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史蒂芬·柯维重要的发现和总结,回应社会问题,化解社交冲突。

内容简介

面对问题,人们惯常采用“我的方法”或“你的方法”,但往往陷入僵局,总有一方受伤或牺牲。而柯维指出,此时应考虑超越二者,寻找能让双方从冲突中找到协同出路的“第3选择”,即“我们共同的方法”。目标是实现共赢,而非让任何一方做出妥协。

找到“第3选择”的路径: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首先,要清楚认识自己的动机、怀疑与偏见,做好真诚沟通的准备;其次,以平等视角看待对方,通过倾听去理解其立场及想法,进而找到双方共同点;最后共同讨论、思考,进入头脑的”魔幻剧场“,创造全新的解决方案。

人生就是一系列选择的集合,大多数深刻的思想唯有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实践,才能真正改变人生。“第3选择”让我们搁置分歧,包括界限、语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携手合作,共同创造比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更伟大的解决方案。

书中通过大量案例,将“第3选择”理念广泛应用于管理、职场、教育、家庭、社会等诸多领域。无论是企业家解决商业合作冲突,职场人士处理与同事的矛盾,还是家长化解与孩子的分歧,都能从中获取灵感与方法。

“第3选择”带领我们进入头脑、思维和内心的“魔幻剧场”,在那里,我们共同思考,激发彼此的创意,相信更好的解决方案就在前方,最重要的是,无人受损。正如⿊塞所说:“⼀千种可能性在等待着我们。”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转折点
  • 第二章 第3选择:寻求“协同”原则、思维模式和步骤
  • 寻求“协同”的原则
  • “两种选择”的思维
  • 两难的牛角
  • 中立者
  • 寻求协同思维模式
  • 协同过程
  • 在你的世界里寻找第3选择
  • 第三章 职场中的第3选择
  • 两种选择:对抗或逃避
  • 第3选择:协同
  • 傲慢:达到协同的巨大障碍
  • “GET”
  • 当个人恩怨出现时如何协同
  • 超越双赢:如何在销售和谈判中达成协同
  • 成为第3选择的谈判者
  • 协同vs传统谈判模式
  • 协同的创新力量
  • “第3选择”团队
  • 第3选择的相关技巧
  • 协同时代
  • 第四章 家庭中的第3选择
  • 珍惜彼此的差异
  • 第3选择式的家庭
  • 家庭危机和第3选择
  • 行不通怎么办
  • 第五章 校园中的第3选择
  • 大辩论
  • 工业时代的教育
  • 要做的工作
  • 第3选择的教育
  • 成功是可能的
  • “内心的领导者”
  • 把大学作为“平衡片”
  • 崛起
  • 鹰羽的两面
  • 第六章 第3选择与法律
  • 无与伦比的和平使者
  • 第3选择的法律实践?
  • 法律与“发言权杖”
  • 协同和法律
  • 伸出和平之手
  • 第七章 社会中的第3选择
  • 巨大的分裂
  • 互相依赖的君主
  • 城市的复兴
  • 犯罪的终止
  • 全面健康
  • 地球的健康
  • 一个没有贫穷的世界
  • 第八章 全世界的第3选择
  • 内部外交的革命
  • 缩小不可逾越的鸿沟
  • 协同效应的交响乐
  • 和平建设模式
  • 一个国家不应该做的事
  • 第九章 第3选择的人生
  • 生活在高潮中
  • 第3选择的生活
  • 永久的假期还是永久的使命?
  • 第十章 由内而外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跳出零和博弈的困局

    在传统思维中,我们常陷入非此即彼的抉择:要么按我的方式,要么按你的方式。这种二元对立思维往往导致冲突与牺牲。史蒂芬・柯维在书中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思维模式 —— 通过协同创造 “我们的方法”,为解决所有难题提供关键路径。作者以 “协同” 为核心,构建了四步思维框架:从自我认知到理解他人,从主动沟通到共同创造。书中案例生动诠释了这种思维的力量:当环保主义者与开发商为一片绿地争执时,双方通过协同将土地改造为绿色小区,既保留生态又提升商业价值;当学校因政策取消音乐课,家长与教师合作开发音乐与数学融合课程,实现教育创新。这些案例印证了一个真理 —— 冲突背后往往隐藏着创造新价值的契机。作者将 “第 3 选择” 的思维,拆解为四个递进层次:首先 “看到自己”,摆脱标签束缚,以独立个体视角审视问题;其次 “看到你”,将对方视为完整的人而非对立面,通过 “发言权杖” 式的倾听建立真正理解;进而 “找到你”,以同理心化解防御机制,让沟通回归人性本质;最终 “协同创造”,通过头脑风暴突破思维边界,生成超越传统认知的解决方案。这种层层递进的模型,既保持理论深度,又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书中对传统决策模式的批判相当徹底。作者指出,妥协本质是零和博弈,而协同才能实现价值的跃升。他以曼德拉与狱警的关系转变为例,揭示当双方超越标签化认知,真正看见彼此的人性光辉时,敌意将转化为理解,对立将升华为合作。这种思维转变不仅适用于个人关系,更能重构组织决策模式 —— 企业并购不应是权力吞噬,而应是资源整合创造新生态;教育革新不应是课程增减,而应是教学方式的系统性再造。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