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重点阐述商法总论、公司法等领域及最新立法、法规与司法解释。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为:商法在教学和实践中最为关注的内容即商法总论、公司法、破产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商事纠纷的解决进行了重点阐述,并引证了中外最新的商事立法、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如我国2014公司法、2015证券法、2013年最高院发布破产法司法解释(二)、2015年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和2012日本公司法修改纲要等。

目录

  • 扉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篇 商法总论
  • 第一章 商法概述
  • 第一节 商法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
  • 一、商法的概念
  • 二、商法的特征
  • 三、商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商法渊源与商事立法
  • 一、商法渊源
  • 二、商事立法
  • 第三节 商法与相关法律部门关系
  • 一、商法与民法
  • 二、商法与经济法
  • 三、商法与行政法
  • 第四节 商事法律关系
  • 一、商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 二、商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 三、商事法律关系的确立标准
  • 第二章 商法基本制度
  • 第一节 商主体
  • 一、商主体概述
  • 二、商个人
  • 三、商合伙
  • 四、商法人
  • 五、商中间人
  • 六、商辅助人
  • 第二节 商行为
  • 一、商行为概述
  • 二、一般商行为
  • 三、特殊商行为
  • 第三节 商事登记
  • 一、商事登记概述
  • 二、商事登记立法
  • 三、商事登记对象与登记机关
  • 四、商事登记的种类、程序及效力
  • 第四节 商号
  • 一、商号概述
  • 二、商号的选用与取得
  • 三、商号权
  • 第二篇 公司法
  • 第三章 公司与公司法概述
  • 第一节 公司的概念与特征
  • 一、公司的概念
  • 二、公司的法律特征
  • 第二节 公司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 一、公司法的概念与特征
  • 二、公司法的调整对象
  • 第三节 公司的分类
  • 一、公司的法定种类
  • 二、公司的法理分类
  • 三、我国《公司法》中的公司形态
  • 第四章 公司的设立
  • 第一节 公司设立概述
  • 一、公司设立的概念与特征
  • 二、公司设立原则
  • 三、公司设立方式
  • 第二节 公司设立条件和程序
  • 一、公司设立条件
  • 二、公司的设立程序
  • 第三节 设立中公司与公司设立责任
  • 一、设立中公司
  • 二、公司设立责任
  • 第五章 公司的人格
  • 第一节 公司人格概述
  • 一、公司人格的概念和本质
  • 二、公司人格要素
  • 第二节 公司的能力
  • 一、公司的权利能力
  • 二、公司的行为能力
  • 三、公司的责任能力
  • 第三节 公司人格否认
  • 一、公司人格否认概述
  • 二、公司人格否认的一般适用情形
  • 三、我国公司法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有关规定
  • 第六章 公司资本
  • 第一节 公司资本概述
  • 一、公司资本的概念与特征
  • 二、公司资本制度的类型
  • 三、公司资本原则
  • 第二节 公司资本的构成
  • 一、我国公司法列举的股东出资形式
  • 二、其他出资形式
  • 第三节 公司资本的表现形式
  • 一、出资证明书、股份与股票的概念与特征
  • 二、股份的种类
  • 三、股份的发行
  • 四、股份与公司债的异同
  • 第四节 公司资本的转让
  •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
  • 第七章 公司股东与股权
  • 第一节 股东
  • 一、股东的概念与法律地位
  • 二、股东资格的取得与丧失
  • 三、股东资格的限制
  • 四、股东资格的认定
  • 第二节 股权
  • 一、股权概述
  • 二、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 第八章 公司的组织机构
  • 第一节 公司组织机构概述
  • 一、公司组织机构的概念
  • 二、组织机构设置的主要模式
