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5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研究证券法执行中的权力分配问题及对公司融资的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是证券法执行中的权力分配问题,包括权力聚集、分散、演变和不同结构的权力分配对公司融资的影响。其中特别针对中国的情况,搜集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企业发行上市的数据,并结合历史资料与访谈记录等,研讨中国证券统一集中监管体制对公司融资的长期影响。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Acknowledgements
- 内容摘要
- 总序
- 序言一 金融与监管的二重奏
- 序言二 沈氏解剖刀下的中国股市权力格局
- 导论
- 第一章 证券监管的社会网络分析
- 第二章 发审委与公司融资
- 第一节 中国如何筛选企业上市
- 第二节 发审委的实质审核
- 第三节 选拔程序的议事规则改善
- 一、程序正义问题
- 二、议事规则与发审委会议的特殊性
- 三、发审委会议议事规则的制度演变与现存问题
- 四、议事规则与发审委会议的运转
- 五、流程再造
- 第三章 注册制与核准制之争
- 第一节 美国证券法中的联邦主义
- 一、作为法律背景结构的联邦主义
- 二、证券法领域的体现
- 第二节 通说
- 第三节 美国本土公司首发的监管:联邦的注册与州的实质审核并行
- 一、联邦:美国证交会积极介入首发的审核
- 二、州:美国各州对首发的实质审查
- 三、概念Federal Covered Securities:美国联邦与州的首发监管权协调
- 第四节 香港证监会最终判断拟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
- 一、双重存档:香港证监会与交易所的首发审核
- 二、主板《上市规则》充满对证券的质量规管
- 第五节 还原域外法律制度的原貌
- 第四章 全国证券统一监管体制的形成
-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为什么地方国企申请上市的数量变少
- 第二节 发现与切入
- 一、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大规模融资
- 二、近几年来地方国企申请首发上市的企业数量稀少
- 三、切入视角:地方政府的融资选择范围
- 第三节 全国证券集中监管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市竞争
- 一、全国股票市场的中央集中监管制度的形成
- 二、地方政府的退出
- 三、效果:不同所有制企业“排队”公平竞争上市机会
- 四、再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兴起
- 第四节 如何检验“地方国企上市需求终结”假说?
- 第五节 全国证券集中监管体制的形成原因
- 一、中央政府合法性管理内容之一的证券中央集中监管
- 二、作为全国金融调控手段之一的证券发行上市监管
- 第六节 “地方政府的名单”
- 第五章 监管的市场分权理论
- 第一节 两个十年
- 第二节 理论脉络:金融监管的地方分权与行政治理理论
- 一、有趣的猜想
- 二、全国上市配额在各省市究竟是如何分配的?
- 三、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挑选优质,还是劣质国企上市?
- 四、ST制度的效应
- 五、资本市场海外中国学的其他关注点
- 第三节 金融监管的市场分权理论
- 一、配额制的取消使得地方金融分权理论的制度基础不存在
- 二、中央监管层再造一个承接行政许可权力的受权主体——保荐人
- 三、中国证监会与保荐人:委托—代理关系
- 第四节 演化中的行政治理
- 一、合同理论: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契约治理
- 二、行政治理表现之一:中国证监会对保荐人的行政管理
- 三、行政治理表现之二:数量限制(“配额”)促使保荐人慎重筛选上市项目
- 第五节 差序格局:券商分类监管形成的行政声誉与锦标赛
- 一、在配额制的制度环境中,证券公司难以发挥选择上市项目的主导作用
- 二、“差序格局”的历史表现:运行三年零九个月的通道制
- 三、券商分类监管制度
- 第六节 为什么契约治理“混搭”行政治理?
- 一、正式执法机制的失灵:中国证监会处罚力度弱
- 二、条块分割的中国证券业
- 三、中国证监会难以依赖脆弱的市场声誉机制约束保荐人
- 第七节 上市监管地方分权向市场分权的未竟转型
- 第六章 证券法的地方竞争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上市资源的地理分布不平衡日益加剧
- 第三节 客观的原因与制度变迁的原因
- 一、人口、经济发展等客观上的地区不平衡
- 二、制度变迁与证券监管高度中央集权的影响
- 三、市场效率,还是社会公平:为什么地区不平衡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四节 想象另一种可能:证券法竞争
- 一、监管竞争理论在中国
- 二、解决当代中国的区域金融问题
- 第五节 本土化:证券法地方竞争的技术路线
- 一、本土化的基本主张
- 二、为什么在证监会系统内部自上而下分权,而不是分权给地方政府
- 三、内部自上而下分权的标准:为什么是企业规模?
- 四、公司与证券法地方体制之间的连接点
- 第六节 被忽视的地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 一、法律竞争理论推广到证券交易阶段
- 二、多样化的政府监管竞争体制要求建立区域证券市场
- 三、金融法史的启示:区域证券交易所作为全国证券交易所的有益补充与资源储备
- 四、比较金融体制
- 附录A 实地调研与访谈目录
- 附录B 公开讲座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