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为作家李娟的散文集,书写了江南小镇独有的风貌。

内容简介

本书从山水、植物等自然景观,到建筑、桥梁,以及饮食、风俗等人文风貌,对塘栖镇进行全面细致的观照,其中既有对已然消失的从前的生活方式的呈现,也有对经历时代变迁后小镇新貌的描绘,此外,还有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和深沉的家园意识。用以小见大的笔法,展现既细腻又恢弘的运河古镇风貌,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辑 水边居
  • 从前的日子
  • 长河落日圆
  • 长桥秋声赋
  • 小径分岔的弄堂
  • 器物春秋
  • 乡关花树在
  • 第二辑 饮食颂
  • 我家野菜饭炊香
  • 一棵椿树
  • 豌豆的搭配
  • 岂无青精饭
  • 白娘子与端午粽
  • 何以消溽暑
  • 爱秋来那些
  • 年夜饭
  • 小食为我餐
  • 第三辑 读书记
  • 数卷石头夜航船
  • 到底是张爱玲
  • 小说备忘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2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童年故乡的诗情画意|读《温柔的河流》

    打开这本书,是一场误会。看《不止读书》知道了 "李娟" 这个名字。结果,选了这本来读才知道:这是浙江的李娟,不是新疆的李娟。多数的江南作家,如我最爱的汪曾祺先生,或以散文,或以小说,记录故乡与童年的回忆。任何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都离不开故乡童年。这就是一本向故乡和童年致敬的书。第一辑的江南水乡实在是美的。白墙黑瓦,长桥如虹,两岸人家,市井熙攘。温柔的河流悠长悠长,连绵开去。运河边长大的文字,读来也有一种汤汤河流的温润与亲近之感。第二辑的饮食颂,是最有共鸣的部分。对于爱吃的我来说,倒也不算奇怪。作者童年时期的玩闹逗趣,最珍惜的时光,与我出奇相似。春天挑野菜,夏天摸螺蛳,秋来赏菊,冬日围炉。那些美味也很是熟悉,但是遗憾没有被馋到。许是我读多了汪曾祺吧。第三辑讲作者读书,虽然占全书百分之四十多,但被我匆匆地看过去了。印象里她尤其喜欢的是张爱玲。三分给前面能读进去的一二辑。全书给我的感觉比较平淡,有记忆的点太少。打算去读新疆李娟,也许会有大惊喜。

      转发
      1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摇橹徐行,一路好光景

      ​新春第一本书,想找些舒缓的文字来读,而这本《温柔的河流》,恰如摇橹徐行,载着我欣赏了许多不曾见过的好光景。作者五岁来到小镇塘栖,一座运河边上的古镇,据说从前河比路多,房屋依河而建,廊檐连绵。虽然作者也是听人说起,但寥寥数笔却如画般生动,小贩们划着船沿街叫卖,女人们在自家门前的石板上洗衣洗菜、嬉笑家常… … 这座昔日风光不再的小镇上,留存着作者珍贵的童年回忆 —— 让她第一次感受到 “人生未知与自然永恒” 的长河落日,尽收两岸风景的长桥,鲜嫩清香的马兰头,隔壁奶奶做的乌米饭… … 这些都让生长在东北的我觉得新奇又向往。索性也回溯到童年,把自己当成拜访她家的异乡客,跟着小姐姐在镇上四处逛景吃香。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特别喜欢作者对儿时家乡的回忆,充满生活气息又写出了江南独有的温婉。虽然我并不在江南长大,却也有很多类似的回忆和感受,能够看到有人安安静静地把这些娓娓道来,也算幸事。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浙江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4年5月,是教育部主管、浙江大学主办的国家一级出版社,承浙大几代学人“求是”“创新”精神,为一个拥有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和数字等各类出版资质,出版范围涵盖理工农医和人文社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年出版新书1500种以上的综合性出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