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诗经》二南研究:地域文化特征与民歌传承

内容简介

《诗经》中的《周南》《召南》(简称“二南”),是《诗经》“国风”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诗经》研究中争议最多的部分。前贤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宏观的把握和系统性不够,而且资料也较零散,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书运用文学地理学和文史考证研究方法,从多学科的视角,结合地方文献史料,对《诗经》中“二南”的名称、地域及时代进行了辨析。梳理了先秦至近现代“二南”研究的内容、特点及研究价值。探讨“二南”诗歌的文化流变,分析楚文化、周文化在汉水流域的交汇与影响。结合“二南”的具体作品,从婚恋文化、祭祀文化、动植物文化,论析了“二南”与汉水流域的关系,揭示《诗经》“二南”具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并分析了“二南”与汉水流域诗歌的审美特征。本书还结合《诗经》内容,从民间传说到历史遗迹,选取了在汉水流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褒姒、尹吉甫、仲山甫、召公虎等进行研究。探求褒姒故里,追寻尹吉甫与《诗经》的遗踪,评述仲山甫、召公虎开拓周代南疆的历史意义,并探析汉水流域民歌对《诗经》民歌的传承。

目录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诗经》“二南”总论
  • 第一节 “二南”地域考辨
  • 一 古代文献中的“二南”视阈
  • 二 “二南”的地域所指
  • 第二节 “二南”与汉水流域之关系
  • 一 汉水流域文化的多元特质
  • 二 “二南”诗的地域特色
  • 三 从产生时代探讨“二南”的地域性
  • 四 汉水流域方国考略
  • 五 微史考与“二南”之关系
  • 第三节 汉水流域的神话传说
  • 一 汉水女神
  • 二 大禹的传说
  • 第二章 “二南”研究史略
  • 第一节 先秦至唐代的“二南”研究
  • 一 孔子对“二南”的重视
  • 二 汉代“四家诗”对“二南”的解说
  • 三 唐代孔颖达“二南”研究的特点
  • 第二节 宋元时期的“二南”研究
  • 一 理学思想下的“二南”研究
  • 二 文学研究在“二南”中的体现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二南”研究
  • 一 明代“二南”研究的多元化
  • 二 清代学者“二南”研究的守正与出新
  • 第四节 近现代的“二南”研究
  • 一 近代学者的“二南”研究
  • 二 现代学者的“二南”研究
  • 第三章 文化视野下的“二南”
  • 第一节 楚文化对“二南”的影响
  • 一 楚文化的起源与特点
  • 二 楚文化在“二南”中的体现
  • 第二节 周文化的南化与融合
  • 一 周代礼乐文化对汉水流域的影响
  • 二 “二南”与周文化的观念意识
  • 第三节 多元文化交汇的汉水文化
  • 一 汉水流域文化的特征
  • 二 汉水流域文化的历史演变
  • 三 汉水流域文化的丰富内涵
  • 第四章 “二南”与汉水流域的文化习俗
  • 第一节 婚恋文化
  • 一 婚恋诗的自然环境
  • 二 婚恋诗的类型与内容
  • 三 婚恋所体现的汉水流域风情
  • 第二节 祭祀文化
  • 一 圣洁的汉水
  • 二 神圣的旱山
  • 三 “南”与“南山”蠡测
  • 第三节 动植物文化
  • 一 “雎鸠”鸟的辨析与解读
  • 二 “麟”的解说与新证
  • 三 “驺虞”的争议与探源
  • 第五章 “二南”与汉水流域诗歌的艺术价值
  • 第一节 音乐之美与人伦和谐
  • 一 韶乐之遗韵
  • 二 人伦之和谐
  • 第二节 色彩艳丽与灵动之美
  • 一 芣苢之翠绿,江汉之银白
  • 二 桃花之红艳,梅子之金黄
  • 三 荇菜之飘浮,雎鸟之鸣唱
  • 第三节 人物形象与语言艺术
  • 一 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 二 生动灵活的语言艺术
  • 第六章 “二南”与汉水名城——汉中
  • 第一节 古汉水流变与《诗经》之关系
  • 一 古汉水之流变
  • 二 《诗经》中的汉水流域
  • 第二节 古代文明的摇篮
  • 一 以龙岗寺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
  • 二 古汉中的历史疆域简说
  • 三 汉中地域的环境因素
  • 第三节 历史探踪与研究反思
  • 一 历史踪迹的探寻
  • 二 《诗经》研究方法反思
  • 第四节 探究《诗经》的意义
  • 一 《诗经》研究的意义
  • 二 研究论题的思考
  • 第七章 “二南”余韵
  • 第一节 褒姒故里的历史演绎
  • 一 文献史料中所记的褒姒
  • 二 《诗经》及注疏中的褒姒
  • 三 褒姒故里的传说与反思
  • 第二节 “丙穴嘉鱼”产地丛谈
  • 一 “丙穴嘉鱼”的源地
  • 二 后代诗文中的“丙穴嘉鱼”
  • 第三节 尹吉甫与《诗经》遗踪
  • 一 历史上的尹吉甫
  • 二 《诗经》中的尹吉甫
  • 三 尹吉甫故里的《诗经》文化
  • 第四节 仲山甫与召伯虎的功业探析
  • 一 仲山甫:才能卓著,品德高尚
  • 二 召伯虎:嘉靖安邦,甘棠遗泽
  • 第五节 汉水流域民歌的余韵
  • 一 房县《诗经》民歌的思考
  • 二 紫阳民歌的文化价值
  • 三 镇巴民歌的历史回响
  • 附录 《诗经》“二南”研究资料辑录
  • 《周南》
  • 《召南》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