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寻常的食物背后暗藏宏伟的叙事,为历史的魅力浮一大白。

内容简介

新大陆的发现还跟意大利面的发展有关系?世界上的众多重要历史事件,其实都离不开我们熟悉的食物?

本书共分为7大章,选取了土豆、大米、面包、玉米、猪肉、牛肉、狗肉、鲱鱼、鳕鱼、鲤鱼、鲣鱼、金枪鱼、鲷鱼、河豚、鳕场蟹等食物,胡椒、辣椒、番茄酱、黑醋汁、味噌等调味品,咖啡、红茶、抹茶、可可、可乐等饮品,葡萄酒、啤酒、威士忌等酒类,以及法国菜、中国菜、意大利菜等各国菜系,讲述这些有代表性的食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描绘相关的历史脉络,为读者展现餐桌上的历史浪漫。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章 为美味菜肴增添色彩的宏伟历史故事
  • 辑一 粮食:孕育了文明,催生了强大国家
  • 马铃薯篇
  • 马铃薯扩展了人类文明的可能性
  • 马铃薯因一场战争而被人们摆上餐桌
  • 马铃薯帮助新兴普鲁士国家赢得战争
  • 马铃薯栽培技术的落后诱发了法国大革命
  • 马铃薯饥荒让爱尔兰人不再信任英国
  • 大米篇
  • “五胡乱华”使大米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主食之一
  • “大米至上主义”间接导致日本德川幕府的衰落
  • 过度食用大米令日本的将军们患上脚气病
  • 面包篇
  • 面包产量对古罗马皇帝得民心的重要性
  • 日耳曼人的入侵使面包变成了“奢侈品”
  • 十九世纪前,欧洲平民对面包极度依赖
  • 玉米篇
  • 美洲大陆:玉米极强的适应力为土著带去繁荣
  • 英国殖民者:因原住民的玉米,摆脱被饿死的命运
  • 巴尔干半岛:因种植玉米而获得部分独立
  • 中国清王朝:玉米或为人口爆发式增长的原因
  • 红薯篇
  • 德川幕府将红薯定为紧急救援食物
  • 辑二 肉:孕育了禁忌,决定了历史上的成败
  • 小专栏1 欧洲人吃肉
  • 小专栏2 亚洲人吃肉
  • 猪肉篇
  • 中国人养猪与欧洲人养猪
  • 猪肉的普及竟得益于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广泛传播
  • 十九世纪意大利独立战争与炸猪排
  • 猪肉厂的商人,美国的山姆大叔
  • 二战盟军的胜利离不开午餐肉
  • 牛肉篇
  • 十九世纪后期,牛肉才在欧洲普及
  • 新教运动后,牛肉被摆上英国人的餐桌
  • 蒙古人的侵略将牛肉带到朝鲜
  • 狗肉篇
  • 亚洲的狗肉文化
  • 辑三 水产:催发了对外侵略冲动
  • 小专栏1 韩国单方面划定“李承晚线”
  • 小专栏2 从“禁食日”演变为“吃鱼日”
  • 鲱鱼篇
  • 诺曼人:为了追逐鲱鱼,多次攻击英格兰岛
  • 腌制鲱鱼:汉萨同盟和荷兰都富起来了
  • 鳕鱼篇
  • 腌制鳕鱼促使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 马萨诸塞州:靠鳕鱼捕捞业实现独立自强
  • 鳕鱼战争:英国与冰岛的冲突
  • 鲤鱼篇
  • 中国的“鱼类之王”,日本的高级鱼代表
  • 鲣鱼篇
  • 从下等鱼到“胜利之鱼”:日本武士们的信仰
  • 日本人因鲣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饮食文化
  • 鲷鱼篇
  • 打败了鲣鱼,摘得日本“鱼类之王”桂冠
  • 金枪鱼篇
  • 为日本人的味觉赋予了全新体验
  • 河豚篇
  • 令日本人深深折服,甚至一度被禁止食用
  • 帝王蟹篇
  • 美国高价买下阿拉斯加的理由
  • 辑四 香料与调味料:重新涂写了国际局势
  • 胡椒篇
  • 为文艺复兴提供原动力的香料
  • 胡椒成为中国人饮食习惯改变的助推器
  • 欧洲对香料的需求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
  • 葡萄牙的香料贸易改变了地中海地区的国际形势
  • 因反抗葡萄牙而兴起的东南亚伊斯兰国家
  • 荷兰企图垄断香料市场
  • 辣椒篇
  • 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它成为新的香料之王
  • 番茄酱篇
  • 亚洲的鱼酱启发了美国的番茄酱
  • 伍斯特酱篇
  • 印度的鱼酱启发了英国的伍斯特酱
  • 味噌篇
  • 中国的豆酱催生了日本的味噌
  • 味噌成为日本战国时代武将的奖赏品
  • 从味噌桶中诞生的日式酱油
  • 辑五 咖啡与茶:点燃了世界范围内革命与叛乱的火苗
  • 咖啡篇
  • 作为伊斯兰教神秘主义者冥想时的饮品
  • 奥斯曼帝国发动的战争,将咖啡豆带到欧洲
  • 咖啡馆中诞生了英国政党政治、新闻媒体业和证券业
  • 咖啡馆中诞生的新思想催生了法国大革命
  • 为了喝到咖啡,欧洲人奋起反抗拿破仑统治
  • 欧洲人的战争必须“兵马未动,咖啡先行”
  • 红茶篇
  • 英国咖啡豆贸易失败,转而成为红茶大国
  • 美国与英国彻底决裂,转而回归咖啡文化
  • 红茶输入过剩,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
  • 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被迫大量种植红茶
  • 抹茶篇
  • 抹茶实现本土种植,日本茶文化再次兴起
  • 全新的抹茶文化—斗茶
  • 斗茶文化的终结者—寂茶
  • 寂茶文化竟然有改变政治格局的力量
  • 巧克力篇
  • 贵族的专用饮品——热可可
  • 砂糖篇
  • 激增的砂糖需求,罪恶的三角贸易
  • 海地的反抗:甘蔗种植园中爆发的独立运动
  • 砂糖带来的富足,令日本萨摩藩实力大增
  • 可乐篇
  • 酒精的绝佳替代品,美军士兵的快乐源泉
  • 辑六 酒:背后的英雄兴衰往事
  • 葡萄酒篇
  • 查理曼大帝的勃艮第葡萄酒制造业
  • 克吕尼修道院与高级的勃艮第葡萄酒
  • 波尔多:从英国国王领地变成葡萄酒生产地
  • 收回两大葡萄酒产地,法国实现了第一次统一
  • 罗斯柴尔德家族十分在意自家葡萄酒的等级评定
  • 意大利:独立战争失败了,顶级葡萄酒品牌诞生了
  • 意大利首相的爱国情怀与基安蒂葡萄酒
  • 啤酒篇
  • 在修道院中逐步改良的啤酒
  • 世界上第一个食品管理法令——《啤酒纯酿法》
  • 从啤酒馆走向政坛的希特勒
  • 威士忌篇
  • 从“药”到酒精饮品的蜕变
  • 辑七 世界代表性美食
  • 法国美食篇
  • 中国美食篇
  • 意大利面篇
  • 咖喱篇
  • 从英国到日本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1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食物的选择权,来之不易

