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曾国藩外孙撰写的保富奇书,揭秘财富的产生及传承之道。

内容简介

本书中聂云台还用佛学的观点来讲述如何让财富传承久远。财富是社会的,不能为了享受而独占,富有而懂得回馈社会,福报才会更深厚。所以“保富”实则是劝告世人应懂得散财布施、修福修善,这是保福、保富最好的途径。

本书是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所作,聂云台一生亲眼目睹许多显赫世家的兴衰沉浮,这些显赫世家虽树大根深,却逐渐家道中落、子孙凋敝,总逃不出 “富不过三代”的咒语。

聂云台指出人对财富的态度和获得财富的手段,影响着后代子孙的昌达。若为善加福于人,自己得福不说,还能惠及后代子孙,使子孙昌盛繁茂。若广肆聚敛、掠夺倾轧,则祸从中来,甚至贻害子孙,这里存有一种天理循环、因果报应的道理,是“富不过三代”的症结所在。

目录

  • 版权信息
  • 保富法
  • 名人评《保富法》
  • 代序一 与聂云台居士书
  • 代序二 财富果报
  • 代序三 一个保富法的实行者
  • 代序四 保福培祉
  • 代序五 读《保富法》有感
  • 第一辑 《保富法》
  • 上篇
  • 中篇
  • 下篇
  • 七世祖乐山公行医济世善行的果报
  • 节录云台居士卧病随笔
  • 《保富法》的应用
  • 读云老居士《保富法》之管见
  • 读《保富法》后感怀
  • 读《保富法》感赋
  • 《保富法》原书跋
  • 第二辑 培心植德
  • 勉为其难说
  • 断除习气说
  • 释躁平矜说
  • 修慧说
  • 聂云台纪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挺好的一书,不过可能没多少人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保富保福

      旧上海首任总商会会长、曾国藩外孙撰《保富法》在《申报》刊载轰动上海,一时引起各界纷纷捐赠助学甚巨。印光大师、净空法师、柳亚子等,佛学高士撰文倾力推荐《保富法》,以下是众人的评价:自从《申报》刊载聂云台先生的《保富法》以来,一时家传户诵,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柳亚子参透因果,将其中玄机写出来推至最重要的位置,公众读后纷纷效法行为,也多了一些人可能成为圣贤,这实在是救世至好的文章。—— 印光大师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解放前上海商会会长,他学贯中西,中年接触佛法,就很认真地学佛,使他的思想、认识得到很大提高。后来他写了《保富法》,就是用佛学观点来说明怎样才能得到财富,怎样才能保住财富。—— 昌臻法师我现在去走访企业,常常随身带聂云台撰写的《保富法》,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不足百页。许多浙商朋友看过《保富法》之后,深受震动:活了半辈子,现在才知道 “怎么做一个有钱人”,一点不比 “怎么成为一个有钱人” 来得容易!因为这本书揭示了财富和人生的真相。—— 杨轶清(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 我最近看的书比较不错是《保富法》。他是曾国藩的外孙,1942 年写的。他当时是上海总商会的会长,这本书核心意思是仁者因财发身,而不是以身发财。他学贯中西,中年皈依佛门。他比较了所有大家的后代,第一代当大官发大财,第二代可能家破人亡。所以说一定要回到做人的原点,就是善良、正直,不撒谎。这本书有一句话总结得比较好:积财于子女者,子女未能享也。积书于子女也,子女未必能读也。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于子孙长久计。—— 刘勇进(山东勇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富者,财富也。从其本质上讲,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分,而长久受用且能真正庇荫子孙的是精神财富。《保富法》中所探究的显赫家族的兴衰之道,鲜明地道明这两者的关系。—— 人民日报聂云台先生在 1942~1943 年间撰写的《保富法》一书中,就举了曾国藩、左宗棠、林则徐等人的例子,总结道,“保富的方法,必须要有智慧的眼光,也就是要有辽远的见识与宏大的心量”。当我们看到这几句话时,肯定还不晚,把我们的眼光从挣钱、攒钱、赢钱中挪开一点点,认真考虑一下怎么样做,让我们苦心经营的人生幸福,得以真正传承。——《第一财经日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点书评

