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321千字
字数
2017-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07年北京论坛“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存”分论坛论文集。
内容简介
《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一书,收录了2007年第四届北京论坛“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存”分论坛上的22篇论文。这些由国内外著名学者提交的论文涉及民族/族群研究和宗教研究的各个重要领域,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和中国学者在民/族群研究和宗教研究方面的成果,对一些人们普遍关心的核心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言
- 双重国籍:国民认同的危机抑或更好世界的预兆?——对21世纪国民认同的反思
- 美国个案
- 意义何在?
- 双重公民身份,国民认同,以及忠诚问题
- 结论
- 外族统治的社会学分析
- 战争、民族主义与神圣性
- 战争和民族-国家的神圣建立
- 作为牺牲共同体的民族
- 神话建构、认同和政治
- 战争和民族的未来
- 加拿大、西班牙和英国如何协调民族多样性
- 加拿大:魁北克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一个周期性发生的现象
- 加拿大人:尽管对政府不满,但仍支持联邦制
- 西班牙:向民主的转变和均衡放权
- 英国:工党政府和均衡放权
- 单一认同还是多元认同?
- 放权会产生分离主义吗?
- 总结
- 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和中国的少数族群:比较和对照
- 导言
- 20世纪90年代的历史背景
- 21世纪中国的发展
- 澳大利亚:《小孩子是神圣的》报告和政策影响
- 结论:一些主要领域的对比
- “亚裔人”、“黄种人”、“名誉白人”?——亚裔族群在美国种族分层制度中的社会定位和身份认同
- 亚裔美国人族群内部的多元化
- “模范少数族裔”的背后
- 是亚裔人、美国人还是白人?
- 结束语
- 作为民族国家基础的公民与族群民族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处在十字路口了吗?
- 印度:关于民族国家的可选择的话语
- 多元文化主义的困境
- 族群、族群性与民族:概念的澄清
- 关于民族国家的理论框架
- 民族身份认同“危机”视角下的美国移民辩论困境
- 一 亨廷顿的担忧:真实性和重要性
- 二 移民辩论的各方立场
- 三 移民可以说“不”:2006年3月和5月抗议示威
- 四 当前移民辩论的六大特点
- 五 放眼未来
- 中文“民族”和中国“各民族”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中国族群关系(ethnic relations)的另一个视角
- 概念和理论的层面
- 公共权力和公共政策的层面
-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和谐的多元文化论
- 教育的获得:对批判多元论的超越
- 背景、主题、政策和文献
-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
- 寄宿制学校现象
- 内地学校的起源和发展
- 内地西藏学校
- 教育、和谐社会和中国文化
- 作为族群认同担当者的族群企业家——中国凉山彝族(诺苏)的个案研究
- 彝族和凉山自治州
- 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
- 认同的含义
- 家支认同与族群认同
- 时间、空间与企业家的角色
- 经济成功:提升个体与族群自信的助推器
- 企业家的双重角色:族群象征的担当者与现代化的代理人
- 作为认同符号的食物与酒
- 总结
- 劳动力市场跨国化和跨国的非正规经济
- 民族形象之擅用:全球化进程中韩国的大米之文化政治学
- 一 介绍
- 二 大米的三个层面
- 三 历史经验中的大米
- 四 回眸前现代时期
- 五 从自然的大米到米的美学
- 六 政治、经济以及全球化
- 七 结论或暂定解释
- 茶及其“他者”
- 汉藏历史关系的新思考:一个反思性历史研究
- 朵康地理与历史简介
- 古华夏观点:羌人之历史
- 古藏人观点:王子、卵生、猕猴与弟兄祖先
- 本地各人群的由来:青藏高原东缘的本土观点
- 结语:反思史学观点
- 族群孤岛与族群边界的维持
- 一 引子
- 二 广西临江古镇的平话人
- 三 江西北部的浙江畲族移民社区
- 四 四川凉山的尔苏人
- 五 结果与讨论
- 关于民族地区形象宣传的几点思考
- 一 以形象宣传促进地方发展
- 二 宣传推介的内容
- 三 形象宣传背后的逻辑
- 四 刻板印象解析
- 五 晕轮效应与几个“忽视”
- 六 结语
- 宗教仪式、边界以及在差异中共存
- 印度的国家、宗教多数群体与宗教共存现象
- 一
- 二
- 三
- 四
- 印度的宗教共存
- 宗教行动者:宗教群体资格论
- 一 不确定性的处境及人的应对
- 二 当代中国的宗教图景
- 三 当代中国宗教图景的内隐动力学
- 四 宗教行动者的出场
- 五 宗教行动者:宗教群体资格论
- 马来西亚的族群、宗教多样性和族际和谐
- 从殖民时代的多元社会到协和式民主(Consociational Democracy)?
- 族群与民族国家建设
- 宗教和族群
- 族群与民主
- 没有非种族性的民族国家构建路径吗?
- 马来西亚的教训
- 结论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