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还原从牧马人到始皇帝完整的帝国蓝图。

内容简介

一个原本不起眼的边陲诸侯小国,在春秋战国骤然兴起,连续击破多个传统诸侯大国、强国,终成一统。秦,起初本是东方股商覆灭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分封的周王朝,毫不起眼。然而,令世人想不到的是,在烽火戏诸侯的乱局中,数百年来在西方边陲养马的秦人居然获得了在周王室的龙兴故地建立一个新诸侯国的机遇。

由此,牧马人摇身一变,成为雄踞一方的关中诸候。直到此时,秦依旧是一个远离华夏中心的边缘角色,以至于秦穆公为了跻身主流行列,绞尽脑汁、广募人才,终于迎来秦的崛起。然后商鞅入秦,更掀起变法。在此之后,往日的“差生小秦”,以爆燃之姿态,旋风股席卷整个东方大陆,吞六国成天下一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登上历史舞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为什么说秦人的老祖宗跟商纣王有莫大干系?
  • 一、源起
  • 1 密国事件 从三个美丽少女说起
  • 2 从零开始 源自申国的荐举
  • 3 犬戎入侵 你可知秦几乎灭族
  • 4 西陲大夫的奋斗 开国多艰难
  • 5 秦文公报告 岐山以西我已夺回
  • 6 走向雍城 秦人的春秋初啼
  • 二、西霸
  • 7 兄死弟及 秦穆公和他的哥哥们
  • 8 五张羊皮 能买来秦国崛起?
  • 9 送粮救荒 得到的回报是战争
  • 10 野人出动 韩原之战的胜与负
  • 11 秦晋之好 重耳给秦国的回报是啥呢?
  • 12 无可奈何 秦穆公服输只能做西霸
  • 三、剧变
  • 13 虎落平阳 几乎就要成为东方强敌的大餐
  • 14 修我戈矛 秦献公的第一波改革
  • 15 孝公与鞅 变法不是你想变就能变
  • 16 迁都咸阳 新时代真的来了
  • 17 商君之死 新君:孤不记仇 只是听说你要造反
  • 四、从容
  • 18 苏秦来访 秦王却不理他 因为有更好的“经理人”
  • 19 五国伐秦 这么大阵势为何还是输?
  • 20 西南战场 居然是一场四国大战
  • 21 驳倒张仪 司马错的话一点没错
  • 22 芈月故乡 老上当的楚王,没人劝吗?
  • 五、说客
  • 23 蓝田恶战 发疯猛打的楚怀王,秦国有点怕
  • 24 执迷不悟 楚怀王为什么不杀送上门的张仪?
  • 25 差点成功 六小弟、一大哥模式的“张仪版秦朝”
  • 26 逃离咸阳 看张仪如何摆脱商鞅死局
  • 27 举鼎者死 差点搞垮秦国的三子争位
  • 六、命运
  • 28 街头单挑 一对一,楚王子在秦国怕过谁?
  • 29 北上武关 楚怀王的“迷之自信”从何而来?
  • 30 被困咸阳 楚王走投无路,孟尝君为啥能安全转移?
  • 31 魏冉执政 他用了个年轻人叫白起
  • 32 阏与之战 看赵括他爹如何打扁秦军
  • 七、权谋
  • 33 可怜张禄 若非在秦翻身,他的人生就是悲剧
  • 34 绨袍恩怨 张禄的复仇让人大呼痛快
  • 35 芈月真相 宣太后、她的丈夫以及两个情人
  • 36 纸上谈兵 赵括兵败而死,可是为什么白起随后也死了?
  • 37 谁当秦王吕不韦:说到底这就是个钱的问题
  • 38 吕氏秦国 一个生意人将五百年东周彻底推倒(上)
  • 39 吕氏秦国 一个生意人将五百年东周彻底推倒(下)
  • 八、皇帝
  • 40 相生相克?法家巨子韩非死在以法治国的秦
  • 41 易水燕寒 嬴政对旧日哥们的无情引发一场血案
  • 42 荆轲刺秦 殿堂上杀人的表现为何很业余?
  • 43 最后一战 纵然是战神项羽的爷爷也无力回天
  • 44 三公九卿 大秦帝国的朝廷班子和郡国体系
  • 45 显摆给神看 不得不说秦始皇你真的膨胀了
  • 九、寂灭
  • 46 亡秦者胡 谁能想到此胡居然是他的儿子?
  • 47 沙丘死局 一切俱在中车府令的算计之下
  • 48 六骥过隙 胡亥的人生觉悟:我就是想好好玩
  • 49 宦官赵高 他难道不是阉人,居然还想篡位?
  • 50 最后的秦 咸阳告急!南北两处秦国大军为何不救?
  • 51 地宫的隐语 秦始皇关于死后的一点小想法
  • 52 秦法真相 真是严苛到逼人造反吗?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推荐!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889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三)历史 -《秦策:从牧马人到始皇帝》(66)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历史的领域开始,选择的春秋战国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七本是《秦策:从牧马人到始皇帝》,还原从牧马人到始皇帝完整的帝国蓝图。