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正义学术讨论推动政治哲学,分析应得正义观的意义和价值。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正义的学术讨论和批判有力地推动了当代政治哲学发展的进程。在这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研究和讨论中,各种正义思想所构织起来的理论之网已经使所有有志于正义研究的学者置身其中而无从逃避。就正义的主题和主旨而言,分配正义是其核心。在当代分配正义理论中,主要存在着三种相互批判和相互竞争的分配正义观,分别是平等、应得和需要。其中,平等的正义观占据理论场的主要地位,而应得的正义观作为平等的正义观之最有力的批判者和挑战者而登场。本书是关于应得正义观的专业性研究。本书从应得的思想历史、应得对平等正义的批判、应得自身的理论特质以及应得在正义理论中的真正作用揭示应得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为应得在正义的理论体系中赢得一席之地。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平等主义与反应得
  • 一 作为正义的应得
  • 二 反应得与道德的应得
  • 三 反应得与道德价值
  • 四 反应得与正义准则
  • 第二章 古典的应得
  • 一 正义即应得
  • 二 道德应得
  • 三 社会角色
  • 四 共同体
  • 第三章 劳动与应得
  • 一 共同体批判
  • 二 应得还是平等
  • 三 劳动与应得
  • 四 应得与正义
  • 第四章 个人应得
  • 一 个人应得的“空场”
  • 二 努力与个人应得
  • 三 特殊的应得
  • 第五章 应得与道德推理
  • 一 道德推理与正义原则
  • 二 平等与“向前看”
  • 三 应得与“向后看”
  • 四 “前”“后”之辨与正义之争
  • 第六章 应得与道德价值
  • 一 应得与无知之幕
  • 二 应得与差别原则
  • 三 应得与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
  • 第七章 应得与责任
  • 一 分配正义与责任
  • 二 道德主体与道德责任
  • 三 平等与责任
  • 第八章 应得的基础
  • 一 正义的比较性特征
  • 二 内在根据
  • 三 道德力量
  • 第九章 应得的类型
  • 一 自然的应得
  • 二 行动的应得
  • 三 规则的应得
  • 第十章 应得与资格
  • 一 资格的“出场”
  • 二 资格和合法期望
  • 三 资格和权利
  • 四 应得和资格
  • 第十一章 应得和工资
  • 一 补偿与工资
  • 二 努力与工资
  • 三 业绩与工资
  • 第十二章 应得与平等
  • 一 存在完全的反应得吗
  • 二 替代还是相容
  • 三 相融的形式
  • 四 初始分配还是再分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