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422千字
                       字数
                        2020-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学家吴汉东,关于无形财产权问题的研究专著。
内容简介
发展到如今,当初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的知识产权已经不能涵括最近出现的各类新型权利。由于存在一些无法用知识或创新予以解释的客体,因此,吴汉东教授提出“无形财产权”的概念以建立一个大于知识产权的理论制度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无论对知识产权法还是对所谓的物权法、财产法甚至整个民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吴汉东教授的这本著作由此确立了其在民法和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本书总分论相结合,其总论部分的内容相当充实,奠定了整个理论的基础;分论部分按照体系的划分,基本上将目前已经出现的各类无形财产或无形财产权都囊括其中。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我与知识产权四十年
 - 韩文版序——代第四版前言
 - 第三版前言
 - 再版前言
 - 初版前言
 - 第一编 无形财产权基本理论
 - 第一章 无形财产权的制度沿革
 - 一、古罗马财产制度的萌生
 - 二、近代社会财产制度的发展
 - 三、现代社会财产制度的变革
 - 四、当代无形财产制度的发展与变化
 - 第二章 无形财产权的基本语义
 - 一、财产与物
 - 二、知识财产、无形财产与知识产品
 - 三、知识产权、无形财产权与无形资产
 - 第三章 无形财产权的本体、主体与客体
 - 一、无形财产权的性质
 - 二、无形财产权的基本特征
 - 三、无形财产权的主体
 - 四、无形财产权的客体
 - 第四章 无形财产权的利用
 - 一、无形财产权利用的意义
 - 二、无形财产权利用的法理基础
 - 三、无形财产权利用的对象
 - 四、无形财产权利用的类型
 - 第五章 无形财产权的限制
 - 一、无形财产权限制的法理基础
 - 二、无形财产权限制的制度构成
 - 三、无形财产权限制的法律变革
 - 第六章 无形财产权的保护
 - 一、无形财产权的保护范围
 - 二、侵犯无形财产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 三、侵犯无形财产权行为的归责原则
 - 四、侵犯无形财产权的法律救济
 - 第七章 无形财产权的制度体系
 - 一、财产非物质化的制度创新
 - 二、无形财产权一体化的法律基础
 - 三、无形财产的权利形态及其立法选择
 - 第八章 无形财产权的相关权利关系
 - 一、无形财产权体系外部相关私权间的关系
 - 二、无形财产权体系内部各类权利间的关系
 - 三、无形财产权体系内部各项权利间的关系
 - 第九章 无形财产权的民法理论分析
 - 一、财产权利形态及其分类标准
 - 二、财产权类型扩张与制度变革
 - 三、财产权体系:有形财产权、无形财产权、其他财产权
 - 四、财产权立法与民法典编纂
 - 第十章 无形财产权的经济理论分析
 - 一、产权界定与无形财产权的制度选择
 - 二、产权交易与无形财产权的利用
 - 三、产权保护与无形财产权的法律救济
 - 第十一章 无形财产权的管理理论分析
 - 一、无形财产权与无形资产的关系
 - 二、无形财产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 三、企业无形财产权的资产管理
 - 四、企业无形财产权运用的一体化战略
 - 第二编 无形财产权基本制创造性成果权度(一)
 - 第十二章 著作权
 - 一、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
 - 二、著作权属性的二元结构
 - 三、著作权权项的基本类型
 - 四、与著作权相关的邻接权
 - 五、著作权内容的发展与变革
 - 六、人工智能时代的著作权问题
 - 第十三章 专利权
 - 一、专利权构建的学理基础
 - 二、专利权的性质和内容
 - 三、专利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 四、基因技术时代的专利权
 - 五、智能技术时代的专利权
 - 第十四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 一、技术层面与法律意义上的布图设计
 - 二、布图设计权的保护模式选择
 - 三、布图设计权制度的基本规范
 - 四、布图设计权中的私权价值与政策导向
 - 第十五章 商业秘密权
 - 一、商业秘密保护的理论基础
 - 二、商业秘密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 三、商业秘密权的内容和特征
 - 四、商业秘密权的限制和保护
 - 五、竞业禁止中的商业秘密保护
 - 第十六章 植物新品种权
 - 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与植物新品种
 - 二、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模式
 - 三、植物新品种权制度的基本规范
 - 四、植物新品种权制度的国际变革与中国应对
 - 第三编 无形财产权基本制经营性标记权度(二)
 - 第十七章 商标权
 - 一、商标权的基本属性
 - 二、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及其法律规制
 - 三、商标权的内容构成及其法律特征
 - 四、商标权保护的特殊问题
 - 五、网络技术时代的商标权
 - 第十八章 地理标志权
 - 一、地理标志与地理标志权
 - 二、地理标志的功能与作用
 - 三、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
 - 四、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法律规定
 - 五、地理标志国际保护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十九章 商号权
 - 一、商号权制度的基本范畴
 - 二、商号权与相关标志性权利的冲突
 - 三、商号权取得的原则与方式
 - 四、商号权的内容
 - 五、商号权的保护
 - 第二十章 域名权
 - 一、域名的含义、特征及其作用
 - 二、域名的法律属性
 - 三、域名保护的立法选择
 - 四、域名侵权的法律处分
 - 第四编 无形财产权基本制经营性资信权度(三)
 - 第二十一章 形象权
 - 一、知名形象:形象权的保护对象
 - 二、制度比较:形象商品化的权利形态
 - 三、无形财产权:形象权的对象与属性认知
 - 四、形象权的制度构成
 - 第二十二章 商誉权
 - 一、商誉的基本范畴
 - 二、商誉权的性质、特征与内容
 - 三、商誉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四、商誉权的侵害及其民事救济
 - 第二十三章 信用权
 - 一、信用:偿债能力的社会评价
 - 二、信用权:资信利益的法权形态
 - 三、信用权的法律保护:制度选择
 - 第二十四章 特许经营权
 - 一、特许经营权的基本范畴
 - 二、特许经营立法概览
 - 三、特许经营权的法律属性
 - 四、特许经营权的基本内容
 - 五、特许经营权的侵害及其民事救济
 - 六、特许经营的反垄断法规制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