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黄奇帆继《分析与思考》后又一力作,还原了经济学课堂上关于十二个当前中国经济重大课题的深入讨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十二章,对应于十二次讲课,大致分为两大篇,分别是发展战略篇和改革开放篇。

发展战略篇的内容包括了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现双碳目标、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有效化解房地产行业风险等六个专题;

改革开放篇的内容包括了共同富裕、要素市场化改革、RCEP、中欧班列、香港问题以及中美脱钩等六个专题。

这些专题都是当下十分重要、未来影响深远的热点话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写在前面
  • 序言
  • 发展战略篇
  • 第一章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点及举措
  • 一、“十三五”除了全面完成规划任务外还有四个了不起的“突出成就”
  • 二、2035年前中国经济将先后迈上三大台阶
  • 三、“十四五”期间要重点抓好事关战略与路径的八件大事
  • 第二章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一、构建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经济运行将出现五个新特点
  • 三、深化改革,打通堵点,着力疏通障碍国内循环的六类问题
  • 四、扩大开放、提升能级,打造全球要素资源强大“引力场”
  • 第三章 碳达峰与碳中和情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态结构调整路径与方向
  • 一、深刻领会“双碳”目标的艰巨性、紧迫性和伟大意义
  • 二、准确把握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方向
  • 三、准确把握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方向
  • 四、准确把握生态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方向
  • 五、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路径和方向
  • 第四章 数字经济:从技术到治理
  • 一、数据的本质和数据产权的界定
  • 二、数字化技术和平台的基本特征
  • 三、数字技术产业化和产业经济数字化
  • 四、消费互联网与产业互联网
  • 五、我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突出短板
  • 六、大力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 七、结语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战略方向和突破路径
  • 一、全球分工格局变迁与技术进步驱动产业链管控方式的变革
  • 二、全门类超大规模单一市场是中国工业的独特优势
  • 三、中国制造业的地位、现状和问题
  • 四、着力把握未来全球产业链布局的主动权
  • 五、补短板、抓前沿,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
  • 六、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产业链现代化
  • 七、结语
  • 第六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过去、现在和未来
  • 一、过去:十个方面的情况表明房地产需求严重压抑,有十大关键性改革释放了巨量需求
  • 二、现在:有十大因素推动房地产行业进入拐点,需以五个重组、五个转变推动软着陆
  • 三、未来:房价涨跌取决于十大因素,房地产市场运行将呈现五大特征,政府对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方式将实现五个转变
  • 改革开放篇
  • 第七章 共同富裕:内涵与路径
  • 一、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和要求
  • 二、以高质量发展解决好三大差别
  • 三、处理好三次分配之间的关系
  • 第八章 要素市场化改革:意义与重点
  • 一、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 二、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内涵
  • 第九章 理解RCEP:内涵与机遇
  • 一、RCEP的概况特征
  • 二、RCEP有五方面的重要意义
  • 三、RCEP的内容要点
  • 四、RCEP与CAI和CPTPP:比较的视角
  • 五、关于RCEP的几点认识
  • 六、抓住RCEP带来的战略机遇,深化RCEP规则的应用
  • 第十章 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思考与建议
  • 一、中欧班列的顺利开行是“五通”理念的生动实践
  • 二、中欧班列的高质量运行将带来五个深层次的经济价值
  • 三、进入新发展阶段应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 第十一章 读懂香港:过去和未来
  • 一、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有三大制度基因
  • 二、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血脉联系和内地的蓬勃发展是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依托
  • 三、新时期香港要继续发挥三大作用,持续加强三大功能,主动承担三大使命
  • 第十二章 中美“十大脱钩”态势分析与应对
  • 一、中美“十大脱钩”的兵棋推演
  • 二、对“十大脱钩”的基本认识、应对原则和风险分类
  • 三、我们的应对——五张牌和十二条反制举措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7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原因

    一本经济课程,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原因。我们中国要怎么做才能让经济更好,比如发展数字经济和推动制造业升级等。这些听起来很复杂,但是黄奇帆教授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了这些方法的作用,让我们明白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它通过一些例子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做了什么,比如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与别的国家建立经济关系等。读完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原因,明白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并获得一些实用的经济知识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中国战略PPT

