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深入浅出介绍PLC步进伺服控制,多品牌实例剖析,助力应用与开发。

内容简介

本书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首先介绍PLC步进与伺服的基础知识,突破单一PLC和步进与伺服品牌的壁垒,围绕PLC步进与伺服的具体应用,对OMRON、西门子及三菱等多个品牌PLC及其功能作了分析,系统介绍了PLC应用程序设计,对西门子、三菱等品牌步进与伺服参数设置及与PLC的通讯等进行了分析,以大量的设计实例为重点介绍PLC步进与伺服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开发。

目录

  • 扉页
  • 版权页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基础篇
  • 第1章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 1.1 PLC的发展
  • 1.1.1 PLC的定义
  • 1.1.2 PLC技术的产生
  • 1.1.3 PLC的发展历史
  • 1.1.4 PLC技术的发展趋势
  • 1.2 PLC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 1.2.1 PLC的特点
  • 1.2.2 PLC的应用范围
  • 1.3 PLC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1.3.1 PLC的基本结构
  • 1.3.2 PLC的软件系统
  • 1.3.3 PLC的程序结构概述
  • 1.3.4 PLC的扫描工作方式
  • 1.3.5 PLC的工作原理
  • 1.3.6 PLC的I/O原则
  • 1.3.7 PLC的中断处理
  • 1.4 部分品牌PLC简介
  • 1.4.1 西门子PLC
  • 1.4.2 三菱PLC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步进电动机及驱动器概述
  • 2.1 步进电动机的发展
  • 2.1.1 步进电动机的现状
  • 2.1.2 步进电动机的发展趋势
  • 2.2 步进电动机的分类
  • 2.2.1 按运动方式分类
  • 2.2.2 按电动机输出转矩分类
  • 2.2.3 按转矩产生的工作方式分类
  • 2.2.4 按励磁组数分类
  • 2.2.5 按电流极性分类
  • 2.3 步进电动机驱动器
  • 2.3.1 驱动器系统组成
  • 2.3.2 驱动器参数说明
  • 2.3.3 驱动器使用方法
  • 2.3.4 驱动器连接电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
  • 3.1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
  • 3.1.1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结构
  • 3.1.2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运行方式
  • 3.1.3 小步距角步进电动机
  • 3.1.4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结构形式
  • 3.2 永磁式步进电动机
  • 3.2.1 单定子结构
  • 3.2.2 两定子结构
  • 3.3 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 3.3.1 永磁感应子式步进电动机的结构
  • 3.3.2 永磁感应子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 3.4 特种步进电动机
  • 3.4.1 特微型永磁式步进电动机
  • 3.4.2 机电混合式步进电动机
  • 3.4.3 直线和平面步进电动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伺服系统概述
  • 4.1 伺服系统的发展
  • 4.1.1 液压及气动伺服系统的发展
  • 4.1.2 电气伺服系统的发展
  • 4.2 伺服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 4.2.1 伺服系统的结构
  • 4.2.2 伺服系统的功能
  • 4.3 伺服系统的组成
  • 4.3.1 自动控制理论中的伺服系统
  • 4.3.2 电气控制系统中的伺服设备
  • 4.3.3 电—液控制系统中的伺服设备
  • 4.3.4 电—气控制系统中的伺服设备
  • 4.4 伺服系统的分类
  • 4.4.1 按照参数特性分类
  • 4.4.2 按照驱动元件类型分类
  • 4.4.3 按照控制原理分类
  • 4.4.4 按照机床加工系统分类
  • 4.5 伺服系统的特点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伺服系统原理
  • 5.1 步进式伺服系统原理
  • 5.1.1 脉冲发生器
  • 5.1.2 环分电路
  • 5.1.3 驱动电路
  • 5.1.4 步进电动机
  • 5.2 电—液伺服系统原理
  • 5.2.1 伺服阀
  • 5.2.2 液压马达
  • 5.2.3 液压缸的基本原理
  • 5.2.4 反馈传感器
  • 5.3 气动伺服系统原理
  • 5.3.1 气动伺服系统的构成
  • 5.3.2 气动伺服系统的气路原理
  • 5.4 直流伺服系统原理
  • 5.4.1 整流驱动装置的原理
  • 5.4.2 直流PWM伺服驱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 5.4.3 直流系统控制电路的原理
