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亚视学院:十年崛起,产、学、研高度结合。

内容简介

香港回归祖国,促使香港、内地文化艺术界的交流合作异常频繁活跃。适逢新旧世纪交接良时,香港亚洲电视台与曾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扮演刘备的表演艺术家孙彦军集思创建一所新型的演艺学院。拟建成的学院将是一所围绕电视生产开设各相关艺术与技术专业的综合职业高校,突出产、学、研结合的特色;并以成品教学的理念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相衔、高度结合;师资配置上则采取聘邀有丰富创作与艺术生产经验的专家艺术家和专业艺术教育家结合的方式,突出双师型特点。曾在中戏、上戏、北电、北广、军艺、吉艺等校工作过的资深教育家和来自北影、长影、珠影、峨影、中央与地方电视台、青艺、实验、上海、哈尔滨、广州等话剧院、团的艺术家们纷纷加盟办学。2000年金秋,以孙彦军为院长的亚视学院正式建成,至今已迄十载。十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全院同人齐心协力奋斗下,年年攀登新台阶:由不断地明确目标、调整定位,使学校由成专而普专,由非学历而国家承认学历。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雏凤凌空 十载奋飞
  • 第一章概述
  • 第一节 音响录音技术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音响录音技术的主要应用
  • 第三节 学习音响录音技术的途径
  • 思考题
  • 第二章音响录音基础知识
  • 第一节 声学基础知识
  • 一、声音的产生
  • 二、声波的基本特征
  • 三、人耳对声音感觉的三要素
  • 四、人耳的听觉特性
  • 五、用分贝来表示的声压级(dB SPL)
  • 六、等响度曲线(Fletcher-Munson)
  • 七、混响与回声
  • 第二节 电学基础知识
  • 一、电子元器件
  • 二、闭合电路中的一些电路定律
  • 三、阻抗
  • 四、分贝(dB)的意义及用法
  • 五、音响录音用线缆
  • 六、音响录音用接插件
  • 七、音响录音设备器材的主要电声性能指标
  • 八、最佳信号电平(Optimum Signal Level)
  • 思考题
  • 第三章话筒及话筒摆放技术
  • 第一节 话筒的分类及主要功用
  • 一、话筒以信号转换方式分类
  • 二、话筒以外形结构及用途分类
  • 三、话筒以指向性(极坐标图形)分类
  • 四、话筒以信号传输方式分类
  • 第二节 话筒的主要性能指标
  • 一、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
  • 二、阻抗[Impedance(Z)]
  • 三、最大声压级(Maximum SPL)
  • 四、灵敏度(Sensitivity)
  • 五、本底噪声(Self-Noise)
  • 六、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 Ratio)
  • 七、极性(Polarity)
  • 第三节 话筒的选用要点
  • 第四节 话筒的摆放技术要点
  • 一、话筒摆放的3∶1规则
  • 二、话筒摆放距离的效果
  • 三、话筒摆放距离的试验方法
  • 四、弦乐类乐器的话筒摆放要点
  • 五、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的话筒摆放要点
  • 六、打击乐器类的话筒摆放要点
  • 七、装饰类乐器的话筒摆放要点
  • 八、人声、歌手的话筒摆放要点
  • 第五节 话筒的附件
  • 思考题
  • 第四章功率放大器及音箱
  • 第一节 音响录音用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 一、耳机监听功率放大器
  • 二、录音监听功率放大器
  • 三、扩声用功率放大器
  • 第二节 功放的主要性能指标
  • 一、有关功放的几项性能指标的说明
  • 二、数字功放简介及主要性能指标
  • 第三节 音响录音用音箱的分类
  • 一、音箱的主要性能指标
  • 二、各类常见音箱的实例及主要性能指标
  • 第四节 音箱的摆放要点
  • 一、录音棚控制室监听音箱的摆放
  • 二、后期制作机房监听音箱的摆放
  • 三、厅堂场馆扩声用音箱的摆放
  • 四、线性阵列音箱概要
  • 第五节 功放及音箱管理系统
  • 一、dBx DriveRack系列数字处理及音箱控制器
  • 二、HiQnet音频信号传输管理系统
  • 三、EV公司的NetMax N8000音频处理矩阵系统
  • 思考题
