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李大钊的思想理论遗产,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本书完整收录了李大钊的论著。本册为第四卷。

内容简介

编辑出版一部文本准确、注释可靠的《李大钊全集》,是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现实需要,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李大钊思想、事迹的迫切需要。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和人民出版社历来重视李大钊著作的编注与出版。中国李大钊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李大钊著述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1994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主持的《李大钊文集》编辑、注释工作启动,经过五年的努力,于1999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2006年3月,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增补本《李大钊全集》(最新注释本)。该书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并于2009年荣获国家图书出版界的最高奖项“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本书是对2006年版《李大钊全集》的全新修订版本。

《李大钊全集(全五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收录的李大钊论著最为完备。与此前刊行的所有版本相比,在收录论著方面,这部全集所汇集的李大钊的著作最为详备,考订最为精审。二是编校精良。校勘方面,全集遵循的原则是以最初刊行的文稿为准,参校以其它较好的或通行的版本。凡编者认定错误的地方,均作了修改。三是注释全面。全集对李大钊论著中难懂、难理解的名词、术语、观念均作了详细的注解,全书注释几千条,共四十余万字。本版再一次校订了原文,并对前一版本注释作了大量增补和修订工作。

目录

  • 版权信息
  • 由平民政治到工人政治——在北京中国大学的演讲(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十五——十七日)
  • 理想的家庭(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十九日)
  • 今与古——在北京孔德学校的演讲(一九二二年一月八日)
  • 现代的女权运动(一九二二年一月十八日)
  • 论自杀(一九二二年一月三十日)
  • 图书部主任通告(一九二二年二月四日)
  • 图书主任通告(一九二二年二月八日)
  • 给新闻界开一个新纪元——在北京大学新闻记者同志会成立会上的演讲(一九二二年二月十二日)
  • 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在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上的演讲(一九二二年二月十九日)
  • 在北大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一九二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 胶济铁路略史(一九二二年三月五日)
  • 图书主任启事(一九二二年三月八日)
  • 就中国工人运动问题与《北京周报》记者的谈话(一九二二年三月十二日)
  • 《黄庞流血记》序(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 失恋与结婚自由(一九二二年四月一日)
  • 非宗教者宣言(一九二二年四月四日)
  • 宗教妨碍进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非宗教同盟第一次大会上的演讲(一九二二年四月九日)
  • 五一纪念日于现在中国劳动界的意义(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
  • 在高师工学会、北大马克思研究会、北京学生联合会举行的五一纪念大会上的演说(节录)(一九二二年五月一日)
  • 马克思与第一国际(一九二二年五月六日)
  • 与胡适谈吴佩孚(一九二二年六月十日)
  • 宗教与自由平等博爱(一九二二年六月)
  • 平民政治与工人政治(Democracy and Ergatocracy)(一九二二年七月一日)
  • 在女权运动同盟会招待报界学界茶话会上的讲话(一九二二年八月十三日)
  • 在北京学界招待苏俄代表越飞宴会上的讲话(一九二二年八月十八日)
  • 在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国际少年日纪念会”上的演讲(一九二二年九月三日)
  • 就孙、吴两氏统一中国的方策与《北京周报》记者的谈话(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七日)
  • 李守常辞职启事(一九二二年十月十九日)
  • 发扬北大精神——“讲义风潮”后在北京大学全体师生欢迎蔡元培校长回校视事大会上的演说(节要)(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 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七日)
  • 在北京各团体发起的苏俄十月革命纪念会上的演讲(摘要)(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七日)
  • 在“北京学生读书会”上的演讲(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 图书部主任通告(一九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 国际的资本主义下的中国(旧国际共管与新国际共管)(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一日)
  • 李守常启事(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二日)
  • 本校成立第二十五年纪念感言(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十七日)
  • 社会问题与政治——在北京中国大学哲学读书会上的演讲(一九二二年十二月十七日)
  • 平民主义(一九二三年一月)
  • 社会主义下的经济组织——在北京大学经济学会的演讲(一九二三年一月十六日)
  • 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五十年的回顾 社会革命的先声)(一九二三年二月)
  • 在湖北女权运动同盟会演讲会上的演讲(一九二三年二月四日)
  • 马克思经济学说——在上海职工俱乐部的演讲(一九二三年三月十二日)
  • 演化与进步——在上海大学的演讲(一九二三年四月十五日)
  • 史学与哲学——在复旦大学的演讲(一九二三年四月十七——十九日)
  • 普遍全国的国民党(一九二三年四月十八日)
  • 工人国际运动略史(一九二三年五月一日)
  • 在北京学生联合会纪念“五四”大会上的演讲(一九二三年五月四日)
  • 就中国实际改造的中心势力问题与《北京周报》记者的谈话(一九二三年五月十七日)
  • 杨增龙墓碑铭文(一九二三年五月)
  • 在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意见(一九二三年六月)
  • 在上海大学美术科图音图工组毕业式上的讲演(节要)(一九二三年七月九日)
  • 中国今后的政治运动(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
  • 报与史(一九二三年八月三十日)
  • 中日俄三国关系日益接近(一九二三年九月十六日)
  • 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一九二三年九月——一九二四年四月)
  • 史观(一九二三年九月——一九二四年上半年)
  • 今与古(一九二三年二月)
  • 鲍丹的历史思想(一九二三年九月——一九二四年上半年)
  • 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历史思想(一九二三年九月——一九二四年上半年)
  • 韦柯(Giovanni Battista Vico)及其历史思想(一九二三年九月——一九二四年上半年)
  • 孔道西(Condorcet)的历史观(一九二三年十一月)
  • 桑西门(Saint-Simon)的历史观(一九二三年八月)
  •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理恺尔的历史哲学(一九二三年九月——一九二四年上半年)
  • 唯物史观在现代社会学上的价值(一九二三年九月——一九二四年上半年)
  • “大国民”的外交(一九二三年九月十六日)
  • 与申报记者的谈话(一九二三年十月十四日)
  • 就中国现状答记者问(一九二三年十月二十日)
  • 时(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一日)
  • 社会主义释疑——在上海大学的演讲(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七日)
  • 史学概论——在上海大学的演讲(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 劳动问题的祸源——在上海大学的演讲(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四日)
  • 茶贸易与蒙藏之关系——李守常先生在中公商大的演讲(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七、八日)
  • 《货币论》书后(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八日)
  • 《清代通史》序(一九二三年十二月十一日)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 在天津学术演讲会上的演讲(节录)(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下旬)
  • 十八年来之回顾——在直隶法政专门学校十八周年校庆会上的演讲(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
  • 国民党一大期间在中共党团会议上的发言(一九二四年一月十八日)
  • 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发言(一九二四年一月二十八日)
  • 在广州追悼列宁并纪念“二七”大会上的演讲(一九二四年二月七日)
  • 列宁不死(一九二四年三月三十日)
  • 这一周(一九二四年五月一日)
  • 史学要论(一九二四年五月)
  • 人种问题——在北京大学政治学会的演讲(一九二四年五月十三日)
  • 新闻的侵略(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一日)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