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经典之作! 卢旺达历史与大屠杀的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卢旺达19世纪到21世纪的历史发展,尤其侧重于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前后的历史。本书是当代研究卢旺达历史与大屠杀研究的经典之作,先后出了7版。第一章卢旺达社会与殖民统治对其影响:文化神话的形成(1894—1959)第二章胡图人共和国(1959-1990)第三章内战与外部干预(1990年10月-1991年7月)第四章迈向民主(1991年7月-1992年6月)第五章阿鲁沙和平协定(1992年6月-1993年8月)第六章屠杀纪(1993年8月4日-1994年4月6日)第七章大屠杀与新战(1994年4月6日-6月14日)第八章“绿松石行动”与中部非洲的大战(1994年6月14日-8月21日)第九章结束还是新的开始(1994年8月22日-12月31日)第十章生活在一个破碎的世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译者简介
  • 非洲研究译丛
  • 前言
  • 第一章卢旺达社会与殖民统治的影响:文化神话的形成(1894—1959年)
  • 地理环境
  • 图西人、胡图人与欧洲人(Abazungu)
  • 前殖民时期卢旺达社会的神话与现实
  • 卢旺达历史中的王朝
  • 殖民统治的影响
  • 比利时人
  • “卢旺达人的意识形态”
  • 第二章胡图共和国(1959—1990年)
  • 1959年革命(muyaga)及其影响
  • 卡伊班达执政时期
  • 难民问题
  • 1.难民数量问题
  • 2.散居生活
  • 3.乌干达因素
  • 哈比亚利马纳政权
  • 1.平稳时期
  • 政权属性
  • 危机
  • 卢旺达爱国阵线准备战争
  • 第三章内战与外部干预(1990年10月—1991年7月)
  • 卢旺达爱国阵线袭击与内战的初始阶段
  • 外部干预
  • 战争文化的形成
  • 卢旺达爱国阵线的重组
  • 多党政治的出现
  • 第四章迈向民主的荆棘之路
  • 民主化问题(1991年7月—1992年6月)
  • 政治进程中的战争与暴力
  • 新的多党制内阁与和平谈判的开始
  • 胡图人/图西人背景下的强硬派、民主派与斗士
  • 第五章持久的阿鲁沙和平谈判
  • 经济形势(1992年7月—1993年8月)
  • 和平及其阻碍
  • 谈判与极端主义的抬头
  • 二月战争及其后果
  • 得来不易的和平
  • 第六章大屠杀前纪事(1993年8月4日—1994年4月6日)
  • 等待联卢援助团
  • 恩达达耶之死:震动及其影响
  • 悬崖边缘
  • 第七章大屠杀与战火重燃(1994年4月6日—6月14日)
  • 哈比亚利马纳总统死亡之谜
  • 1994年4月的第二周
  • 种族大屠杀
  • 战争
  • 从外部来看
  • 第八章“绿松石行动”与中部非洲的灾难性结局
  • 干预的抉择与准备(6月14日—23日)(1994年6月14日—8月21日)
  • 从干预到基加利的陷落(6月23—7月4日)
  • 西北部的陷落与难民潮(7月14—19日)
  • 新政府与大霍乱(7月19日—8月1日)
  • “绿松石行动”结束了,问题依在(8月1—21日)
  • 第九章战后余波还是新开端(1994年8月22日—12月31日)
  • 难民新问题
  • 重建和内部安全
  • 何种类型的政治结构
  • 国际社会的态度
  • 初步结论
  • 第十章生活在一个破碎的世界
  • 卢旺达境内
  • 外部世界与卢旺达
  • 基伍危机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