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7千字
字数
2013-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自谓“散论”,实际多集中于民初政党政治,李烈钧、冯玉祥两位政坛传奇式人物,以及妇女等方面的研究,其中,固不乏新论或亮点。
内容简介
本书为近代史研究所已故徐辉琪研究员的生前编好的自选集,为其三十年治民国史文论的结集,收入论文约三十篇。其为学特点,如张海鹏在序中所介绍,勤奋、严谨。因政治运动影响,70年代才真正进入近代史研究,确定民初政党史研究方向,搜集了大量资料。并参加了《中华民国史》第二编第1卷的撰写,研究近代妇女问题,及李烈钧、冯玉祥等民国人物。这些论文收入本集中,分为如下几个专题:一、民初政局;二、客家与辛亥革命;三、朱德与讨袁护国战争;四、李烈钧论;五、冯玉祥论;六、妇女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序
- 一 民初政局论
- 论武昌起义后同盟会的演变
- 一
- 二
- 三
- “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口号的由来及评价
- 论第一届国会选举
- 一
- 二
- 三
- 四
- 大陆孙中山与中华民国史研究概况
- 一 孙中山研究的新进展
- 二 中华民国史研究的规模
- 三 民国史料的发掘、整理与出版
- 四 研究领域的深入及主要成果
- 五 民国人物研究
- 略论孙中山与民初政党政治
- 一
- 二
- 三
- 论孙中山先生民元之让位
- 一
- 二
- 三
- 强国救民之急务:辛亥革命后禁烟综论
- 一 禁烟新热潮的出现
- 二 同盟会领导的各省禁烟
- 三 湖南、湖北与其他各省的禁烟
- 四 不可避免的禁烟交涉及发展新趋势
- 五 结语
- 二 客家与辛亥革命
- 客家志士与黄花岗起义
- 一
- 二
- 三
- 客家与辛亥革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三 朱德与讨袁护国战争
- 光辉的史诗 珍贵的文献——读朱德同志早年诗十八首
- 一
- 二
- 三
- 护国战争时期的朱德
- 一 反袁的先锋战士
- 二 保卫纳溪 初树军威
- 三 反攻泸州 屡建奇功
- 四 坚持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 附录:第三支队战斗之经过(附张支队)
- 朱德寄自护国讨袁前线的一封信
- 四 李烈钧论
- 九一八事变与李烈钧“开放政权”
- 一
- 二
- 三
- 李烈钧与孙中山先生
- 一 辛亥革命时期(1905—1913)
- 二 讨袁护国时期(1913—1916)
- 三 第一次护法时期(1917—1918)
- 四 第二次护法时期(1920—1932)
- 结论
- 李烈钧与日本
- 一 第一次:东渡求学(1904—1908)
- 二 第二次:秘密逃亡(1913年9月—1914年1月)
- 三 第三次:奉命出使(1924年9月—11月)
- 李烈钧与护法各省联合会议
- 一
- 二
- 三
- 四
- 李烈钧与蒋介石
- 一
- 二
- 三
- 护法时期的李烈钧与唐继尧关系之变化
- 一 李、唐历史关系之考察
- 二 第一次护法时期继续发展
- 三 二次护法时期彻底决裂
- 四 结语
- 五 冯玉祥论
- 冯玉祥与孙中山
- 一 信使往还
- 二 孙中山应邀北上
- 三 思念与追求
- 九一八事变后的冯玉祥
- 一
- 二
- 三
- 寻求出路——论冯玉祥1926年之访苏考察
- 苏联对中国政策的新变化及对冯玉祥与国民军的扶持
- 访苏燃起冯玉祥重新振起的希望
- 访问对冯玉祥的影响
- 结语
- 六 妇女论
- 唐群英与女子参政同盟会——兼论民初妇女参政活动
- 一
- 二
- 三
- 孙中山对妇女解放的支持
- 辛亥革命时期两姊妹
- 徐宗汉——终生与民同忧乐
- 简历
- 一
- 二
- 三
- 辛亥革命时期的女杰——唐群英
- 安排先自把躯捐
- 女子参政活动的领袖
- 积极反对袁世凯
-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爱国女医生张竹君
- “妇女界之梁启超”
- 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 赴战地救护受伤民军
- 颇有声势的民初女子参政运动
- 女子参政 理直气壮
- 五次上书 愈挫愈奋
- 震醒女界 享誉世界
-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的觉醒与对封建礼教的冲击
- 一
- 二
- 三
- 四
- 论辛亥革命时期先进妇女家庭婚姻观的变化
- 一 先进妇女家庭婚姻观变化的动因
- 二 先进妇女对家庭婚姻观的主要表现
- 三 先进妇女家庭婚姻观的实践
- 四 结语
- 后记
- 编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