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选取18位清华大学的创业校友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回溯性的视角分析创业型大学印记和对创业教育的作用,并以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调查对下一阶段创业教育发展提出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行动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策略,以清华大学作为主案例,并以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等十余所大学为例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对创业型大学与创业教育的互动发展进行分析阐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创业”概念的提出与演进
  • 一 中国语境中的“创业”概念辨析
  • 二 西方语境中的“创业”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创业型大学与创业教育的发展历史
  • 一 创业型大学发展历史
  • 二 西方国家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 三 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本书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创业型大学与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的研究进展
  • 第二节 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展
  • 一 创业教育三大关键问题
  • 二 国内创业教育研究
  • 三 国外创业教育研究
  • 第三节 对创业型大学与创业教育研究的综合反思
  • 第三章 理论视角: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
  • 第一节 嵌入创业教育功能的创业型大学系统框架
  • 一 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
  • 二 创业型大学的生态学视角分析
  • 三 创业型大学的功能和特征
  • 第二节 创业型大学与创业教育的发展模式
  • 一 收敛式与发散式
  • 二 学术创业的不同模式
  • 三 创业型大学的模式研究
  •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
  • 一 创业型大学构建的创业教育空间
  • 二 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印记
  • 第四章 创业型大学的收敛式创业教育
  • 第一节 创业型大学的策源地
  • 一 支持创业的大学环境
  • 二 创业中心统筹下的三空间创业教育
  • 三 学术创业的加速转化和风险资本的大学反哺
  • 第二节 教学系统统筹的强力型代表
  • 一 成立创业教育委员会
  • 二 多学院对创业教育的贡献与参与
  • 三 学校的创业孵化与支持
  • 第三节 多机构整合的强力型代表
  • 一 面向学生的凯勒创业中心
  • 二 支持校友创业的创业委员会
  • 第四节 创业整合的倡导型代表
  • 一 创业教育的统筹与整合
  • 二 课堂空间的创业教育
  • 三 社群空间的创业教育
  • 第五节 创业转型的倡导型代表
  • 一 作为创业催化剂的创新实验室
  • 二 商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
  • 三 土木系的创新导向应用型教育
  • 第五章 创业型大学的发散式创业教育
  • 第一节 多学院共同参与的自由型代表
  • 一 考夫曼校园对创业教育的促进
  • 二 商学院的创业教育
  • 三 多学院参与的创业教育
  • 第二节 多空间统筹的自由型代表
  • 一 课堂空间的创业教育
  • 二 校园空间的创业教育
  • 三 社群空间的创业教育
  • 第三节 集中导向的市场型代表
  • 一 南加州大学的创业教育
  • 二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创业教育
  • 三 南加州两所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
  • 第四节 技术转化导向的市场型代表
  • 一 学术成果的技术转移
  • 二 商学院的创业教育
  • 第五节 自组织创业教育的市场型代表
  • 一 自下而上的创业教育
  • 二 自组织的社群空间
  • 三 全链条的加速系统
  • 第六章 案例研究:清华大学的创业教育
  • 第一节 清华创业型大学的模式发展
  • 一 创业教育目标整合性的提升
  • 二 学术创业成果转化性的提升
  • 第二节 创业型大学的基本组成
  • 一 从事学术创业的研究者
  • 二 接受创业教育的创业者
  • 三 耕耘创业热土的投资者
  •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空间的创业教育
  • 一 课堂空间的创业教育
  • 二 校园空间的创业教育
  • 三 社群空间的创业教育
  • 四 X-lab创业教育平台
  • 第四节 创业型大学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 一 创业型大学环境支持创业教育
  • 二 学术创业带来大学的能量流动
  • 三 大学创企形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 第七章 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影响与反思
  • 第一节 创业者访谈与调查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创业型大学环境对创业理想的印记
  • 一 大学塑造了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
  • 二 大学培养了面对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 三 强化大学印记的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教育
  • 第三节 创业型大学文化对创业成功的促进
  • 一 社会工作提高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 二 朋辈和人脉资源构成创业的团队伙伴
  • 三 建设尊重多元、包容不同的创业文化
  • 第四节 在校学生调查对大学创业教育的启示
  • 一 创业教育需要从小众群体向大众群体转移
  • 二 学生创业教育需要与人才培养过程紧密结合
  • 三 创业型大学对创业者的作用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发现
  • 一 创业型大学的共性与个性
  • 二 创业教育的目的和形态
  • 三 创业型大学与创业教育的互动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 高等教育的创业转型
  • 二 创业教育的清华之路
  • 三 创业型大学的未来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创业校友访谈样例
  • 附录二 创业教育调研问卷情况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