  • 5.4.4 测速元件的工作原理
  • 5.5 交流伺服系统原理
  • 5.5.1 伺服控制单元的基本原理
  • 5.5.2 功率放大单元的基本原理
  • 5.5.3 感应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 5.5.4 反馈元件的基本原理
  • 5.6 数字伺服系统原理
  • 5.6.1 控制计算机及接口原理
  • 5.6.2 模拟低通滤波器原理
  • 5.6.3 自整角机—数字转换器原理
  • 5.7 本章小结
  • 提高篇
  • 第6章 PLC的基本指令系统
  • 6.1 指令系统的基本知识
  • 6.1.1 数制
  • 6.1.2 数据类型
  • 6.2 位逻辑指令
  • 6.2.1 触点指令
  • 6.2.2 绕组指令
  • 6.2.3 RLO操作指令
  • 6.2.4 立即读与立即写
  • 6.3 比较指令
  • 6.4 转换指令
  • 6.5 计数器指令
  • 6.6 数据块操作指令
  • 6.7 逻辑控制指令
  • 6.8 运算指令
  • 6.8.1 整数运算指令
  • 6.8.2 浮点运算指令
  • 6.8.3 赋值指令
  • 6.9 程序控制指令
  • 6.10 定时器指令
  • 6.11 累加器指令
  • 6.12 本章小结
  • 第7章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 7.1 安全用电常识
  • 7.1.1 触电的原因和危害
  • 7.1.2 触电的种类和形式
  • 7.1.3 安全措施
  • 7.1.4 触电的急救
  • 7.2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流程
  • 7.2.1 PLC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则
  • 7.2.2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
  • 7.2.3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
  • 7.3 PLC的硬件系统设计选型方法
  • 7.3.1 PLC硬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
  • 7.3.2 机型的选择
  • 7.3.3 容量选择
  • 7.3.4 I/O模块的选择
  • 7.3.5 电源模块及编程器的选择
  • 7.3.6 分配PLC的I/O地址,绘制PLC外部I/O接线图
  • 7.4 PLC的控制程序设计方法
  • 7.4.1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步骤
  • 7.4.2 PLC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
  • 7.5 设计经验与注意事项
  • 7.5.1 干扰和抗干扰措施
  • 7.5.2 节省I/O点数的方法
  • 7.5.3 PLC的安装与维护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步进电动机系统设计
  • 8.1 步进电动机特性
  • 8.1.1 静态特性
  • 8.1.2 运行特性
  • 8.1.3 频率特性
  • 8.1.4 机械谐振与阻尼特性
  • 8.1.5 步距误差特性
  • 8.2 控制系统
  • 8.2.1 开环控制系统
  • 8.2.2 闭环控制系统
  • 8.3 参数测试
  • 8.3.1 静态参数测试
  • 8.3.2 动态参数测试
  • 8.4 参数选型
  • 8.4.1 参数估算
  • 8.4.2 参数设定
  • 8.5 数学模型
  • 8.5.1 状态变量与传递函数
  • 8.5.2 动态特性模型
  • 8.5.3 加减速模型
  • 8.6 振动与噪声及阻尼处理
  • 8.6.1 振荡和失步
  • 8.6.2 振荡和噪声
  • 8.6.3 低频振荡的抑制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伺服系统设计
  • 9.1 伺服系统需求分析
  • 9.1.1 伺服系统的需求
  • 9.1.2 伺服系统的优点
  • 9.1.3 伺服系统的技术要求
  • 9.2 伺服系统总体设计
  • 9.2.1 伺服系统总体方案的初步制订
  • 9.2.2 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
  • 9.2.3 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及动态设计
  • 9.3 电—液伺服系统设计
  • 9.3.1 电—液伺服系统的总体设计
  • 9.3.2 电—液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
  • 9.3.3 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
  • 9.3.4 电—液伺服系统的动态分析
  • 9.4 气动伺服系统设计
  • 9.4.1 气动伺服系统的总体设计
  • 9.4.2 气动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
  • 9.4.3 气动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
  • 9.4.4 气动伺服系统的动态分析
  • 9.5 直流伺服系统设计
  • 9.5.1 直流伺服系统的总体设计
