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12篇史志宏中国经济史论文,涵盖清代摊丁入地、传统农业、海外贸易等研究主题。

内容简介

本书共选编了12篇史志宏的中国经济史论文,基本可以代表作者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风格。所选论文按内容区分包括五个研究主题。其一,清代摊丁入地问题的研究。其二,中国传统农业问题的研究。其三,无锡、保定农村经济调查及调查数据的研究。其四,明及清前期海外贸易政策的研究。其五,财政史研究。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 编者说明
  • 作者小传
  • 总序
  • 论清代的摊丁入地
  • 前言
  • 一 摊丁入地的历史背景
  • 二 改革的过程和各地实施中的特点
  • 三 摊丁入地评议
  • 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1]
  • 一 中国传统农业特点
  • 二 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
  • 三 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土地分配及其变化
  • 一 引言
  • 二 土地分配的总体状况
  • 三 土地分配的变动趋势
  • 四 地权变动的方式
  • (一)土地买卖
  • (二)典当
  • (三)分家析产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的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
  • 一 租佃关系
  • (一)土地租佃的一般情况
  • (二)地租形式及地租率
  • 二 雇佣关系
  • (一)一般情况
  • (二)长工的雇佣及长工工资
  • (三)短零工的雇佣及短零工工资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华北平原农村土地以外主要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
  • 一 大牲畜
  • 二 农具
  • 三 水井
  • 四 生产用房
  • 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
  • 一 明代的海外贸易政策
  • (一)明前期的朝贡贸易
  • (二)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及明政府的禁海、开海
  • 二 清前期的海外贸易政策
  • (一)清初的海禁和康熙开海
  • (二)从禁止南洋贸易到广州一口通商
  • 明及清前期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形成的原因及历史后果
  • 一 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的形成原因
  • (一)中国的文化历史传统
  • (二)现实政治的原因
  • (三)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及大国经济因素的影响
  • 二 保守主义的海外贸易政策的历史后果
  • 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的历史及现存无、保资料概况
  • 一 第一次调查
  • 二 第二次调查
  • 三 第三次调查
  • 四 第四次调查
  • 五 现存“无、保资料”概况
  • (一)第一次调查的资料
  • (二)第二次调查的资料
  • (三)第三次调查的资料
  • (四)第四次调查的资料
  • 清朝前期财政概述
  • 一 财政管理
  • (一)财务行政机构
  • (二)财政管理体制及主要制度
  • (三)仓、库制度
  • 二 财政收入
  • (一)田赋
  • (二)盐法和盐课
  • (三)榷关和关税
  • (四)杂赋
  • (五)捐输
  • 三 财政支出
  • (一)军费
  • (二)官俸及养廉
  • (三)行政经费
  • (四)驿站经费
  • (五)廪膳膏火及科场经费
  • (六)工程费
  • (七)采办和织造费
  • (八)保息及救荒支出
  • 四 收支大势
  • (一)顺治至康熙前期
  • (二)康熙中至乾隆时期
  • (三)嘉庆至道光时期
  • 关于中国历史GDP研究的点滴思考
  • 一 研究路径的选择:从史料入手,重建历史数据
  • 二 如何重建历史数据:中国传统文献中的数字史料问题
  • 三 避免以西方或欧洲为中心:经济总量研究中的国际比较问题
  • 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的估计
  • 一 研究的整体思路
  • 二 主要指标的估计
  • (一)耕地面积
  • (二)粮食的亩产量和总产量
  • (三)粮食的总产值和增加值
  • (四)种植业总产值和农业总产值
  • 三 几点简要的观察和分析
  • (一)清代农业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最高峰
  • (二)清代农业发展的局限
  • 清代农业生产指标研究的缘起、数据和方法
  • 一 研究缘起
  • 二 历史数据
  • 三 研究方法
  • 编选者手记
  • 《经济所人文库》第二辑总目(25种)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