      本书是黄奇帆 2021 年(2018 年的基本框架)开始两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 12 节大课整理的书稿,全书重点讲国家 “十四五 “时期发展战略的解读,现在时间过去 4 年,正好适合印证书中内容,认清 2035 年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我看有些书评完全看不懂体制内的语言表述,中国政府是个踏踏实实,按部就班,有计划有定力,也有执行力的,按计划前进的伟大利维坦,看不懂的人往往以为领导人重要讲话和每年政府报告,都是官样文章的套话,不知道重要讲话都是逐字逐句的斟酌,是认真的 KPI,而不是漂亮国的脱口秀脚本,因为庞大帝国巨轮难调头,可如果航行在正确路上就势不可挡,也才体现战略的重要,以下梳理一下书中的预测重点:到 2025 年中国将跨过中等收入上限,进入世界高收入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 2023 年高收入门槛是 1.38 万 美元,中国是 1.269 万,有 1200US¥ 差距,主要是汇率原因,有信心 2025 年进入门槛内。碳达峰和碳中和中国按步就班在进行,俄乌战争和中国在绿色能源的领先,使得欧美有退缩的迹象,而未来中国会继续坚持,有能源安全方面的考量也有占领未来市场的考虑,包括核能的能源进步,中国未来数字经济的算力,也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数字经济和中国制造业,中国工业 4.0 是未来重点,应该感谢美国的制裁,制裁清单就是目标,俄乌战争的工业化消耗结果,也给全民上课,特别是产业链是个伪问题,这两年河南出口下降,典型是富士康因 Apple 的转移产生的影响。房地产进入转型和重组期,这方面受影响的是从业者,“房住不炒” 肯定是国策,对老百姓来说,房产的资产属性是不变的,如果 15 年后中国经济整体进入发达国家行列,房产怎么不会应该和发达国家的价格看齐呢?亚洲的 RCEP 和东欧班列的效果都是非常好,属于战略高招。本书我认为预测有欠缺的地方:关于继续城市化。共同富裕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不会继续城市化,因为农民进城变成下层无产者,而在农村原本就是有产阶级,所以农村会以合作社的集体模式让农民享受到土地资产的红利,而不是进城变成有城市户口的贫民,中国历来就警惕土地私有化的大面积兼并, 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性质是不会变的。金融市场的整顿并不是靠引入外国金融机构和,而应该是反腐,这样才不会出现寡头,这几年寡头们的资本外逃,地产商的内保外贷,才是中国金融市场低迷的症结,蚂蚁的紧急叫停,更严格的资金监管,也要感谢欧美对俄罗斯海外资产的野蛮冻结,看俄罗斯,越南的教训,就是日本现在也是富人资产外流,五大商社高层都是国际人,贷款日元化,资产美元化,可怜的老百姓反而因为汇率大跌,本地资产和存款被拦腰一刀。整个中国知识界还是对欧美迷信,没有想到强盗为了生存,无赖是无底线的,无论是对华为的制裁还是半导体芯片法案,还是对 tiktok 的强取豪夺,面临生死,西方是不会遵守游戏规则的,包括对香港的制裁和金融迁出,不应再抱有幻想,恒隆主席陈启宗对香港人的忠告就是 “学好普通话”,香港已经失去了优势。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搞懂阻碍“国内循环”的六类问题

        黄奇帆教授的这本《战略与路径》文章逻辑分明、条理清晰,与黄教授的前一本《分析与思考》研究方法略有不同,更象是以一种 “战略路径发展” 的脉络来阐述近期的大事。本书收录演讲的内容集中在 2020—2021 年,是黄奇帆教授对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国家 “十四五” 时期发展战略和路径的学习和体会。这种分析的方式让人有一种从政策面上航拍出来的感觉。即使不是一名经济学家,仅仅是一名置身于默默无名的工作岗位的人来说,跟着这本书也能了解到很多。黄奇帆教授从宏观的方面来看问题,用一种自上而下的角度去理解国家所踏出的每一步、提出的每一个原来 “晦涩难懂” 的经济政策,带领我们透过另一个视角去理解目前社会发展的最新动向,很值得一读。

          1
          评论
        • 查看全部36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全国著名综合出版社之一,主要出版哲学、社会科学、政治、法律、财经、管理、历史等学术专著和大众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