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8千字
字数
199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胡绳作品全集,本册是第五卷。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讲历史的四本小书,一本写于在抗日战争后期,有两本写作时已是全国解放战争胜利在望的时候,还有一本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完成。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五卷引言
- 二千年间
- 一、二千年的鸟瞰
- (一)纵剖面和横剖面
- (二)时间之流
- (三)速写一个轮廓
- 二、在“万人之上”的人
- (一)专制皇帝的产生
- (二)皇帝是“天生的圣人”么?
- (三)帝位的世袭和换朝易代
- (四)在皇族内部的纠纷
- 三、一种特殊职业——做官
- (一)“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
- (二)君主专制和官僚制度
- (三)官僚是怎样产生的
- (四)官僚的膨胀
- (五)“国家之败,由于官邪”
- 四、又一种特殊职业——当兵
- (一)从车战到骑战、步战
- (二)当兵变成了专门职业
- (三)募兵、拉丁、世袭兵
- (四)军权的集中和分散
- (五)“养兵千日”
- 五、一切寄托在土地上
- (一)个体劳动的小农经济
- (二)谁是土地的主人?
- (三)农民出谷、出钱又出力
- (四)千灾百难下的农民生活
- 六、大地下的撼动
- (一)农民创造了奇迹
- (二)奇迹是如何造成的?
- (三)走向城市的失败
- (四)农民战争的意义
- 七、不安静的北方边塞
- (一)塞外各族的兴替
- (二)冲突的原因
- (三)羁縻控制的失败
- (四)民族的苦难
- 八、当胡骑踏进中原的时候
- (一)“儿皇帝”和“贰臣”
- (二)英雄如何产生
- (三)“南渡君臣轻社稷”
- (四)不死的人民力量
- 九、逃不了的灭亡命运
- (一)失败的“变法运动”
- (二)没有救自己的能力
- (三)在不变中坐候末日
- (四)历史不会回头
- 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 北京七版序言
- 北京六版序言
- 北京四版序言
- 香港初版序言
- 第一章 新关系的建立 (1840—1864年)
- (一)侵略势力的东来
- (二)官、民、夷
- (三)“中立”和勒索
- (四)打和拉
- (五)军事合作
- 第二章 “中兴”和媚外 (1864—1894年)
- (一)可耻的“中兴”
- (二)政治上的控制
- (三)“老师”“学生”之间
- (四)纸老虎拆破
- (五)办“洋务”的高材生
- (六)人民的新课程
- 第三章 “洋人的朝廷” (1894—1911年)
- (一)“瓜分”和“门户开放”
- (二)“君子”们的幻想
- (三)义和团的受骗
- (四)“结与国之欢心”
- (五)“保全主义”——保全什么?
- (六)爱国和革命
- 第四章 “强”的人(上) (1911—1916年)
- (一)不设防的幻想
- (二)袁世凯的“胜利”
- (三)真是“强”的人么?
- (四)“请再高升一步”
- 第五章 “强”的人(下) (1916—1919年)
- (一)不清不楚的关系
- (二)段祺瑞和日本
- (三)日本美国间的斗争
- (四)人民主流的出现
- 第六章 革命和反革命 (1919—1924年)
- (一)“五四”后的爱国运动 (1919—1921年)
- (二)新四国银行团和华盛顿会议
- (三)反帝国主义的战斗旗帜
- (四)吴佩孚和美国、英国
- (五)五卅前的反帝运动 (1922—1924年)
- (六)恐吓、收买
- 尾语:未完成的故事
- 孙中山革命奋斗小史
- 一、由改良主义思想出发 (1894年前)
- 二、兴中会时期 (1895—1905年)
- 三、同盟会时期 (1905—1911年)
- 四、脱出袁世凯的圈套 (1912—1916年)
- 五、痛苦的摸索 (1916—1922年)
- 六、勇敢地跨前了一步 (1923—1925年)
- 中国近代史提纲
- 第一章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开始侵入中国和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1840—1864年)
- 第一节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的可能性及其困难,西欧资本主义由16世纪起对于中国的掠夺
- 第二节 鸦片战争和战争以后的形势 (1840—1850年)
- 第三节 太平天国革命的发动及其胜利时期 (1851—1856年)
- 第四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的失败 (1856—1864年)
- 第二章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的形成 (1864—1895年)
- 第五节 所谓“中外和好”的局面,反对外国教会的骚动 (1864—1873年)
- 第六节 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各个友邻国家的殖民地化和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中法战争 (1873—1885年)
- 第七节 中国陷入资本帝国主义的世界市场中,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发展,中日战争 (1885—1895年)
- 第三章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和失败了的农民反侵略斗争 (1895—1901年)
- 第八节 在中日战争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和由此而形成的民族危机和革命形势 (1895—1899年)
- 第九节 代表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的政治运动,1898年的“百日维新”
- 第十节 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及其失败 (1899—1900年)
- 第十一节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 第四章 资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运动及其失败 (1901—1912年)
- 第十二节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的兴起 (1901—1905年)
- 第十三节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形成,革命派和改良派的斗争
- 第十四节 革命党人在1906年到1908年的起义和其他活动
- 第十五节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的骗局,君主立宪派的活动,外国帝国主义企图破坏中国革命
- 第十六节 1911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南京临时政府及其失败
-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的幻灭,帝国主义大战和俄国的十月革命时期的中国,五四运动 (1912—1919年)
- 第十七节 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袁世凯政权的建立,所谓“二次革命” (1912—1914年)
- 第十八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美国在中国的争夺,袁世凯帝制的失败,孙中山所参与的“护法运动” (1914—1918年)
- 第十九节 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人民的痛苦生活,帝国主义大战期间民族资本的发展
- 第二十节 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巨大影响,1919年的五四运动
- 附录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