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场沉浸式的内心独白,一切都会过去,失眠也是。

内容简介

2016年,萨曼莎·哈维从不管发生什么都能安然人睡的“睡眠无忧者”,成了难以入睡甚至一夜无眠的“失眠者”。

那些清醒的凌晨1点、2点、3点、4点、5点、6点,没有一丝睡意的轻抚。在这一年里,她没有一天是睡着的,也没有一天是清醒的。

顺着那些无眠的夜,她通过写作来做梦,她聊到不安与焦虑、死亡与时间、科学与信仰、写作与小说……她也当自己的考古学家,回溯并试着理解自己的过往,“因为与生活达成和解要比细数人生的损失更容易一些”。

如果说睡得着是一种状态,那么睡不着则是另一种生命状态。她写失眠,也写生命本身,以诗意之笔,写出那些让人恍然又令人感动的存在。

目录

  • 版权信息
  • 睡不着的那一年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刻进灵魂的文字

    文学,历史和悬疑类书籍总是对我有莫大的吸引力,尤其是我喜欢作者的作品,而我原本看书的计划总是被一再搁置,尽管我为此很自责,但依然控制不住自己打开这些书的双手。就像前几天郭建龙的历史书和这本萨曼莎・哈维的文学书。2024 年十一月,我从和菜头那里知道萨曼莎・哈维和她前不久获得布克奖的轨道。近几年很少看到和菜头用那么激情澎湃的文字介绍一个人和一本书。那本被他称为自己 2024 年度之书的轨道,瞬间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没有中文版出版的情况下,我想办法找到了英文版,于是,在看完和菜头推荐文章的一周后,我也跟随他的脚步读完了轨道。正如他所说,那是一本极其优美,温暖,丰富和深情的作品。那也是我第一次从文字里漫游太空,站在地球外面看地球。可以说,萨曼莎・哈维是第一个让我从文字中感受到共鸣的外国作家,完全不同于我曾看过不多也看不下去的那些外国对话式文学。这本书一如她在轨道中的风格,处处都在表达她的思考,文字却那么优美和温暖。我实在很难想象,一个人在失眠之后可以想那么多,又那么深刻。她写了生命与死亡,写作与文字,信仰和宗教,失眠与医治,还有那无边黑夜带给她的种种感受。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自己为她的文字着迷,就像这样一段:【我的自我是需要通过一个个片段来理解的自我,它是一个散乱的存在。我对着镜子,却不太了解镜中的自己。我看着自己写的文字,仿佛初次认识自己的灵魂。每一次都是第一次,常常并非我眼中的样子。】还有这样的:【我飞速越过了从前那个苦苦求索的自我,终于抵达了渴望的终点,当然,终点是不存在的,每个终点又是新的起点。我的人生,整个人生,呈现眼前,就像一连串讲述着成长的加速镜头。它似乎永远不会停下,这就是生命的把戏 —— 它看上去是如此丰富,即使当我们看着它慢慢死去时,它还在我们耳边呢喃着说不尽的甜言蜜语。】我常常觉得自己恨不得把这些文字全都烙印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只是看过和摘抄远远不够,而像这样的文字书中比比皆是,让我实在舍不得放下这本书。我想,以后作者的书我都不会放过,她的文字对我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这几天在那些睡不着的时刻,我总是尝试代入作者的视角,试图感受作者思考的深刻。我会忍不住思考自己和身边人,还会思考自己的思考,有些东西在不知不觉间就会有点拨云见日和豁然开朗。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磨铁图书

    磨铁图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类民营图书公司之一。磨铁图书是业内知名作者公认的最佳出版合作平台,目前公司已经签约王蒙、周国平、余秋雨、于丹、蒙曼、冯唐、南派三叔、当年明月、张德芬、今何在、阿桂、刘同、马东团队、白茶、郭斯特、使徒子、伟大的安妮、张悦然天下霸唱、雷米、Priest等众多业内知名作家。几乎涵盖所有类型的畅销小说作者和他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