        作者作为曾国藩的后人,数代人接触的都是中国的顶级权贵,对他们家族的起起落落是有最深切的感悟的。因此他的财富观,放在今日之社会仍旧适用。书的内容不难,但是写出这本书需要三个契机:你得是顶流权贵阶层,才能够拥有第一手和权贵交往的经验;你得是家族数代人都没有没落,才能够持续的和顶流权贵以及没落的贵族们交往;你还得有作者的这份意识上的自觉,才能够主动反思并写下这本书。也只有作者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总结和反思。我认为本书的核心论点是把财富撒出去,你以及你的子孙会一直富有下去。这个和佛法里说的布施殊途同归,虽然它不是法布施这种最高级的布施,但是舍得把自己的财富捐赠出去,也是莫大的功德。这本书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财富观:不要当守财奴,不要妄想着钱财能一直传承下去。作者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让家道中落的方法,其中赌博,pc 是最简单的方式。另外,生活习惯奢靡,后人却无人持续为家族带来收入,坐吃山空,也是迟早没落的因素。古人云,富不过三代。但是作者也说,有富过三代的。这些富过三代的,不一定是金钱上的富有。他们先祖赚到财产的同时,也大量的做善事。或者说,先祖不一定要有钱,有名也是一种富有。他举例了林则徐及其后人,作为民族英雄,他被清朝处置,但是他的后人骨子里都不是纨绔子弟,在民国年代或是当了教授,或是当了检察官等。这样的后人没有辱没先祖。按照佛家的理论来说,一切都是有因果的。持续的数代人富足的家族来说,必然是有功德之人,而他们也会坚持不懈的继续行善积德。一些务实的让财富增长的方法?我认为是不犯错,不犯病。什么叫不犯病:不该沾染的习惯不要有。黄赌毒,炒股,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后天有求学机会不持续学习).. 诸类习惯最好一个不要有,至少不会什么叫不犯错:不要 all in,不要有赌徒心理。李嘉诚说:"dont do business like gambling." 也就是不要像一个赌徒一样去做生意。人生要做大概率事件,我们在大概率事件中获得相对较高的数学期望,其中过程中的方差波动就留给运气吧。每一天都是重复性独立性事件,在这数十年一天天的大量独立重复事件中,我们的概率就会无限趋同于数学期望。那么你所乞求的目标大概率就在慢慢靠近。但是你要每一天都持续的重复的做着趋同于大概率事件,很难。为什么?佛法也说成佛很难,需要持续修行,佛法说成佛需要经历无始以来的劫难,在未来 n 年以后你会成佛。也就是遥遥无期。在这么个遥遥无期的 "大饼" 面前,佛祖给你画的 "成佛" 这个大饼,你还能日日坚守吗?日日吃斋念佛,日日精进,能做到吗?有这个决心,有这个心境,何愁不富有呢?那什么叫大概率事件呢?1. 每日认真工作。李嘉诚 93 岁才退休,13 岁打工,工作了 80 年。普通人呢?22-24 岁毕业,55-60 岁就退休工作了 35 年左右,女性可能生完孩子当宝妈就不干活了。所以凭什么人家不能成为顶级富豪?2. 不犯病不犯错:试想一下下面几个情景(1)手里有几十万,能忍住不炒股吗?(2)手里有个一百多万自由支配的现金(无房贷车贷等负担),能忍住不进行奢侈性消费,不买豪车吗?我有朋友去年赚了一百万,今年就敢花四十多万买一辆 a5。如果你是他,一个农村小伙,你是否也是这么对待你辛苦靠着风口赚来的一笔钱?(3)作为男性的你,能忍住不 pc,不 yp,只守住家里的那个她,一辈子做个顾家好男人吗?能忍住不贪杯不宿醉不赌钱不买球不打牌不打游戏吗?是的,成为一个有钱人,需要过着苦行僧的日子,我说的是富一代,不是富二代富三代。所以,不要一边意淫着自己发大财,一边又纵容自己声色犬马,pcyp,宿醉,打牌,赌钱,样样精通。一谈到上班,秒变咸鱼。那只能是白日梦。换句话说,一边希望自己是人上人,一边又以普通人的日常标准要求自己。那这不是纯纯的睿智吗?当你辛苦一年,春节期间,回顾过去一年,展望未来一年,你是觉得这一年有进步,还是浑浑噩噩过了一年呢?暂时想到这些...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华文天下

        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国民营书业最具影响力的公司之一。公司策划了大量优秀畅销图书。其中多本图书单品销量超过百万册,在版权引进和国内原创作家的打造上,探索出一整套畅销书运营模式。2009年7月,成功引进盛大文学的战略投资,现名为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