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1千字
字数
2016-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货币银行学课程结构调整及中国金融改革研究。
内容简介
将针对课程的一般内容,如货币制度、货币供求理论、金融市场与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监管等,在传统货币银行学的基础上,调整结构,完善体系及内容,如把货币关系作为单独一章而设立。同时针对中国金融体制与金融改革的动态与方向,如中央银行调控手段,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并纳入教材体系。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 一、货币的起源
- 二、货币形式的演变
- 三、现代货币的划分
- 四、中国不同时代的货币及制度变迁
-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 一、交易媒介职能
- 二、财富贮藏职能
- 三、世界货币
- 第三节 货币制度
- 一、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 二、国家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
- 三、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 四、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
- 第二章 货币与信用
- 第一节 信用的含义、特点及发展
- 一、信用的含义及特点
- 二、货币与信用
- 三、信用发展的不同阶段
- 第二节 现代信用关系、融资方式及作用
- 一、盈余、赤字与债权债务关系
- 二、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 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 四、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 第三节 现代信用形式
- 一、商业信用
- 二、银行信用
- 三、国家信用
- 四、消费信用
- 五、租赁信用
- 六、国际信用
- 第三章 货币与利率
- 第一节 利率的本质
- 一、利率的定义及本质
- 二、利率与收益率
- 第二节 利率的计量与种类
- 一、利率的计量
- 二、利率的种类
-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 一、利率决定理论
- 二、影响利率变化的其他因素
-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及市场化改革
- 一、利率的一般作用
-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 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
- 第四章 外汇与汇率
- 第一节 外汇、汇率及汇率种类
- 一、外汇
- 二、汇率及其种类
- 第二节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 一、汇率决定的各种理论
-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 三、汇率对宏观经济要素的影响
- 第三节 汇率制度
- 一、汇率制度的种类
- 二、汇率制度的比较与选择
- 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
- 四、人民币国际化
- 第五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 第一节 货币需求
-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与分析视角
- 二、货币需求相关理论
- 三、现阶段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与影响因素
- 第二节 货币供给
- 一、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
- 二、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
- 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 第六章 货币的均衡与失衡
-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
- 一、货币均衡与失衡的含义
- 二、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间的关系
- 三、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 第二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平衡
-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 二、国际收支差额及其影响
-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 四、国际收支的调节
- 第三节 通货膨胀
-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与度量指标
-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
-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 五、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 第四节 通货紧缩
-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与判断标准
- 二、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
- 三、通货紧缩的成因与治理
- 第七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体系
- 第一节 金融市场及其构成要素
-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二、两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债券和股票
-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功能
- 一、金融市场的种类
- 二、金融市场的功能
- 第三节 金融机构定义、种类及功能
- 一、金融机构及其特殊性
- 二、金融机构的种类
- 三、金融机构的功能
- 第四节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与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金融机构体系
- 二、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 三、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 第五节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 一、全球性国际金融机构
- 二、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 第八章 中央银行及其职能
-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及类型
-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
-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 四、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职能和特点
-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 二、中央银行的特点
- 三、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法律规范
- 四、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 第三节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 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 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 三、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
- 第四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 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 三、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 四、其他间接信用指导工具
- 第九章 商业银行
- 第一节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 一、现代银行业的产生
- 二、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 三、商业银行的特殊地位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特征、职能与类型
- 一、商业银行的特征
-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 三、商业银行的类型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 一、负债业务
- 二、资产业务
- 三、表外业务
-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管理
- 一、资产负债管理
- 二、资本管理
- 三、风险管理
- 四、国际社会对金融业及商业银行的监管及改革
- 第十章 金融风险、创新与监管
- 第一节 金融风险与识别
- 一、金融风险的宏观理论
- 二、金融风险的微观理论
- 三、金融风险的识别与度量
- 第二节 金融创新及风险控制
- 一、金融创新内涵
- 二、金融创新的内容
- 三、金融创新动因的经济分析
- 四、金融创新的风险控制
- 第三节 金融监管及改革
- 一、金融监管概述
- 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监管改革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