  • 第五章调音台及声音处理设备
  • 第一节 调音台的基本功能及组成
  • 一、调音台的基本功能
  • 二、调音台的基本组成
  • 第二节 几种用途类别的调音台
  • 一、携带式调音台
  • 二、小型桌式调音台
  • 三、音乐录音用调音台
  • 四、播出用调音台
  • 五、扩声用调音台
  • 第三节 声音处理设备的分类及功用
  • 一、均衡器
  • 二、压缩器
  • 三、限幅器
  • 四、噪声门
  • 五、混响器
  • 六、延时器
  • 七、其他一些专用处理器
  • 思考题
  • 第六章音源设备及数字音频工作站
  • 第一节 音源设备的分类及功用
  • 一、数字音频信号的特征、记录方式、格式及转换
  • 二、数字录音机
  • 三、CD播放机及CD刻录机
  • 四、MD、DVD机
  • 第二节 数字音频工作站
  • 一、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功能特点
  • 二、常用的数字音频工作站简介
  • 思考题
  • 第七章录音任务的工作要点
  • 第一节 ENG(电子新闻采集)的录音任务
  • 第二节 EFP(电子现场制作)的录音任务
  • 第三节 ESP(演播室制作)的音响录音任务
  • 第四节 录音棚的录音任务
  • 一、进行录音(Recording)
  • 二、与演奏员们的协调(Relating to the Musicians)
  • 三、叠录(Overdubbing)
  • 四、录音阶段结束工作(Breaking Down)
  • 五、缩混 (Mixdown)
  • 六、母带制作(Mastering)
  • 第五节 解说录音和音乐编辑
  • 一、解说录音任务
  • 二、音乐编辑录音任务
  • 第六节 译制配音节目的录音任务
  • 第七节 MIDI音乐录音任务
  • 第八节 电视台外大中型文艺体育节目的录音或直播音频制作任务
  • 一、现场扩声
  • 二、实况录制或播出调音
  • 思考题
  • 第八章扩声任务的工作要点
  • 第一节 扩声任务的分类
  • 第二节 扩声特性指标的规范要求
  • 第三节 扩声系统设备的基本配置及操作要点
  • 一、扩声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系统的电平配置
  • 二、扩声系统配置及操作的考虑要点
  • 第四节 扩声任务的基本工作流程
  • 一、扩声前协调会
  • 二、现场勘察
  • 三、系统设计
  • 四、安装和调试
  • 五、试运行及正式运行
  • 六、扩声任务结束及装备拆卸工作
  • 第五节 大型现场扩声技术应用的一些概念及其发展
  • 一、扩声系统的链路
  • 二、声场设计理念的发展
  • 三、传输控制方式的发展
  • 四、扩声与建声完善结合的发展
  • 第六节 现场扩声与广播电视实况播出之间的关系
  • 一、现场扩声的声压级
  • 二、广播电视的传输用数字音频电平及录制工作电平
  • 三、调音台的备份
  • 四、声音处理的特点
  • 五、简述两个实例
  • 思考题
  • 第九章音质评价
  • 第一节 音响录音节目声音的三大组成部分
  • 第二节 对音乐录音作品的总体关注点
  • 第三节 常用的音质评价用术语
  • 第四节 音质评价的方法
  • 一、电视节目的录像带录制要求
  • 二、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质量评定办法
  • 三、双声道立体声节目类的评定办法
  • 四、关于电视节目声音制作技术质量的客观测试评分的说明
  • 第五节 电视节目声音制作中常见的声音质量问题
  • 一、电平测试中的常见问题
  • 二、对节目内容进行主观评价时所发现的常见问题
  • 三、某些音质主观评价项目的浅析
  • 思考题
  • 第十章环绕声技术介绍
  • 第一节 多声道环绕声的特色
  • 第二节 5.1环绕声音箱
  • 一、环绕声主监听音箱的摆放
  • 二、对5.1环绕声主监听音箱的要求
  • 三、次低音音箱的设置理由及用途
  • 四、次低音音箱的摆放位置
  • 五、对次低音音箱的要求
  • 第三节 录制环绕声用调音台
  • 一、大型混录调音台
  • 二、环绕声用小型调音台
  • 三、环绕声混录用调音台或数字音频工作站的连接
  • 第四节 环绕声制作时的混音
  • 一、监听音箱及混录调音台或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校准
  • 二、环绕声混录的要点
  • 三、环绕声混录信号的传输格式
  • 第五节 环绕声话筒的摆放技术
  • 一、四种常用的话筒摆放阵列
  • 二、话筒摆放阵列的比较及评价方法举例
  • 三、环绕声话筒摆放实例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