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
类型
9.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8千字
字数
2012-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牛顿《原理》第三卷原稿,通俗阐述万有引力定律及宇宙系统。
内容简介
本书是牛顿划时代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称《原理》,1687年版)第三卷的原稿,写于约1685年。牛顿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理解他的宇宙系统,他在这部书用了很少的数学,把前两卷(特别是第一卷)所建立的原理用于太阳系和彗星,通俗地阐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普遍性,并由此研究地球的形状,解释岁差和海洋的潮汐,探究月球的运动,确定彗星的轨道。
目录
- 版权信息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说明
- 中译者序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论宇宙的体系
- (2)在自由空间中圆周运动的原理。
- (4)证明的确定性。
- (9)环绕太阳的力在所有行星的空间中按照离太阳的距离的平方的反比减小。
- (38)海洋每天必定既涨潮两次又落潮两次,且最高的水位发生在发光体靠近一个位置的子午线后的第三小时。
- (43)由于施加的运动的保持减小了潮汐的差,且最大的潮汐可能是每个月的朔望后的第三次潮汐。
- (44)海洋的运动会由于水底的障碍而被迟滞。
- (54)太阳和月球的这些力,除了由它们在海洋中引起的潮汐之外,几乎不能被感觉到。
- (55)月球约比太阳稠密六倍[4]。
- (62)它们下降得远低于木星的轨道,且有时低于地球的轨道。
- (64)由彗头的光,在其他情况相同时,显示在太阳附近其光有多大。
- (66)这也由彗尾的大小和光辉在彗头与太阳合之后大于合之前所证实。
- (67)彗尾起源于彗星的大气。
- (75)1680年的彗星经过地球的轨道的球时的速度。
- 附录 牛顿的生平和著作年表
- 地名对照表
- 人名对照表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