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字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3千字
字数
2015-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20篇学术论文,语音、语法、词汇研究,含高学术含量。
内容简介
本期共收录了20篇文章,主要分为5个板块:“特稿”“语音”“日本学者亚洲语言声调专题研究”“语法”“词汇”,另外还有稿约。其中不仅有学界大家的论文,如李宗江的《关于主题句语体差异的考察》、石锋等的《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听觉感知格局》、包括铃木博之的《所谓藏语康方言中的“声调”语音特征》等在内的各位日本学者的专题研究文章,也有后起新秀的研究成果。从内容上看,有语音、语法、词汇研究,内容范围较广,且有专题研究,论文学术含量较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关于“汉藏音轨”问题的再思考之一——对俞敏先生上古音体系几个问题的讨论
- 一 题解
- 二 俞敏先生的上古音体系试拟
- 三 对俞敏先生的上古音体系几个问题的讨论
- 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听觉感知格局
- 一 引言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
- 四 普通话各调类的听感范畴
- 五 声调听感范畴边界的不同表现
- 六 听觉空间与声学空间的比较
- 七 边界的影响因素
- 八 结语
- 普通话拟声词阴平一统天下的三个谜题
- 一 引言
- 二 拟声词的声调分布格局、音节数量与结构类型的历时演变
- 三 揭示谜底
- 四 四点余论
- 试论豫北晋语入声舒化的方式
- 一 引言
- 二 清入的舒化
- 三 次浊入的舒化
- 四 全浊入的舒化
-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韩国女性汉语口语韵律研究
- 一 引言
- 二 实验方法
- 三 结果和分析
- 四 讨论
- 五 小结
- 状中结构和述补结构感叹句的语义重音比较
- 一 实验说明
- 二 实验结果分析
- 三 结论
- 《南开语言学刊》稿约
- 【主持人语】
- 山西沁源方言双字调的语音声学分析
- 一 山西沁源交口乡方言双字调的年龄差异调查
- 二 沁源交口乡方言双字组前字调的分析
- 三 交口乡方言双字组前字调的演变小结
- 畲语的调类演变与“浊上归去”
- 一 引言
- 二 畲语的调类演变
- 三 畲语中*B2调与*C2调的合流现象及其来源
- 四 “浊上归去”与浊声母清化的时间顺序
- 藏语所谓康方言中的“声调”语音特征
- 一 前言
- 二 各种“声调”类型的描写
- 三 结语
- 现代越南北部方言青年层的声调
- 一 引言
- 二 关于使用的数据
- 三 结果
- 四 分析
- 五 总结
- “V+N1+的+N2”式歧义结构在句中加工的眼动研究
- 一 引言
- 二 实验方法
-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 四 讨论
- 五 结论
- Linguistics in China稿约
- “聚集”义动词“都”的形成及其语法表现
- 一 引言
- 二 “城邑>聚集”的演变是否成立?
- 三 “聚集”义动词“都”来源于“豬”
- 四 动词“都”的语法表现
- 五 结论
- 关于以使令动词“让”为标记的特殊功能句型
- 一 例(2)类型的功能句组及其功能句型
- 二 例(3)类型的功能句组及其功能句型
- 三 结论
- 关于主题句语体差异的考察
- 一 引言
- 二 主题句和主语句的界定
- 三 语体区分和语料选择
- 四 考察结果
- 五 基本结论
-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的出现时代及消失原因分析
- 〇 引言
- 一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的出现时代问题
- 二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吾”消失问题
- 三 结语
- 方言词“尕”“玍”的由来
- 天津年轻女性称谓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
- 一 引言
- 二 调查方法
- 三 结果分析
- 四 结论与讨论
- 《语言学译林》稿约
- 委婉语心理机制新探——层次网络模型、搜索路径和心理距离
- 一 导言
- 二 心理距离、层次网络模型和搜索原理
- 三 委婉语的表现手段与心理距离
- 四 影响委婉语使用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与心理距离
- 五 结语
- 纳西东巴文文字单位研究述评
- 一 以往对东巴文非单字文字单位的研究
- 二 对以往东巴文非单字文字单位研究的分析
- 三 以往研究的不足
- 四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