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6.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32千字
字数
2024-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与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一同对话五四,砥砺思想与学问。
内容简介
陈平原教授是当代主要的五四讲述者之一,他将自己的人生际遇和学术追求融入五四研究,不仅将五四视为中国20世纪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更将其看作一个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学术话题。作为“五四研究”三书之一,本书偏向陈平原教授的“有我之学”,它并非立论谨严的史著,追求的是能够“具有某种内在精神力量”。
本书共分五辑,并有附录。文章长短及体例不一,有论文,有随笔,也有答问,只是在将五四作为思想的磨刀石这一点上,取共同立场。答问部分夹杂个人阅历与感受,明显带有主观性。可即便是专业论文,也都是历史研究与现实关怀相互缠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北大增订版序
- 港中大增订版序
- 初版序言
- 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
- 为何不断与五四对话
- 走不出的五四?
- 作为一种思想操练的五四
- 多元并存的五四时代
- 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与表述——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 新文化运动中“偏师”的作用及价值——以林琴南、刘师培、张竞生为例
- 直面核心文本——《五四读本》前言
- 两代人的合力
- “新文化”如何“运动”——关于“两代人的合力”
- 何为/何谓“成功”的文化断裂——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运动
- 互相包孕的“五四”与“新文化”
- 五四的阐释和传播史
- 波诡云谲的追忆、阐释与重构——解读五四言说史
- “少年意气”与“家国情怀”——北大学生之“五四记忆”
- 兼及“思想”“文采”与“行动”
- 我的五四之路
- 从“触摸历史”到“思想操练”——我看五四及五四研究
- 我的五四百年
- 附录
- 与五四对话——答《光华杂志》张静茹问
- 年长一辈应为后来者搭建舞台——答新华社记者任沁沁问
- 新文化运动是一个播种的时代——答《凤凰周刊》记者徐伟问
- 整个20世纪都是五四的时代——答《东方历史评论》许知远、庄秋水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