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分析5G新波形设计要求及备选技术,致力于提升方案性能。

内容简介

本书分析了5G系统对新波形的设计要求出发,分析了新波形设计的驱动力。随后结合新波形设计的要求和思路,特别是考虑了5G需要在毫米波波段部署,分析了新波形分析的模型。本文分析了单载波和多载波的备选技术,并比较了各种方案性能,最终给出了建议。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5G的ABC
  • 1.1 5G的定义和需求
  • 1.2 5G标准的制定
  • 1.3 推动5G的中国力量
  • 1.4 本书结构
  • 第2章 波形设计指标
  • 2.1 多径处理和频谱效率
  • 2.2 带内和带外发射
  • 2.3 传输块处理时延
  • 2.4 发射机能效
  • 2.5 接收机能效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功率放大器建模
  • 3.1 限波功率放大器模型
  • 3.2 实际功率放大器模型
  • 3.2.1 修改的Rapp模型
  • 3.2.2 多项式功率放大器模型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单载波波形和低PAPR技术
  • 4.1 恒定包络波形
  • 4.2 单载波QAM
  • 4.3 单载波频域均衡
  • 4.4 单载波DFT-s-OFDM
  • 4.5 零拖尾DFT-s-OFDM
  • 4.6 GI-DFT-s-OFDM
  • 4.7 采用低PAPR 频谱整形的单载波波形
  • 4.7.1 滤波
  • 4.7.2 滤波偏置-QPSK
  • 4.8 DFT-s-OFDM与采用基于实现的低PAPR技术的OFDM波形的比较
  • 4.8.1 采用压缩扩展的OFDM
  • 4.8.2 采用限波滤波的OFDM
  • 参考文献
  • 第5章 基于OFDM的多载波波形和频率约束特性
  • 5.1 CP-OFDM
  • 5.2 采用WOLA的CP-OFDM
  • 5.3 UFMC
  • 5.4 F-OFDM
  • 5.5 FBMC
  • 5.5.1 与时域加窗操作的等价性
  • 5.5.2 Offset-QAM和正交性
  • 5.5.3 FBMC频谱特性和现实应用
  • 5.6 GFDM
  • 5.7 加窗和滤波技术对比
  • 5.7.1 处理时延
  • 5.7.2 上下行切换开销
  • 5.7.3 发送和接收复杂度
  • 5.7.4 采用实际PA模型下的频域约束特性
  • 5.8 波形成形实现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总体5G波形建议
  • 6.1 5G关键应用
  • 6.2 增强移动宽带波形
  • 6.2.1 eMBB蜂窝下行
  • 6.2.2 eMBB蜂窝上行
  • 6.2.3 蜂窝终端到终端和接入/回传一体化
  • 6.2.4 eMBB毫米波
  • 6.3 海量物联网
  • 6.4 低时延高可靠业务
  • 6.5 波形技术对比总结
  • 6.6 设备需求综述
  • 6.6.1 用户设备
  • 6.6.2 网络设备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
  • 名词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