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经典研究著述。

内容简介

托克维尔在书中对法国革命的前因后果进行了精辟的分析,由此开辟了研究旧制度的新途径,揭露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而且接触到了法兰西民族命运的根本问题。

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发生以来,法国大革命研究一直是世界史研究的热点。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和政论家对这段历史纷纷著书立说,造就了一部又一部的世界名著,而其中尤以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闻名遐迩。

《旧制度与大革命》把“事实和思想、历史哲学和历史本身结合起来”,提出了革命原因的最深刻分析,因而自1856年出版以来永葆青春,一直受到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和读者的青睐与喜爱。

目录

  • 版权信息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本)出版说明
  • 序言
  • 导言《旧制度与大革命》影响史资料
  • 前言
  • 第一编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二编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三编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注释
  • 附录
  • 一 论三级会议各省,尤其朗格多克
  • 二 1789年前后法国社会政治状况
  • 译名对照表
  • A
  • B
  • C
  • D
  • F
  • G
  • H
  • I
  • J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V
  • W
  • Y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5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正发生变革的时候,是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的时候

    我们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读到的很多精辟观点,在观察中国的经济体制变革时,同样能够找到共鸣。


    《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谈到,真正发生变革的时候,不是经济最困难的时候,反而是经济状况有所改善的时候。托克维尔冷峻地讲到,如果一个奴隶的手脚都戴着镣铐,他可能不会有反抗的勇气,如果把他的脚镣去掉,剩下的手铐就会变得格外令人难以忍受。
    70 年代末,中国的粮食生产在局部地区出现了困难,这引起高层的关注,担心会再度出现大规模饥荒。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冒天下之大不韪偷偷搞起 “包产到户” 的壮举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但 “包产到户” 并不是小岗村的制度创新。早在 1960 年大饥荒后国家开始调整农村经济政策,就曾经短暂地允许农村包产到户甚至分田单干。
    这也是《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的一个有名的观点:大革命时代的很多制度,其实在旧制度时代就已经存在了。

      5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看,即便是最后获得成功的,也不免总是捏着一把汗。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领主和旧时江南士绅一样,大多奉行长期主义,农民虽然疾苦但依然可以维系。就像传统的家族企业,总还希望生意永续。现代企业则不同,他们的管理者不是所有者,在各种有形无形的 KPI 指导下,必然引发短期行为,“御前会议” 中的官员们也是一样。一切都依赖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和高瞻远瞩,如果行动方向正确,并赶上恰当的时机,国家往往能发生飞跃,但反之,也会瞬间跌入深渊。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是一种由封建残余和集权政府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社会,这种混合导致了社会的畸形,生活在旧制度中的人,无论是农民、贵族还是资产阶级,没有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这种不满逐渐累积起来,最终在各种社会因素的助力下爆发成了大革命。其实纵观世界史,很多国家都曾爆发过革命,但称得上 “大革命” 的,却寥寥无几。究竟什么样的革命能称得上这个 “大” 字呢?著名学者朱学勤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广义的革命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改革,是只停留在政治层面上的,比如美国革命;第二层,是小革命,涉及到了社会层面,比如英国的光荣革命;第三层,是大革命,涉及到思想文化领域,大革命不只改造社会,还会改造人的思想。英美革命和法国革命的核心区别就在于,是否打破了政府权力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边界,一旦边界打破,这个革命就是大革命了。但无论是政府权力想要控制思想文化,还是思想文化试图指导政府权力,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为了避免类似的疯狂再度发生,就需要警惕两者之间的边界问题。托克维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挣脱时代的束缚和身份的偏见,在更高的视角下评价历史。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