  • 三、公司组织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股东会
  • 一、股东会的概念和职权
  • 二、股东会会议
  • 三、股东会决议
  • 第三节 董事会与经理
  • 一、董事会的概念和职权
  • 二、董事会的产生和组成
  • 三、董事会会议
  • 四、董事对公司的义务
  • 五、经理
  • 第四节 监事会
  • 一、监事会的概念和职权
  • 二、监事会的产生和组成
  • 三、监事会会议
  • 第三篇 破产法
  • 第九章 破产与破产法概述
  • 第一节 破产概述
  • 一、破产的概念
  • 二、破产的法律特征
  • 第二节 破产法概述
  • 一、破产法的概念与特征
  • 二、我国破产法的立法概况
  • 三、破产法的立法宗旨和调整作用
  • 四、我国《企业破产法》的适用范围
  • 第十章 破产程序法
  • 第一节 申请和受理
  • 一、破产原因
  • 二、破产申请的提出
  • 三、破产申请的受理
  • 第二节 管理人
  • 一、管理人的概念
  • 二、管理人的选任
  • 三、管理人的职责
  • 四、管理人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 第三节 债权申报与债权人会议
  • 一、债权申报
  • 二、债权人会议与债权人委员会
  • 第四节 重整与和解
  • 一、重整
  • 二、和解
  • 第五节 破产清算
  • 一、破产宣告
  • 二、破产财产变价和分配
  • 三、破产程序的终结
  • 第十一章 破产实体法
  • 第一节 债务人财产
  • 一、债务人财产的一般规定
  • 二、破产撤销权与无效行为
  • 三、取回权
  • 四、抵销权
  • 五、别除权
  • 第二节 破产债权
  • 一、破产债权的概念
  • 二、破产债权的范围
  • 三、破产债权的例外
  • 第三节 破产费用与共益债务
  • 一、破产费用
  • 二、共益债务
  • 三、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的清偿
  • 第四节 破产法律责任
  • 一、破产法律责任概述
  • 二、破产法律责任的分类
  • 第四篇 票据法
  • 第十二章 票据法概述
  • 第一节 票据与票据法
  • 一、票据
  • 二、票据法
  • 第二节 票据关系与非票据关系
  • 一、票据关系
  • 二、非票据关系
  • 第三节 票据行为
  • 一、票据行为的概念
  • 二、票据行为的种类
  • 三、票据行为的要件
  • 四、票据行为的代理
  • 第四节 票据权利
  • 一、票据权利的概念及种类
  • 二、票据权利的取得
  • 三、票据权利的行使与保全
  • 四、票据权利的抗辩
  • 五、票据权利的消灭
  • 第五节 票据的伪造与变造
  • 一、票据的伪造
  • 二、票据的变造
  • 第六节 票据的丧失与补救
  • 一、票据丧失的概念
  • 二、票据丧失的补救
  • 第七节 票据的时效
  • 一、票据的时效的概念
  • 二、票据的时效期间
  • 第十三章 汇票
  • 第一节 汇票概述
  • 一、汇票的概念和特征
  • 二、汇票的种类
  • 三、汇票的当事人
  • 第二节 汇票的出票
  • 一、汇票出票的概念
  • 二、汇票出票的记载事项
  • 三、汇票出票的效力
  • 第三节 汇票的背书
  • 一、背书的概念
  • 二、背书的特征
  • 三、背书的种类
  • 四、汇票的禁止背书
  • 五、转让背书
  • 六、非转让背书
  • 七、背书的连续
  • 八、背书的效力
  • 第四节 汇票的承兑
  • 一、承兑的概念和性质
  • 二、承兑的一般原则
  • 三、承兑的程序
  • 四、承兑的效力
  • 第五节 保证
  • 一、保证的概念
  • 二、保证的特征
  • 三、保证的种类
  • 四、保证的记载事项
  • 五、保证的效力
  • 第六节 付款
  • 一、付款的概念
  • 二、付款的程序
  • 三、付款的效力
  • 第七节 追索权
  • 一、追索权的概念和种类
  • 二、追索权的要件
  • 三、追索权的效力
  • 第十四章 本票与支票
  • 第一节 本票
  • 一、本票的概念与特征
  • 二、本票的种类
  • 三、本票的特殊规则
  • 四、本票与汇票的比较
  • 第二节 支票
  • 一、支票的概念与特征
  • 二、支票的种类
  • 三、支票的特殊规则
  • 第五篇 证券法
  • 第十五章 证券法基本问题
  • 第一节 证券与证券法
  • 一、证券的概念
  • 二、证券的法律特征
  • 三、证券的种类
  • 四、证券法
  • 第二节 证券监管机关
  • 一、证券监管机关概述
  • 二、我国证券监督管理体制
  • 三、证券监管机关的职责范围
  • 四、证券监管机关工作人员行为准则
  • 五、证券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三节 证券市场主体
  • 一、证券交易所
