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先秦文学研究论文集:时代性、学术前沿、创新性特征、广泛覆盖。

内容简介

本论文集所收录的三十六篇(暂定)论文,选自作者近四十年来研究先秦八代三朝文学所写的150余篇论文。所选文章“前少后多”,其中三分之二选自近十几年。本书稿具有以下特征:一、鲜明的时代性特征。新时期以来,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中无论是文学观念、研究的重点,还是批评模式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在本论文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学术前沿性特征。所谓学术前沿性主要是指:论题多是长期广为学术界关注,影响较大,但却没有得到解决,并且存在很多争议的重要学术问题,如中国寓言的起源、葛天氏八阕乐歌、阮籍《咏怀诗》和庾信山水诗的世俗化等。三、突出的创新性特征:不但提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意义的新观点,而且开拓了一些前人没有研究过或系统研究过的新问题,如对中国神话的性质特征、《诗经》的基本精神、《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封建时代女性视角下的爱情和婚姻等问题。另外,创新还表现在研究方法的创新,本论文集广泛运用了综合研究方法。四、学术覆盖面广,涉及问题多。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自序
  • 文学经典的价值及其研究意义
  • 目录
  • 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
  • 一 神话传说和寓言
  • 祖先崇拜与中国古代神话
  • 论神话历史化及其对于我国文化发展的巨大影响
  • 中国神话的分类与《山海经》的文献价值
  • 葛天氏八阕乐歌为秦民族史诗考
  • 褒姒的神话传说及其文化思想价值
  • 试论中国寓言的起源
  • 二 《诗经》
  • 《诗经》宴饮诗与礼乐文化
  • 关于《诗经》农事诗的几个问题
  • 《诗经》战争诗的历史真实性
  • 关于《诗经》祭祀诗的几个问题
  • 《诗经》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 试论“变雅”作者群的理想人格
  • 《诗经》的文化批评研究
  • 海外《诗经》研究对我们的启示
  • 三 《楚辞》
  • 两种人生观的抉择
  • 屈原悲剧结局的时代特征
  • 屈原在我国神话思想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 《高唐赋》《神女赋》的神女形象和主题思想
  • 附:《登徒子好色赋》等四篇辞赋赏析
  • 四 先秦诸子
  • 试论孔子神话思想的内在矛盾
  • 墨子与帝王天命神话
  • 试论庄子的宇宙观
  • 庄子哲学观念的神话根源
  • 庄子自然观的历史进步性及其现代启示
  • 八代三朝文学与文化研究
  • 司马迁与帝王天命神话的终结
  • 关于八代三朝诗歌的几个问题
  • 八代三朝与汉魏六朝
  • 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文学个性
  • 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
  • 民间文学的重要地位
  • 艺术创新和艺术成就
  • 汉《郊祀歌·天马》与祥瑞观念、神仙思想
  • 汉《郊祀歌》是郊祀诗还是祥瑞诗?
  • 《天马》之一所据本事与写作缘起
  • 《天马》之二所据本事与写作缘起
  • 《天马》与祥瑞观念
  • 《天马》与神仙思想
  • 关于曹植诗歌创作的两个问题
  • 关于写给友人的赠答诗及其创作走势
  • 关于后期诗歌创作中的建功立业豪情与渴望自由
  • 论阮籍《咏怀诗》
  • 第一个阶段:出世思想的萌生和初步形成
  • 第二个阶段:出世思想所引起的内心矛盾
  • 第三个阶段:对出世思想和人生态度的充分肯定
  • 小结:心路历程的真实记录
  • 郭璞《游仙诗》中的神仙世界与宗教存想
  • 通过宗教存想而出现的神仙世界之一
  • 通过宗教存想而出现的神仙世界之二
  • 第三、九两首诗的共同点与具体差别
  • 郭璞《游仙诗》是学道修仙历程的“自叙”
  • 《游仙诗》内容的构成和段落划分
  • 《游仙诗》的主题及其思想特征
  • 《游仙诗》对中国诗歌发展史的重要意义和巨大贡献
  • 关于两个问题的简要说明
  •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与人生哲学
  • 一 对人生道路的不断反思
  • 二 陶渊明所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
  • 三 陶渊明对于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理解
  • 封建时代女性视角下的爱情与婚姻
  • 庾信山水诗的世俗化及其意义和影响
  • 一 结合贵族生活,把山水自然景观作为贵戚富豪寻欢作乐环境和背景的山水诗
  • 二 结合对民生功利的关注,具有一定现世关怀特征的山水诗
  • 三 结合日常世俗生活,表现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处的山水诗
  • 四 世俗情怀导致山水诗的世俗化
  • 五 世俗化标志着山水诗走出了玄学阴影
  • 六 山水诗世俗化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 新旧两种观念交汇背景下的南朝爱情诗
  • 不同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北朝爱情诗
  • 美学研究
  • 原始宗教与人类早期审美意识
  • 先秦时代“美”义的发展和演变
  • 南朝山水诗的美学特征及其贡献
  • 关于研究方法
  • 20世纪《诗经》传注的现代性特征
  • 一 体现科学精神
  • 二 突出文学特征
  • 三 具有文化视野
  • 四 简明、精要的传注风格
  • 关于20世纪学术史的建构模式
  • 关于综合研究的几点体会
  • 郭璞《游仙诗》研究历史的教训与启示
  • 文化人类学:从学科到方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