一个原本不起眼的边陲诸侯小国,在春秋战国骤然兴起,连续击破多个传统诸侯大国、强国,终成一统。秦,起初本是东方股商覆灭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分封的周王朝,毫不起眼。然而,令世人想不到的是,在烽火戏诸侯的乱局中,数百年来在西方边陲养马的秦人居然获得了在周王室的龙兴故地建立一个新诸侯国的机遇。由此,牧马人摇身一变,成为雄踞一方的关中诸候。直到此时,秦依旧是一个远离华夏中心的边缘角色,以至于秦穆公为了跻身主流行列,绞尽脑汁、广募人才,终于迎来秦的崛起。然后商鞅入秦,更掀起变法。在此之后,往日的 “差生小秦”,以爆燃之姿态,旋风股席卷整个东方大陆,吞六国成天下一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登上历史舞台。2、精彩内容:①秦国来历为周天子立下功劳的人,就是造父。他驾着马车,“为穆王御,长驱归周,一日千里以救乱”。当然这里其实有些夸张,难以想象的是一天时间,居然从远在今天甘肃的西王母之邦赶回在今天陕西的周王之都城镐京,这个速度在西周那个时代,就已经实现了?可以肯定的是,造父确实以极快的速度驾着马车赶回了镐京,所以在这件事上,他真的有大功劳。结果就是,周穆王决定赏他,而当时最流行的赏赐,就是给他一块封地。造父得到的这块封地,就是赵城。古人有个规矩,有了封地,就以封地之名为姓氏,譬如大舜的后代,封到陈,从此就以陈为姓。那么,现在造父封到了赵城,他这一脉的子孙,也就开始姓赵了。一直到秦始皇,其实还是姓赵,只不过古人的姓,其实有姓和氏两套体系,女性只有姓,男性却可以兼用姓、氏两套。秦国是嬴姓赵氏,所以秦国的公主,有孟嬴,有怀嬴;而秦国的王,则按照古人的规矩,更应该叫赵荡、赵政才对,嬴荡、嬴政这样的叫法,固然也有,却是非主流的。真相是汉朝之后,姓名制度发生变化,原来的姓逐渐消失,氏却以 “姓” 的面目出现。如刘邦是祁姓刘氏(晋国士会的后裔,当然也可能是附会),可是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管这个祁姓了,大家都只用 “氏 + 名” 的手法,叫他刘邦了。②秦国崛起张家川,如今是回族自治县。秦人的最早根据地,如今依旧在地名里留了一个 “秦” 字,叫作秦家塬。丝绸之路东段的关陇古道,在这里穿山而过,这里是甘肃与陕西两省交界的关山。商周以来的几千年间,这里车马纵横,繁盛一时。而近三千年之后的今天,秦家塬上依旧草木繁盛、马群悠然,叫人分不清历史与现实的交替。秦人建国之后数十年的努力,一是驱逐戎狄,二是经营关中,这两件事,可以说是春秋时期最艰难的两大任务。修城这件事,秦文公干对了。之后十余年间,秦国采取蚕食策略,夺得一块土地就修一座城,如此就好似蚕吃桑叶般一点一点控制从犬戎手里夺下来的土地。就这样到公元前 750 年,也就是周平王东迁后二十一年之际,秦人终于蚕食到了岐山。秦文公一共在位五十一年(前 765— 前 716),可以说是秦国前期在位最长久的一位国君,他也确实很称职,在他手里,秦从一个几乎还是初具国家雏形的小国,逐步在西部站稳了脚跟,秦虽然还谈不上强,但至少已经是西部一个有力的诸侯了。③商鞅变法公孙鞅就是直接用简洁、明白无疑的开场白。“吾有一策,可使秦国富,使秦兵强。” 秦孝公说:“好,我就是要听这个,你赶快拣重点讲,我没耐心听废话。” 是啊,你要做秦国主持政局的首席大臣,不讲秦国现在存在的问题,不讲如何解决,空谈不着边际的话有什么意思呢?什么鸟生鱼汤,一边搁着去。事实上,公孙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讲秦国现在的问题。第一就是没钱。任何国家要图强,钱是必不可少的。大清国搞洋务运动,先搞自强,不就是搞到一半把钱搞光了,于是转头搞求富吗?那么秦国现在要变法,变法的钱从哪里来?公孙鞅,你要给我想出变钱的招数来。公孙鞅说很简单,我已经有预案了。这个预案就是不要钱 —— 你要钱做什么呢?不就是为了募集军队、筹集军粮吗?所以归根结底是先要搞粮食,而搞粮食的关系就是搞定那些农民。公孙鞅转身面向秦孝公:“国君您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听他们的,一切照旧,而如果照旧,秦国就会继续遭受魏国的攻击,一点一点失去更多的领土;而另一个是听我的,新的局面开始之后,结果无非两个,一个是变好,另一个是变得更差,但无论如何,至少有五成变好的可能。” 秦孝公看着眼前的卫国人,没错,百分之五十的希望总比没有希望来得好。“那么,” 他问公孙鞅,“你的这个《垦草令》,多久能见成果?” 公孙鞅说,三年,只需三年!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华文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成立于1987年,隶属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华文出版社以人文教育、人物传记、宗教文化、统战文化等为主要产品线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