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带你回溯北京的百年变迁。

内容简介

北京是如何走过百年的?旧时北京为什么分为宛平人和大兴人?旧时的北京如何出行?“四合院”和“四合房”有什么不同?京城人如何看病?孩子们如何上学?王府井为什么被称为北京的香榭丽舍?

在《百年旧痕:赵珩谈北京》中,作者以亲闻、亲历追忆旧时风物,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城市规划到社会交往,从文化娱乐到医疗教育,以日常生活的角度还原微观历史,回溯北京的百年变迁,并观照社会生活变化背后的文化移异。这是一个多方位的北京,或许读者可以从中找到那些已经逝去的文化遗痕,找到那个曾经跃动的、优雅的北京。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叙言
  • 引子
  • 北京建城史
  • 民国北京城:拆瓮城、扒豁子
  • 北京百年之变
  • 京城遗痕
  • 北京的城与门
  • 一、“内九外七皇城四”
  • 二、“东富西贵”与“南商北旗”
  • 三、城市分工
  • 北京百年变迁的重要阶段
  • 一、辛亥革命:对旗人冲击最大
  • 二、新文化运动:打破禁区
  • 三、故都北平:平静的十年
  • 四、沦陷期:生活简约化的开始
  • 五、1949年以后:革命新气象的破与立
  • 六、“文革”:禁锢的十年
  • 七、改革开放:大迁徙和大变革
  • 长安居
  • 千门万户的印记
  • 一、皇宫、府邸、四合房
  • 二、宅第的讲究
  • 三、民国时期的住宅改良
  • 四、糊棚铺与小门小户
  • 五、“拉房纤儿的”
  • 六、北京以前的租房市场
  • 七、我家的住房往事
  • 穿衣的政治
  • 一、民国装束
  • 二、阴丹士林的天下
  • 三、服装里的学问
  • 四、婚礼服装的变迁
  • 五、旧式服装的余晖
  • 六、八大祥绸缎庄
  • 七、皮货知识ABC
  • 八、北京的宁波裁缝
  • 民以食为天
  • 一、家常食材
  • 二、菜市场的基地
  • 三、北京的菜系流变和西餐馆
  • (一)进京菜系流变史
  • (二)西风东渐说“番菜”
  • 四、大饭庄、小饭馆儿和二荤铺
  • 五、堂头、家厨和行厨
  • (一)堂头的学问
  • (二)家厨
  • (三)行厨
  • 民国时期的出行
  • 一、铁路
  • 二、从骡车到洋车到三轮
  • 三、公共交通
  • 四、自行车
  • 五、童车
  • 岁时节令礼俗
  • 一、过年
  • (一) 过年的假期与准备
  • (二)祭祀与摆供
  • (三)过年的应景趣味
  • (四)拜年
  • 二、一年中的节日
  • (一)正月里的节日
  • (二)消失了的上巳节和寒食节
  • (三)中元节放河灯
  • (四)中秋拜月与重阳登高
  • 三、民国以来的婚礼
  • (一)占主流的旧式婚礼
  • (二)新式婚俗的兴盛
  • 四、备极哀荣:丧俗的演变
  • (一)发丧与接三
  • (二)入殓与点主
  • (三)出殡的仪式
  • 五、民国时期的大殡
  • (一)吴佩孚的大殡
  • (二)杨小楼出殡轰动京城
  • (三)梅兰芳和载沣的出殡
  • (四)停灵与暂厝
  • 公共视野
  • 民国时期的教育
  • 一、北京的大学
  • 二、学生生活与毕业出路
  • 三、中学教育和美国学校
  • 四、旧时的家教
  • 五、正规小学教育
  • 六、幼稚园学前教育
  • 七、私塾与技术学校
  • 北京的医院
  • 一、旧北京的医院与医学体系门派之争
  • (一)清末到民国的医院
  • (二)中西医之争和西医门派之争
  • (三)协和医院
  • (四)肺结核与盘尼西林
  • 二、民国时期的医生
  • (一)中医四大名医
  • (二)药铺与仿单
  • (三)“出马”的西医
  • 北京的公园
  • 一、北京最早的公园——中山公园往事
  • (一)朱启钤与中山公园
  • (二)“公理战胜”坊的来历
  • (三)小“国务院”——来今雨轩
  • (四)中山公园的“三代”茶馆
  • 二、北京的公园和郊游
  • (一)内城公园之北海、中南海与什刹海
  • (二)外城和郊区的休闲:天坛、陶然亭和颐和园
  • (三)西郊更远的游览去处
  • 民国时的北京画坛
  • 一、湖社
  • 二、松风画会
  • 三、齐白石在北京
  • 四、扬南抑北的五六十年代
  • 余音绕梁
  • 民国以来剧场与舞台的变迁
  • 一、民国初年剧场的形式和状况
  • (一)前门外的茶园
  • (二)第一舞台的出现
  • 二、民国中叶的剧场和戏院
  • (一)真光和开明
  • (二)旧茶园的改造
  • (三)城南游艺园
  • (四)街南街北 两个世界
  • (五)演出剧目和戏院氛围
  • 三、1949年以后的北京剧场
  • 京剧的流派与明星
  • 一、从班社制到明星制
  • 二、流派的形成
  • 三、消失的流派——“金霸王”
  • 四、无人能学的筱翠花
  • 京剧科班、堂会与票友
  • 一、京剧人才教育——科班
  • 二、精英荟萃的演出——堂会戏
  • 三、戏曲爱好者的自娱自乐——票友
  • 我的听戏时光
  • 一、我和戏园子的不解之缘
  • 二、北京的京剧“十三团”
  • 三、帷幕落下后的回声
  • 京城音乐之声
  • 一、京城乐声
  • 二、民国时期的音乐家和作曲家
  • 三、我听音乐的记忆
  • 新旧更替
  • 北京的时尚中心 ——东安市场和王府井
  • 一、东安市场的形成
  • 二、北门内的记忆
  • 三、丹桂商场与南花园
  • 四、北京的香榭丽舍——王府井
  • 旧时代的社会交往
  • 一、一般性的社会交往
  • 二、文人雅集与聚会
  • 三、礼尚往来——送礼种种
  • 收藏时代
  • 一、民国时代的收藏
  • (一)百年来收藏理念的变化与藏品
  • (二)清末民初北京的大收藏家
  • (三)民国时期的收藏新贵
  • (四)收藏的归宿
  • 二、琉璃厂旧事
  • (一)“小白楼”的“东北货”
  • (二)从琉璃厂走出的专家
  • (三)鉴定、作伪与应运而生的相关技艺
  • 文玩业与琉璃厂
  • 一、从琉璃厂说起
  • 二、琉璃厂的变迁
  • 三、北京的图书文玩市场
  • 不离不弃六十年
  • 一、北京集邮的历史
  • 二、北京的邮商和集邮公司
  • 三、集邮中的政治
  • 六百年来北京外来人口
  • 一、外省来的打工者
  • 二、反客为主的群体
  • 三、居京外籍
  • 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北京工作必读书目

    作者以亲身感受娓娓道来这样的书不光看着舒服还很长见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游走北京

      京的历史可以慢慢回味,了解了不少的历史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它的前身是邹韬奋、徐伯昕等三十年代在上海创立的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