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深入文本审美分析,探讨文学想象对现实世界的回应。

内容简介

本书是学术文集,其中既有处理文学史命题的研究论文,也有针对新近文学潮流与作品的评论文章,关注点上起晚清,下讫当下。无论是文学史研究,还是新作批评,都以文本的审美分析为基点,在深入文本的褶皱之后,探讨文学想象在何种程度构成对现实世界的回应与深入。文学与文学研究正是在此不断趋向复杂的世界建构运动中格外富有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丛书总序
  • 批评家之“我”与昆德拉与空间(代序)
  • 选择与遮蔽:文学史叙事背后的文学现场
  • 现代性与主体性的探求、错位与混杂
  • 复杂的精神资源与艰难的形而上之维
  • 小说的三重美学空间
  • 小说的可能性与小说家的世界观
  • 上海作为一种方法
  • 究竟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 乡土中国的内在裂变:我们时代未被重视的小说动机
  • 时间的抒情性与希望的辩证法
  • 逃脱的叙事与铺展的地图
  • 来自时间的乡愁:失踪、替换与救赎
  • 时间的流民与无伤之书写
  • 八〇后写作:狂欢下的失语症
  • 我们的时代与文学,以及我们这一代
  • 抽打这个世界,并刺下印记
  • 另一种“八〇后”写作
  • 走开,你这亲爱的怪兽
  • 散文的边界与时间的限度
  • 科幻文学的批判力与想象力
  • 可不可以有一种“科幻现实主义”?
  • 茶茶的童话幻境与她的成人尾巴
  • 侦探、游荡者与提线木偶
  • 今天我们怎样先锋?
  • 有爱的文学批评
  • 后记 说明与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