4 校园无线网运维管理
  • 习题与思考
  • 网络实训
  • 第6章 服务器安装与配置管理
  • 6.1 服务器基本知识
  • 6.1.1 服务器功能与分类
  • 6.1.2 服务器的CPU结构
  • 6.1.3 对称多路处理
  • 6.1.4 内存储器
  • 6.1.5 磁盘接口与RAID
  • 6.1.6 网络存储与虚拟存储
  • 6.1.7 远程管理与热插拔
  • 6.2 服务器配置与选型
  • 6.2.1 服务器的性能与配置
  • 6.2.2 服务器产品选型
  • 6.2.3 网络操作系统选型
  • 6.2.4 网络数据库选型
  • 6.3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
  • 6.3.1 Windows Server 2008的功能概述
  • 6.3.2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中文版
  • 6.3.3 配置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
  • 6.4 DN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 6.4.1 DNS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 6.4.2 客户机DNS设置与测试
  • 6.5 Web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 6.5.1 安装IIS 7.0
  • 6.5.2 Web服务器的设置
  • 6.5.3 多域名与IP地址指派
  • 习题与思考
  • 网络实训
  • 第7章 服务器存储与集群管理
  • 7.1 服务器的存储技术
  • 7.1.1 DAS技术
  • 7.1.2 NAS技术
  • 7.1.3 SAN技术
  • 7.1.4 IP SAN技术
  • 7.1.5 存储技术比较
  • 7.2 数据备份与恢复技术
  • 7.2.1 备份与恢复概述
  • 7.2.2 备份类型与方法
  • 7.2.3 网络存储备份技术
  • 7.3 服务器备份与恢复管理
  • 7.3.1 安装Windows Server Backup
  • 7.3.2 使用Windows Server Backup备份数据
  • 7.3.3 使用Windows Server Backup恢复数据
  • 7.4 服务器集群与负载平衡
  • 7.4.1 Windows Server 2008集群技术与功能
  • 7.4.2 双机集群工作模式与原理
  • 7.4.3 双机NLB设计与配置案例
  • 7.5 服务器集群与虚拟化案例
  • 7.5.1 服务器选型与部署
  • 7.5.2 服务器机群整体架构
  • 7.6 数据集中高效存储案例
  • 7.6.1 存储与备份需求分析
  • 7.6.2 IP/FC SAN产品选型
  • 7.6.3 数据集中高效存储架构
  • 习题与思考
  • 网络实训
  • 第8章 局域网络安全与配置管理
  • 8.1 局域网安全概述
  • 8.1.1 局域网安全威胁概述
  • 8.1.2 局域网安全措施概述
  • 8.2 网络准入与准出控制
  • 8.2.1 基于802.1x的准入与认证
  • 8.2.2 RADIUS认证组成与机制
  • 8.2.3 网络准入与准出认证比较
  • 8.2.4 防止IP地址盗用
  • 8.3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 8.3.1 系统服务包和安全补丁
  • 8.3.2 系统账户安全配置
  • 8.3.3 文件系统安全设置
  • 8.3.4 安全模板创建与使用
  • 8.3.5 使用安全配置和分析
  • 8.3.6 使用安全配置向导
  • 8.4 Web服务器安全配置
  • 8.4.1 IIS的安全机制
  • 8.4.2 设置IP地址限制
  • 8.4.3 设置用户身份验证
  • 8.4.4 设置授权规则
  • 8.4.5 设置SSL证书验证
  • 8.4.6 设置文件的NTFS权限
  • 8.4.7 审核IIS日志记录
  • 8.5 局域网边界安全配置
  • 8.5.1 防火墙和路由器
  • 8.5.2 使用网络DMZ
  • 8.5.3 ACL的作用与分类
  • 8.5.4 ACL的配置方法
  • 8.5.5 设置ACL的位置
  • 8.5.6 扩展ACL应用案例
  • 8.5.7 NAT协议应用案例
  • 习题与思考
  • 网络实训
  • 第9章 云计算技术与组网管理
  • 9.1 云计算概述
  • 9.1.1 云计算的概念
  • 9.1.2 云计算的分类与特点
  • 9.2 局域网虚拟化技术
  • 9.2.1 网络虚拟化概述
  • 9.2.2 虚拟交换单元概述
  • 9.2.3 VSU的属性参数
  • 9.2.4 VSU的虚拟交换链路
  • 9.2.5 VSU的拓扑发现及变化
  • 9.2.6 VSU的双主机检测
  • 9.3 局域网虚拟化配置管理
  • 9.3.1 环形拓扑VSU配置
  • 9.3.2 双核心拓扑VSU配置
  • 9.3.3 交换机VSD配置
  • 9.4 大学混合云组建案例
  • 9.4.1 需求分析
  • 9.4.2 大学云计算体系结构
  • 9.4.3 混合云网络整体架构
  • 9.4.4 计算与存储资源虚拟化
  • 9.4.5 数据中心资源虚拟化估算
  • 9.4.6 混合云数据中心整体架构
  • 9.4.7 混合云安全及基本配置
  • 习题与思考
  • 网络实训
  • 第10章 局域网运行维护
  • 10.1 局域网性能测试
  • 10.1.1 局域网性能及指标概述
  • 10.1.2 局域网性能测试类型与方法
  • 10.1.3 局域网可靠性测试
  • 10.1.4 局域网吞吐率测试
  • 10.2 局域网性能改善
  • 10.2.1 局域网性能改善措施
  • 10.2.2 服务器资源优化方法
  • 10.2.3 建立与完善网络配置文档
  • 10.3 局域网故障检测与排除
  • 10.3.1 网络故障管理方法
  • 10.3.2 建立故障管理系统
  • 10.3.3 连通性故障检测与排除
  • 10.3.4 接口故障检测与排除
  • 10.3.5 网络整体状态统计
  • 10.3.6 本机路由表检查及更改
  • 10.3.7 路由故障检测与排除
  • 10.3.8 使用Sniffer Pro诊断网络
  • 10.3.9 设备除尘与防止静电
  • 10.4 局域网性能与安全评估
  • 10.4.1 局域网性能评估
  • 10.4.2 局域网安全性评估
  • 习题与思考
  • 网络实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