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98千字
字数
202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唐诗似酒,宋诗如茶。日月双悬,并耀诗空。
内容简介
“中华好诗词”系列图书是一套中国古代传统诗词经典的名家注本汇编,汇集自先秦直至近代的优秀诗词,加以注解、说明、评析。
本册《宋诗三百首》由古代文学研究名家钱仲联先生精选,钱学增先生注解,是具有经典属性的宋诗读本。
选篇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兼顾抒情、叙事、写景、咏物、咏古等类型,特别是重点选录有关国事民生和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作品,彰显宋诗特色题材,还原宋人本来面目。小传、注解善于将作家作品置于文学演进的脉络中考察,或引经据典,或独抒己见,力图揭示宋诗的艺术发展与个性特征,为读者呈现了中国诗歌史上与唐诗并峙的又一座高峰。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前言
- 五言古诗
-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
- 梅尧臣 (1002-1060)
- 汝坟贫女
- 正月十五夜出回
- 怀悲
- 秋夜感怀
- 梦感
-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录二)
- 看山寄宋中道
-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 欧阳修 (1007-1072)
- 和圣俞《庭菊》
- 苏舜钦 (1008-1048)
- 苦热
- 韩琦 (1008-1075)
- 谢任泸州师中寄荔枝
- 文同 (1018-1079)
- 杏花
- 王安石 (1021-1086)
- 余寒
- 自舒州追送朱氏女弟,憩独山馆,宿木瘤僧舍,明日度长安岭至皖口
-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录二)
- 苏轼 (1037-1101)
- 西斋
- 雨中过舒教授
- 庐山二胜
-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录一)
- 泛颍
- 白水山佛迹岩
-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 新居
- 大雷口阻风
- 黄庭坚 (1045-1105)
- 庚寅乙未犹泊大雷口
- 劳坑入前城
- 过家
- 次韵张询《斋中晚春》
- 题竹石牧牛
- 离黄州
- 张耒 (1054-1114)
- 送外舅郭大夫㮣西川提刑
- 陈师道 (1053-1101)
- 别三子
- 示三子
- 张求
- 唐庚 (1071-1121)
- 风雨
- 陈与义 (1090-1138)
- 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
- 入塞
- 曹勋 (1098-1174)
- 明发陈公径,过摩舍那滩石峰下(录一)
- 杨万里 (1127-1206)
- 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
- 陆游 (1125-1210)
- 平羌道中望峨眉山,慨然有作
- 过平望
- 范成大 (1126-1193)
- 效孟郊体
- 谢翱 (1249-1295)
- 七言古诗
- 煮海歌
- 柳永 (987?—1053?)
- 庐山高,赠同年刘凝之归南康
-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 城南归,值大风雪
-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
- 河北民
- 莫饮吴江水,寄陈莹中
- 徐积 (1028-1103)
- 暑旱苦热
- 王令 (1032-1059)
- 王维、吴道子画
- 游金山寺
-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 舟中夜起
- 过江夜行武昌山上,闻黄州鼓角
- 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
-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 十二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 戏呈孔毅父
- 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
-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 武昌松风阁
- 再和《马图》
- 古墨行 并序
- 舟中二首(录一)
- 夷门行,赠秦夷仲
- 晁冲之
- 送董元达
- 谢逸
- 戏汪信民教授
- 饶节 (1065-1129)
- 清江曲
- 苏庠 (1065-1147)
- 题李愬画像
- 惠洪 (1071-1128)
- 怀京师
- 吕本中 (1084-1145)
- 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十里头潘家湾,阻风不止
- 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
- 山南行
- 西郊寻梅
- 同何元立赏荷花,追怀镜湖旧游
- 离堆伏龙祠观孙太古画英惠王像
- 故蜀别苑在成都西南十五六里,梅至多,有两大树,夭矫若龙,相传谓之梅龙,予初至蜀,尝为作诗,自此岁常访之,今复赋一首,丁酉十一月也
- 大风登城
- 渔翁
- 大雨逾旬,既止复作,江遂大涨(录一)
- 狂歌
- 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 后催租行
- 开壕行
- 刘克庄 (1187-1269)
- 冬青花
- 林景熙 (1242-1310)
- 五言律诗
- 小隐自题
- 林逋 (967-1028)
- 鲁山山行
- 半山春晚即事
- 岁晚
- 壬辰寒食
-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录一)
- 怀广南转运陈学士
- 希昼
- 秋径
- 保暹
-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 和外舅《夙兴》三首(录一)
- 怀远
- 寄外舅郭大夫
- 除夜对酒,赠少章
- 岁暮
- 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录一)
- 汪藻 (1079-1154)
- 京城围困之初,天气晴和,军士乘城不以为难也,因成四韵
- 丁未二月上旬(录二)
- 闻寇至,初去柳州
- 曾幾 (1084-1166)
- 岭梅
- 道中寒食(录一)
- 雨
- 渡江
- 登岳阳楼
- 萧德藻
- 虞丞相挽词三首(录二)
- 宿兰溪水驿前
- 南沮水道中
- 夏日
- 道中
- 雪
- 尤袤 (1127-1194)
- 十五日再登祝融,用台字韵
- 朱熹 (1130-1200)
- 梅花
- 陈亮 (1143-1194)
- 访端叔提干
- 葛天民
- 雁荡宝冠寺
- 赵师秀 (1170-1219)
- 薛氏瓜庐
- 夜意
- 近体二首