  • 9.5.2 直流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
  • 9.5.3 直流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
  • 9.5.4 直流伺服的动态设计
  • 9.6 交流伺服系统设计
  • 9.6.1 交流伺服系统的总体设计
  • 9.6.2 交流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
  • 9.6.3 交流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
  • 9.6.4 交流伺服系统的动态分析
  • 9.7 全数字伺服系统设计
  • 9.7.1 全数字伺服系统的总体设计
  • 9.7.2 全数字伺服系统的稳态设计
  • 9.7.3 全数字伺服系统的软件设计
  • 9.8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步进伺服系统的维护与故障分析
  • 10.1 步进电动机和伺服电动机的维护与保养
  • 10.1.1 步进电动机的维护要点与保养步骤
  • 10.1.2 伺服电动机的维护要点与保养步骤
  • 10.2 步进电动机及驱动器典型故障分析
  • 10.2.1 反应式步进电动机及驱动器典型故障分析
  • 10.2.2 永磁式步进电动机及驱动器典型故障分析
  • 10.3 伺服电动机及驱动器典型故障分析
  • 10.3.1 直流伺服电动机及伺服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 10.3.2 交流伺服电动机及伺服系统典型故障分析
  • 10.4 部分品牌PLC通用步进、伺服系统简介
  • 10.4.1 西门子PLC通用步进、伺服系统
  • 10.4.2 三菱PLC通用步进、伺服驱动系统
  • 10.5 本章小结
  • 实践篇
  • 第11章 西门子工程常用步进电动机控制实例
  • 11.1 S7-200 PLC驱动步进电动机实例
  • 11.1.1 S7-200 PLC下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功能说明
  • 11.1.2 系统硬件的选型与搭建
  • 11.1.3 电气控制原理图
  • 11.1.4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11.2 S7-300 PLC驱动步进电动机实例
  • 11.2.1 S7-300 PLC下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功能说明
  • 11.2.2 系统硬件的选型与搭建
  • 11.2.3 电气控制原理图
  • 11.2.4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11.3 工控机驱动步进电动机实例
  • 11.3.1 工控机控制下步进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功能说明
  • 11.3.2 系统硬件的选型与搭建
  • 11.3.3 电气控制原理图
  • 11.3.4 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11.4 本章小结
  • 第12章 三菱步进伺服系统的控制应用技术
  • 12.1 三菱伺服系统模块组成
  • 12.1.1 MR-J2S-A伺服驱动器的结构与功能
  • 12.1.2 伺服电动机的原理及其功能
  • 12.2 三菱伺服系统各端子功能及内部电路
  • 12.2.1 三菱伺服系统的外围接线
  • 12.2.2 三菱伺服系统的各端子及功能说明
  • 12.2.3 三菱伺服系统的接口说明
  • 12.3 三菱伺服系统的工作模式
  • 12.3.1 三菱MR-J2S-A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模式
  • 12.3.2 三菱MR-J2S-A伺服系统的速度控制模式
  • 12.3.3 三菱MR-J2S-A伺服系统的转矩控制模式
  • 12.4 三菱伺服系统的设计
  • 12.4.1 三菱MR-J2S-A伺服系统的控制模式选择
  • 12.4.2 三菱伺服电动机的型号选择
  • 12.4.3 三菱伺服系统其他配件的规格选择
  • 12.4.4 三菱伺服系统的电气接线图
  • 12.4.5 三菱伺服系统的软件选择
  • 12.4.6 三菱伺服系统MR-J2S-A基本参数的设置
  • 12.5 本章小结
  • 第13章 步进伺服系统综合应用实例
  • 13.1 西门子数控伺服系统在轧辊车床上的应用
  • 13.1.1 西门子840D数控伺服系统及轧辊车床的基本概念
  • 13.1.2 西门子840D数控伺服系统的硬件配置
  • 13.1.3 基于西门子840D系统的轧辊车床软件配置
  • 13.2 电—液伺服系统在仿形铣床上的典型应用
  • 13.2.1 仿形铣床的基本概念
  • 13.2.2 仿形铣床的基本参数
  • 13.2.3 仿形铣床的基本控制方式
  • 13.2.4 数字随动铣床的基本原理
  • 13.2.5 液压伺服系统下仿形铣床的检修方式
  • 13.3 基于DSP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伺服系统
  • 13.3.1 基于DSP的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系统的功能说明
  • 13.3.2 系统硬件设计
  • 13.3.3 系统软件设计
  • 13.4 本章小结
  • 附录1 自动控制系统常用器件及说明
  • 附录2 CNC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