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4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分析东亚经济模式及其技术进步。
内容简介
本书是经济学学术著作。本书首先系统的分析了关于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来源,对于东亚、中国奇迹和技术进步性质的研究进行了综合概括,从理论渊源和传统的研究上对东亚发展模式的本质,东亚模式的不足以及这种发展模式中有无技术进步的争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然后,基于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重新推导了线性技术进步模型,同时结合前沿函数法对中国的技术进步进行分解,并与传统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更全面和系统的反应了中国技术进步的性质。
目录
- 版权信息
- 摘要
- 导论
- 0.1 研究缘起
- 0.2 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不足
- 0.4 本书的创新
- 0.5 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 0.6 基本框架
- 第1章关于东亚奇迹的再思考
- 1.1 东亚模式的特征
- 1.2 当前的争议与本书论题的导出
- 1.3 小结
- 第2章中国奇迹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概念体系和中国技术进步的性质
- 2.1 技术进步的类型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
- 2.2 体现式技术进步
- 2.3 索洛残差估算法及其不足
- 2.4 关于中性技术假定的解释
- 2.5 中国体现式技术进步的状况
- 2.6 小结
- 第3章中国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测定——传统的研究方法体系及其不足
- 3.1 价格指数法的基本原理与推导过程
- 3.2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 3.3 数据包络分析法
- 3.4 随机前沿方法
- 3.5 基线模型
- 3.6 KLEMS模型
- 3.7 小结
- 第4章中国特殊技术进步形式的估算——体现式技术进步方法体系和实证研究
- 4.1 关于中国体现式技术进步估算模型的推导: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方法体系
- 4.2 中国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估算:关于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 4.3 中国体现式技术进步的估算:关于劳动体现式的技术进步
- 4.4 小结
- 第5章 公共投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公共投资模式与中国技术进步模式的转型
- 5.1 财政投资与技术进步:公共支出的状况影响技术进步的性质和程度
- 5.2 公共投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的视角
- 5.3 公共投资效果的实证分析
- 5.4 小结
- 附录: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数的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过程
- 结束语——提高技术进步贡献,成功实现发展转型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