    原以为,有关食物的历史一定很有趣,但却发现,原来历史其实不能用 “有趣” 二字去总结。因为人类的发展进程里,永远绕不开生存的话题。有些地方因为贫瘠,种不出粮食,所以总想着去抢占其它国家的地盘;而有些地方本来过着岁月静好的日子,却因为盛产某种物产,惨遭毁灭。通过食物的角度去看历史,另一种深刻地体验。书中按照粮食、肉类、水产、香料与原材料、咖啡与茶、酒、世界代表性食物共分成 8 章。這裡我就提一下我最喜歡的肉類吧。肉类可以让我们长得高大,身体强壮。从历史上看,喜欢吃肉的民族总是更容易成为侵略者和征服者。英国的威廉一世曾经颁布《森林法》,并不是为了保护动物,而是为了独自享用森林中的肉类。这间接造成了国王的统治地位得到巩固。然而猪肉的普及卻是得益于马铃薯种植技术的广泛传播;在书中了解到马铃薯有着惊人的人口供养能力,相同的面积下,马铃薯的净收获量是小麦的三倍。而且,马铃薯种植所需要的人力也少于小麦,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世界霸主地位的确立,是不可或缺的食物。還有一個要特別提出來的,就是魚類。我们现在天天都能吃到鱼,鱼肉的鲜美让我们欲罢不能。但是在渔业养殖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出海捕鱼的收成并不稳定,在机械动力船发明后,为了争夺这些容易发现又能养活许多人的食物,各国之间爆发了数次争夺渔业资源的战争。除了以上介绍的,书中还有其他食物的来历。可见,我们司空见惯的食物,它们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能够稳定地有选择性地吃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看完书中介绍的一个个故事,才能感受到有多种食物可供选择,是件多么了不起和伟大的事情啊。以後看到身边的食物就会不自觉地想到书中提到的食物历史,不自觉地就对它们有了敬畏之心。感恩来到我面前的每一道食物,感恩现在的生活是如此的丰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些内容讲的比较简略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东方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作为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创建于1986年,专注于高品质的经济管理、励志和健康类图书的出版,并利用人民出版社的优势资源和发行渠道,成功占据了中国大陆地区同类书籍出版市场的三强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