  • 二、证券公司
  • 三、证券登记结算机构
  • 四、证券服务机构
  • 五、证券业协会
  • 第四节 证券投资基金
  • 一、证券投资基金概述
  • 二、证券投资基金的参与主体
  • 三、证券投资基金的募集
  • 第十六章 证券发行与承销制度
  • 第一节 证券发行
  • 一、证券发行的概念和特征
  • 二、证券发行的类型
  • 三、证券发行审核制度
  • 第二节 证券发行的条件
  • 一、证券发行条件概述
  • 二、股票发行的条件
  • 三、公司债发行的条件
  • 四、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的条件
  • 五、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
  • 第三节 证券承销
  • 一、证券承销概述
  • 二、承销方式
  • 三、承销程序
  • 第十七章 证券上市与交易制度
  • 第一节 证券上市
  • 一、证券上市概述
  • 二、证券上市的条件
  • 三、核准
  • 四、挂牌交易
  • 五、证券上市的暂停与终止
  • 第二节 证券交易
  • 一、证券交易概述
  • 二、证券交易的一般规则
  • 三、证券交易的程序
  • 第三节 信息披露
  • 一、信息披露概述
  • 二、信息披露的类型
  • 三、信息披露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 第四节 禁止的交易行为
  • 一、内幕交易
  • 二、操纵市场
  • 三、欺诈客户
  • 四、虚假陈述
  • 第五节 上市公司收购
  • 一、上市公司收购概述
  • 二、要约收购
  • 三、协议收购
  • 四、集中竞价交易收购
  • 五、上市公司收购的完成
  • 第六篇 保险法
  • 第十八章 保险与保险法概述
  • 第一节 保险的定义及其基本功能
  • 一、保险的定义
  • 二、保险的基本功能
  • 第二节 保险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 一、保险法的概念
  • 二、保险法的调整对象
  • 第三节 保险法的基本原则
  • 一、最大诚信原则
  • 二、保险利益原则
  • 三、损失补偿原则
  • 四、近因原则
  • 第十九章 保险合同总论
  • 第一节 保险合同概述
  • 一、保险合同的概念
  • 二、保险合同的特征
  • 三、保险合同的种类
  • 四、保险合同的主体
  • 五、保险合同的客体—保险利益
  • 六、保险合同的内容
  • 七、保险合同的形式
  • 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 一、保险合同的订立程序
  • 二、保险合同的成立
  • 三、保险合同的生效
  • 第三节 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
  • 一、保险合同条款解释的含义
  • 二、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规则
  • 第四节 保险合同的履行
  • 一、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义务
  • 二、保险人的履行
  • 第五节 保险合同的变更和解除
  • 一、保险合同的变更
  • 二、保险合同的解除
  • 第二十章 财产保险合同
  • 第一节 财产保险合同概述
  • 一、财产保险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 二、财产保险合同的种类
  • 第二节 保险代位求偿权
  • 一、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含义与性质
  • 二、保险代位求偿权的功能
  • 三、保险代位求偿权的行使
  • 第三节 重复保险
  • 一、重复保险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 二、重复保险的通知义务
  • 三、重复保险的分摊规则
  • 四、重复保险时保险费的返还
  • 第二十一章 人身保险合同
  • 第一节 人身保险合同概述
  • 一、人身保险合同的概念与特征
  • 二、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事故
  • 三、人身保险合同的种类
  • 第二节 人身保险合同的特有条款
  • 一、犹豫期条款
  • 二、宽限期条款
  • 三、复效条款
  • 四、现金价值条款
  • 五、年龄误告条款
  • 六、自杀条款
  • 七、故意犯罪条款
  • 第三节 人身保险合同的受益人
  • 一、受益人的资格
  • 二、受益人的指定与变更
  • 三、受益顺序和份额
  • 参考文献
  • 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