- 七言律诗
- 寒食中寄郑起侍郎
- 杨徽之 (921-1000)
- 梅花
- 汉武
- 杨亿 (974-1020)
- 吴江
- 张先 (990-1078)
- 寓意
- 晏殊 (991-1055)
- 落花
- 宋祁 (998-1061)
- 东溪
- 戏答元珍
- 九日水阁
- 次韵酬朱昌叔三首(录一)
- 思王逢原三首(录一)
- 葛溪驿
- 病中游祖塔院
- 有美堂暴雨
- 祭常山回小猎
- 送子由使契丹
- 寿星院寒碧轩
- 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发而寝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 寄苏内翰
- 刘季孙
- 题落星寺
- 登快阁
- 题息轩
- 寄黄幾复
- 和周廉彦
- 东山谒外大父墓
- 春怀示邻里
- 春日怀秦髯
- 李彭
- 次山谷韵二首(录一)
- 洪刍
- 次韵公实《雷雨》
- 洪炎
- 送以照上人
- 春晚郊居
- 夜坐
- 雪中陆务观数来问讯,用其韵奉赠
-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
- 韩驹 (1086?—1135)
- 抚州邂逅彦正提刑,道旧感叹,辄书长句奉呈
- 雨晴
- 除夜二首(录一)
- 次韵尹潜《感怀》
- 伤春
- 野泊对月有感
- 周莘
- 北风
- 刘子翚 (1101-1147)
- 明发南屏
- 秋晚登城北门
- 曳策
- 南定楼遇急雨
- 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
- 九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 感愤
- 书愤
- 书愤
- 夜登千峰榭
- 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阕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易主,刻小阕于石,读之怅然
- 闻蜀盗已平,献馘庙社,喜而有述
- 画工李友直为余作《冰天》《桂海》二图,《冰天》画使北虏渡黄河时,《桂海》画游佛子岩道中也,戏题
- 亲戚小集
- 夜宿田家
- 戴复古
- 新亭
- 九日约冯伯田、王俊甫、刘元辉
- 方回 (1227-1307)
- 九日
-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1236-1283)
- 石头城
- 汪元量 (1241?—1317?)
- 金陵
- 彭州
- 五言绝句
- 咏白莲
- 王禹偁 (954-1001)
- 孤雁
- 鲍当
- 江上渔者
- 范仲淹 (989-1052)
- 陶者
- 偶题
- 李师中
- 望云楼
- 南浦
- 江上
- 蚕妇
- 张俞
- 离福严
- 胡笛
- 绝句
- 李清照 (1084-1155?)
- 春寒二首
- 自君之出矣(录一)
- 徐照 (?—1211)
- 乐府二首
- 许棐
- 乍归(录一)
- 寄江南故人
- 家铉翁
- 秋夜词
- 七言绝句
- 阙题
- 郑文宝 (952-1012)
- 行色
- 司马池
- 呈寇公
- 蒨桃
- 梦中作
- 别滁
- 淮中晚泊犊头
- 春草
- 刘敞 (1019-1068)
- 团扇
- 竹里
- 初夏即事
- 送和父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
- 北陂杏花
- 越人以幕养花,游其下二首(录一)
- 绝句
- 刘攽 (1022-1088)
-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 晁端友
- 临平道中
- 道潜 (1043-1102)
- 寒芦港
- 东栏梨花
- 南堂五首(录一)
- 海棠
-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录一)
- 题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录一)
-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 赠刘景文
- 淮上早发
-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录一)
- 会子瞻宿逍遥堂 并引
- 苏辙 (1039-1112)
-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录三)
- 寄家
-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录一)
-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 泗州东城晚望
- 秦观 (1049-1100)
- 垂虹亭
- 米芾 (1051-1107)
- 怀金陵(录一)
- 放歌行二首
- 谢赵生惠芍药(录一)
- 绝句
- 石懋
- 九绝为亚卿作(录一)
- 谢人送凤团及建茶
- 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录一)
- 春日二首(录一)
- 牡丹
- 汴京纪事(录一)
- 题盱眙第一山
- 郑汝谐
- 初入淮河(录三)
- 舟过谢潭(录一)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至后入城道中杂兴(录一)
- 记梦
- 剑门道中遇微雨
- 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录一)
- 楚城
- 过灵石三峰二首
- 采莲(录一)
- 闻雁
- 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于人,今秋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二首
-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录一)
- 沈园二首
- 追忆征西幕中旧事(录三)
- 醉歌
- 示儿
- 州桥
- 龙津桥
- 望乡台
- 春晚二首
- 四时田园杂兴(录一)
-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录一)
- 姜夔 (1155?—1209)
- 平甫见招,不欲往
- 盱眙旅舍
- 路德章
- 淮客
- 朱继芳
- 酬友人
- 严羽
- 吴中送客归豫章
- 伤春
- 吴惟信
- 武夷山中
- 谢枋得 (1226-1289)
- 题陆大参秀夫《广陵牡丹》诗卷后
- 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 湖州歌(录一)
- 题王导像
- 瘦马图
- 龚开
- 附录 经典选本的方法论启示
- 一、两面并重:艺术性与思想性
- 二、两种贯通:从“唐宋”到“宋清”
- 三、诗与生活:宋诗特色题材的彰显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新东方大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主营心理学书籍、励志类、英语教材、早教书籍、少儿英语培训教材、幼儿教育、文学书籍、计算机等考试学习类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