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每个人都听得懂的十二生肖考古课;十二生肖与华夏民族共同书写的5000年文明史。

内容简介

十二生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经典体现。这十二种生肖动物中,除了龙是虚构的,其余均在考古遗址中有所发现。

本书从动物考古学家的视角,分析各大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以及各种反映动物形象的青铜器、陶器、画像砖石、绘画,再结合相关的文字记载,还原生肖动物的起源、驯化,以及它们在华夏民族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仔细讲述了华夏民族与动物自新石器时代起,同行至今发生的种种有趣故事。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前言
  • 序言 动物寻古的科学工具
  • 十二生肖的由来
  • 动物如何科学分类
  • 共同的文物与文献
  • 五大破案手段
  • 第一章 瘟疫的来源,医学的助手
  • 与北京猿人同龄的鼠
  • 破坏者与子嗣兴旺的象征
  • 鼠何以被尊称“老鼠”
  • 从麻烦制造者到医学贡献者
  • 第二章 华夏文明的柱石
  • 5000年前的西亚来客
  • 农耕时代的第一生产力
  • 一级祭祀品和随葬品
  • 文字和文物中的牛
  • 作为肉食和骨器
  • 第三章 威严的山君
  • 神秘的蚌壳龙虎图
  • 趋吉避凶、威武勇猛的表达
  • 沿用上千年的调兵信物
  • 勇猛的另一面
  • 第四章 住在月亮上
  • 千年驯兔失败史
  • 寓意吉祥的灵兽
  • 玉兔何以捣药嫦娥宫
  • 第五章 国之图腾
  • 鳄鱼与蛇,龙的原型?
  • 从文物看龙的形象进化
  • 从灵兽到帝王象征
  • 第六章 华夏的始祖
  • 诞生于白垩纪
  • 蛇形文物遍布南北
  • 上古神灵和始祖为何是人首蛇身
  • 白蛇故事的千年流变
  • 第七章 车骑之魂
  • 地下马骨透露的信息
  • 战场上的绝对主角
  • 相马、阉割与马镫
  • 文物里的马
  • 第八章 美的化身
  • 绵羊在中国的传播链
  • 羊肉与“鲜”画等号
  • 羊骨如何反映古人养羊剪毛
  • 献祭的最佳牺牲
  • 孝顺、吉祥与仁义的象征
  • 第九章 一棒打出南天门
  • 发现“阿喀琉斯基猴”
  • 从宠物到封侯意象
  • 猴的负面形象
  • 美猴王的三种由来
  • 第十章 报时神鸟
  • 家鸡的起源
  • 从文物探索古人何以养鸡
  • 知时畜
  • 斗鸡亡国
  • 以鸡占卜
  • 第十一章 陪你走过一万年
  • 狼如何被驯化为狗
  • 从生到死,始终跟随
  • 文物中的犬
  • 犬戎,改变历史走向
  • 第十二章 肉食江湖的王者
  • 人类文明的动力源
  • 猪肉如何占据国人餐桌
  • 古人的炫富工具
  • 从偶像到猪八戒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部分图片来源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动物寻古:在生肖中发现中国》,推荐。考古类书籍,寻找十二生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身影,十二生肖说法的起源最早记录在战国到秦朝这段时期成书的《日书》中。每章节按照差不多的格式,介绍每种动物现代分类(龙除外),考古遗迹,文化象征,历史文物等内容。考古学中通过碳稳定同位素分析,获悉样本生前的饮食情况,提到碳四植物和碳三植物的区别,碳四植物光合作用固碳能力会更强,会积聚更多的碳 13,开始一直不明白,这个逻辑是怎样的?原来 C12 比 C13 要轻,C12 会更容易参与光合作用,C13 会逃逸,而碳四植物 C13 逃逸得相对少一些,便积聚的多一点。碳三植物主要有水稻小麦,二氧化碳被固定后形成的最初产物是三碳化合物(3 - 磷酸甘油酸),碳四植物主要有小米、玉米、高粱等,二氧化碳先被固定为四碳化合物(草酰乙酸),考古学上通过饮食情况来判断家养还是野生。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